3.5分餐廳爆火背后:虛假高分商家是如何煉成的?
來源/tech星球
作者/林京
劉靜是北京一家湘菜館的主管,如今她的一項重要工作是觀察每桌顧客的需求,如果顧客用餐過程中,需要加飲料或加菜,便是她推銷“寫評論贈周邊產品”活動的最好時機。她會告訴顧客:在平臺上給餐廳打五星,并寫簡短評論,便可以免費獲得店內的一些甜品、冰粉類產品。
劉靜所在的湘菜館在大眾點評的分數是4.8分,除了維系高分之外,她更擔心的是有顧客給低分,“如果顧客給3.5顆星,對餐廳來說,就是低分,出現一次我便會被扣300元”,劉靜告訴Tech星球。
對餐飲企業而言,線上運營的重要一環便是評分。高的評分通常意味著,餐廳在平臺上享有更高的權重,尤其對商場、旅游熱門城市的餐廳而言,這也是影響顧客用餐決策的關鍵因素之一。
然而,硬幣的另一面是,如今一身反骨的年輕人,開始勇闖3.5分這樣的低評分餐廳。在被一些高客單價、口味不佳的餐廳“創飛”后,他們在平價、沒有精致裝潢的低評分店鋪內,獲得了超出預期的菜品體驗,紛紛奔走相告推薦。
“年輕人報復性擠爆3.5分餐廳”、“評分低的店可能更好吃”等話題,屢屢登上社交平臺熱搜。在這背后,是消費更加理性的年輕人,對虛假高分餐廳的一次集體抵抗。
01
10萬激勵員工、推霸王餐,餐廳為拉高評分有多拼
餐飲企業提升評分的方法非常內卷,在南京經營火鍋、西餐等多種餐飲業態的高磊對此深有感觸。
餐飲企業通常可以通過第三方機構,或者去平臺官方購買推廣費用,提升線上店鋪運營水平,高磊向Tech星球表示,但大家普遍面臨的問題是,只能實現短期流量上升,且要定期去配合推出低價套餐或者參加一些促銷活動。
比如,他曾購買過每日1500元的推廣費用,一個月便要花費45000元,短期內效果明顯,客流能增加30%~50%,店鋪分數也迅速提升,但再過半個月,又沒有效果了�!盎ㄥX買流量這個事情挺迷的”,在高磊看來,這對餐飲企業而言無異于“飲鳩止渴”,難以長久。
現在餐廳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對顧客進行餐前、餐中和餐后回訪,但需要挑選店內機靈一點的員工,或者是職級高的員工去做。高磊強調,這是因為,餐廳評分取決于口味、服務、環境、價格等多個維度,如果引起顧客反感,反倒是弄巧成拙。比如,當顧客要點飲料的時候,員工去提示他們給餐廳收藏、評論能夠免費獲得飲料,通常被拒絕的可能性很小。
另一種形式則是霸王餐。像大眾點評的V7、V8用戶,是中獎霸王餐的高頻用戶,且他們也是餐飲企業爭搶合作的目標。
今年升級為V7之后,張越便收到了很多商家合作邀請。這些商家以連鎖餐飲企業為主,其中甚至包括逼近萬店規模的麥當勞。如果距離較遠,餐飲企業會承諾報銷車費,有些旅游熱門城市的餐飲企業更加內卷,還會額外給達人包一個紅包。
張越曾受邀參加去一家新開的麥當勞門店吃霸王餐,然后寫評論,邀請他的門店經理表示,門店月底有考核,如果未達標將會被罰款。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餐飲企業不能明確說給好評,只能說給評論,因為一旦出現“好評”字眼,是被平臺明令禁止的,只要用戶投訴,餐飲企業便會受到處罰。
相比于V7、V8用戶,現在探店達人更火,張越說,“一個頭部探店達人,就可以帶火一個餐廳。”
當一些餐廳在絞盡腦汁提升分數之時,另一些餐廳的重心則是刪差評。一位在此有過多次經歷的用戶向Tech星球表示,這通常會出現在4.8~5.0分的大型連鎖餐廳,店內員工會頻繁打來電話,通常說辭都是,如果無法刪除,員工就會被扣工資,這讓他感到很尷尬。
在評分運營管理上,餐飲企業會設置不同的獎懲措施。高磊店內設置的獎金是:當月門店如果沒有差評(2.5顆星及以下),所有員工獎勵500元。如果出現差評,員工找顧客解釋最后更改,獎金是200元。
高磊透露,算下來,每個門店成本每月在1.5萬元到2萬元,全年大約投入12萬元。相比一味的罰款,高磊認為獎勵機制,更能激勵員工提升餐廳的評分。
02
報復性打卡,年輕人擠爆3.5分餐廳
不是5分餐廳吃不起,而是3.5分餐廳更具性價比。煞費苦心去經營高分餐廳的老板們大概不會想到,這屆年輕人開始報復性打卡低分餐飲。
