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狂吃預制菜
來源/斑馬消費
作者/陳曉京
預制菜幾乎每次登陸熱搜,大都不太正面。這絲毫不影響各路玩家瘋狂涌入這一萬億級的藍海。
2023年中,“核酸大王”張核子下場做預制菜,多少讓人感到膈應。馬老師緊隨其后入局,無疑再為行業再次指明了方向。
隨著業內外推波助瀾,預制菜行業已是熱鬧紛呈。安井食品一路狂奔;背靠百勝的千味央廚自有章法;從農貿市場賣菜起家的味知香,穩坐預制菜第一股之位;養豬大王劉永好,也扯開嗓子賣起了小酥肉。
很多企業把預制菜當做“救命稻草”,可是否真能拉動業績,還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01
紛紛加碼
預制菜加速滲透進大眾日常生活,不乏懶宅經濟、中餐連鎖化,以及外賣行業的影響。這些在普通人不太關注的變化,在企業老板眼里都是生意。
中國預制菜發展時間不長,相關標準還不太健全,但預制菜品類之豐富,對中式菜品幾近完美的復刻,讓人驚詫不已。
無論是凈菜,還是半成品,都為用戶壓縮了烹飪環節和時間,如果還能美味,簡直就是錦上添花。
在這方面,食品企業有著先天優勢。安井食品(603345.SH)、三全食品等速凍米面企業,近年來迅速出圈。
2018年,安井食品就開始在預制菜領域試探,當年收購洪湖新宏業部分股權,3年后持股增至90%實現控制。次年,又將湖北新柳伍納入麾下。
這兩家企業,幫助安井食品提升了淡水魚糜和水產預制菜的能力,尤其是在小龍蝦細分領域占得先機。
安井食品的收并購式擴張,點醒了很多同行。2023年4月,海欣食品(002702.SZ)收購東鷗食品51%股權,借此涉足高端鮑魚預制菜;老牌食品企業得利斯(002330.SH)大受刺激,也正在積極尋找合適的預制菜標的。
新希望在預制菜領域的出圈,得益于自身養殖原料優勢。旗下肉制品品牌美好食品,研發的小酥肉產品,已晉級年銷售超10億元的大單品。而儲備的肥腸等系列產品,市場表現亦不俗。
有了龍頭的示范效應,效仿者接踵而至。目前涉足預制菜的企業,大致可以分為4類:速凍行業里的三全食品、千味央廚等;養殖領域的溫氏股份、圣農發展等;餐飲品牌有全聚德、廣州酒家;新零售平臺有京東、盒馬以及叮咚買菜等。
02
預制菜魔力
去年夏天,因自身上市戰略調整和資本市場環境變化,水產加工企業鮮美來食品,主動踩下剎車,終止沖刺上交所主板。
然而,這并未影響它繼續在預制菜領域拓展。公司在招股書里披露,未來要繼續深耕加工程度更高、毛利率更高的即熱類預制菜產品。
2022年,公司旗下即熱類預制菜產品毛利率超過30%,其中蝦類產品已接近40%。同期,即烹類、即配類產品毛利率分別為20.58%和19.39%。
作為深加工食品,預制菜的附加值高于原材料。據圣農京東自營旗艦店數據,圣農雞翅中(凍品)約35.95元/500克,香烤翅中半成品為74.88元/500克,后者是前者2倍多。
最近兩年豬價低迷,卻利好了豬肉制品小酥肉。美好食品推出的小酥肉(椒麻)零售價高達89.90元/kg,其背后的新希望(000876.SZ)2023年生豬出欄均價約14.62元/kg。
豐厚的利潤空間,刺激了眾多原料廠商,一頭鉆進預制菜行業。
2021年,龍大美食將預制菜定位為主體業務,成為公司食品板塊的重要來源。2021年至2023年,收入分別為11.82億元、13.14億元和19億元以上。
原本,安井食品在速凍面米市場就有較強勢的渠道和品牌優勢,介入預制菜之后,經營上得以爆發。
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預制菜(即菜肴制品)收入分別為6.73億元、14.29億元、30.24億元和21.99億元,對應增速分別為23.26%、112.41%、111.61%和92.15%,遠超公司傳統業務。
作為速凍供應鏈第一股,千味央廚由傳統速凍面米賽道不斷升級,2023年起重點關注預制菜業務。去年上半年,預制菜銷售額3338萬元,同比增長180.40%。
03
挖深護城河
據同花順數據,目前,預制菜板塊成分股已有103家。跑馬圈地的企業越來越多,靠什么挖深護城河?
東海證券研報分析,當下預制菜行業的競爭,有三大因素影響:短期的產量、中期的布局和長期的成本優勢。
僅從味知香原材料占總成本9成比例來看,一旦上游原材料波動,馬上就會影響產品的價格和產能。
安井食品對上游的布局未雨綢繆,通過控制新宏業和新柳伍,掌控魚糜供應,目前控制著全國三分之二的淡水魚糜供應量,成本優勢明顯。
除此之外,在預制菜領域競速,還要靠強渠道和產品差異化。
渠道強勢的企業如三全食品、安井食品,預制菜產品跟隨渠道下沉有著先天優勢。
在產品方面,酸菜魚、小酥肉、肥腸、豬肚雞,乃至佛跳墻等,已成為第一批爆款,可龐大的傳統中式菜品的開發和創新,還有很大的空間。
單就酸菜魚預制菜來說,全國超過100家預制菜企業在做。在殘酷競爭之下,酸菜魚產品不斷打怪升級,目前已進化到4.0版本,整體年銷售規模超過100億元。廣東還為此制定出臺了酸菜魚預制菜團體標準。
小酥肉行業企業目前已超過150家,以豬肉、雞肉等為原材料的同類產品不斷推陳出新,應用于各大場景,年銷量由2020年的13.9萬噸增至2022年的43.1萬噸。小酥肉年銷售規模過百億元。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