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薛高身陷泥潭,創始人林盛被限制高消費
來源/時代財經
撰文/李馨婷
鐘薛高又上了熱搜,這次是因為創始人林盛。
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顯示,3月11日,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法院向鐘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下稱“鐘薛高”)發布限制消費令。
限消令稱,因鐘薛高未按執行通知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對鐘薛高采取限制消費措施,限制鐘薛高及鐘薛高法定代表人林盛不得實施相關高消費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天眼查顯示,該則限消令涉及的案件,執行金額81.81萬元。
鐘薛高的身陷困境已經不是秘密。
2023年10月,多名自稱鐘薛高前員工的人在社交媒體上爆料稱,鐘薛高存在拖欠離職員工工資與賠償金的情況。彼時,鐘薛高相關負責人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公司正在積極解決相關糾紛,目前運營一切正常。
然而,鐘薛高眼下情況難言樂觀。天眼查顯示,2023年12月以來,鐘薛高已新增多則股權凍結消息,凍結股權近4000萬元。股權被執行企業分別為殊趣食品(上海)有限公司、鐘嘉(上海)商貿有限公司、盤箸有喜(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橘喵食品(上海)有限公司、上海鐘遠食品有限公司與鐘茂(上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上述股權被執行企業均為鐘薛高全資子公司。
2023年11月以來,鐘薛高還新增多則開庭公告,案由為服務合同糾紛、買賣合同糾紛、承攬合同糾紛等,其中,鐘薛高均為被告。
此外,或是因為淡季因素,近日有媒體報道,在某購物平臺,鐘薛高雪糕的價格已經降至低位,其中臨期產品甚至低至2.5元一支。3月12日,時代周報記者走訪廣州市天河區多家商超與便利店后發現,當前鐘薛高在品牌連鎖便利店仍正常售賣,不過上架量少,僅有零星幾個口味可供選擇。同日,鐘薛高天貓旗艦店包括輕牛乳雪糕在內的多款產品存在缺貨情況,品牌抖音官方店鋪則已無產品在售。
此外,鐘薛高微信公眾號與官方微博的最后更新時間均停留在2023年8月,鐘薛高小紅書賬號的最后更新時間則停留在9月14日。
從初創時的高光到如今的深陷經營問題,鐘薛高的發展大起大落。
鐘薛高2018年成立于上海,以零添加、采用高品質原材料作為賣點,產品甫一上市定價區間就在10~20元。乘著中國雪糕市場高端化的風潮,2021年,鐘薛高推出兩款名為“杏余年”和“芝玫龍荔”的新品糕點,取名“鐘薛高的糕”,價格高居68—88元區間。
高價產品也曾帶來突出的銷量表現。鐘薛高成立16個月時,營收便突破了1億元;在羅永浩直播間的銷量達到近20萬件;2020年“雙十一”,鐘薛高更是擊敗哈根達斯,登上天貓冰品類銷售第一的寶座,全年出庫3400萬支雪糕。
2018—2021年,鐘薛高接連斬獲4輪融資,投資機構包括真格基金、經緯創投、天圖投資等知名機構。2021年5月時獲得的A輪融資,金額已高達2億元。
2022年,鐘薛高陷入輿論爭議。當年6月,因市場上雪糕價格水漲船高,“雪糕刺客”一詞爆火,鐘薛高被當時的網友視為“刺客”典型。同一時期,又因產品“燒不化”的情況,鐘薛高再次深陷爭議。2023年3月,鐘薛高推出子品牌“sa’saa”,產品定價為每支3.5元,但在市場上并未擊起水花。此后,欠薪等消息接踵而至。據媒體報道,過去一年,鐘薛高無論從團隊人員數量還是營收規模上都較巔峰時期有所縮水。
成立6年,鐘薛高從狂奔式發展轉向“勒緊褲腰帶”。而鐘薛高的發展路徑,或許意味著國內雪糕市場在短暫的消費升級期后,再次走向平價消費期。
3月12日,就公司經營情況,時代周報記者聯系鐘薛高相關負責人,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