3.5分餐廳的出現,也將《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再度帶火。他曾在一檔談話節目中提到,一些口味不錯的餐廳,評分通常在3.5分到4分。
據一位餐飲老板向Tech星球介紹,一般餐廳開通線上店鋪之后,基礎分就是3.5分,除非有差評,會讓餐廳分數下降,如若沒有進行線上運營,則會維持在3.5分。
田甜是資深美食愛好者,也是大眾點評V7用戶,以她的經驗來看,3.5只是一個大概的平均值,她過往經常去吃的很多口味不錯的餐廳,分數都沒有達到4分。這些餐廳一般都是經營3~5年的老店,門店已經有穩定的客源,且復購率較高,餐廳老板大概率根本不擅長運營線上評分系統,甚至都沒有入駐線上平臺。
此外,還有一些比較有調性的私房菜,田甜介紹,比如一些中式居酒屋,追求的是全方位品質,餐品口味也不錯,但價格一般較為昂貴,用戶評分并不高。但高溢價背后,用戶其實是在為餐廳環境、服務買單。
一位店鋪3.8分的餐飲老板告訴Tech星球,今年新店開張后,很多運營團隊找過來合作,都被她拒絕。目前,門店主要靠一些忠誠度比較高的老客戶獲得穩定收入,她表示,餐廳評分運營由多維度決定,比如顧客評論密集度,并非10個人給5分,平均分就是5分。如果人少,分數也是會低的。而且店鋪要定期上一些超低折扣套餐,否則也會分數低。
事實上,低分餐廳爆火背后,還源于近兩年很多網紅探店達人,他們靠探店低價餐廳博取更多流量關注,無論視頻的結尾是“好吃”帶來的反差感,還是“踩雷”引起網友吐槽,都幫助博主視頻增加點擊率。
除此之外,在熱門旅游城市和縣城區域,高分餐廳已經并非是用戶用餐決策的首選因素。
以田甜所在的浙江區域為例,很多海鮮大排檔老板通過瘋狂的霸王餐形式,讓店鋪分數迅速提升,吸引外地游客�!暗鋵崳@些餐飲老板用的很多海鮮,我們當地人都不了解,他們請了一些外地廚師,做出了一些本地人都看不懂的菜肴”,田甜說,最地道的地方美食,往往并非是所謂的高分餐廳,而是藏在街頭巷尾。
很多縣城餐廳也并不注重評分運營�?h城餐廳老板王勇向Tech星球介紹,“相比一二線城市,縣城其實就是巴掌大點地方,開個車很快就能繞城轉兩三圈,誰家好吃,誰家不好吃,當地人都知道,靠味道、靠實惠,就夠了�!�
以前縣城也有餐飲老板會邀請很多大V用戶,通過霸王餐形式提升評分,但效果一般,現在幾乎沒有再出現,王勇介紹,因為下沉市場用戶喜歡刷短視頻,現在縣城餐飲營銷里比較火爆的是,新店開業會批量請百余個探店達人,目標是在同城推薦的算法機制下,讓縣城所有的用戶都能夠刷到餐廳。
03
餐廳評分還值得信嗎?
3.5分餐廳的走紅,讓餐飲評分體系的信任度,再度引發討論。
一方面,確實存在一些評分虛高的餐廳,真假難辨的探店視頻,讓用戶頻繁“踩雷”,尤其是,當用戶參與到好評返現或者寫評論參與店內抽獎等活動時,自然也會開始懷疑高評分的真實性。
作為資深的美食愛好者,田甜就總結了很多經驗,通常一些新開的門店,如果突然很多人種草,滿屏清一色的評論,大概率是商家花錢進行的有組織宣傳。在甄別餐廳時,她從來不粗略看哪項指標,而是一條條摳評論、看圖�!澳男┦切麄鲌D、哪些是盜圖,我現在都能一眼辨別。比如,重復出現的文字,圖片角度一摸一樣,圖片像素已經被壓縮的模糊不清。”
在餐飲老板高磊看來,酒香也怕巷子深,一些選址比較偏僻的餐廳,以及商場里面的餐廳,還是非常依賴評分,去吸引消費者。很多5.0分的餐廳,基本都在開在商圈里面,人均消費400元以上,也并非菜品口感多好,而且通過高端裝潢,去打造的用餐環境、服務理念。
但消費者的需求在發生變化,他們更加理性、更加追究性價比。尤其是,現在年輕人還掀起一陣反向消費潮,在消費過程中,他們不再盲目追求名牌、奢侈品等高價商品,而是更加注重商品本身的實用性。
在餐飲場景里亦是如此,高磊說,因為商場里面不允許明火,所以很多高分餐廳其實都是預制菜,用戶很容易出現花了高價錢,但菜品口感一般的抱怨。相比之下,而一些平價餐飲店里,都是后廚師傅現炒現做,主打的就是好吃實惠。
不過,3.5分餐廳更像是一趟“挖寶藏”的過程,存在于少數餐飲企業之中。正如一位網友在社交平臺上表示,“低于3.5分的餐廳就不建議嘗試了,就像豆瓣6.5分的影視劇,有時候確實藏著一些小眾好片,但是豆瓣3分的,一定是爛到令人發指�!�
(備注:文中皆為化名。)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