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望科技終究是為明星做了一場流量嫁衣
出品/壹覽商業
作者/李彥
曾為“直播電商第一股”的遙望科技,開始被同行“落下了”。
今年以來,遙望科技被負面信息纏身。
1月30日晚間,遙望科技發布2023年度業績預告。統計顯示,該公司2023年的歸母凈利潤預計將虧損8億元至12億元,而去年同期虧損為2.65億元。
2月2日,深交所對遙望科技發出關注函,要求其對大額虧損、應收賬款不及預期等事項進行核實說明,并針對幾項主營業務的營業收入、毛利率、凈利潤情況及具體經營模式,詳細說明增收不增利的具體原因及應對方案。
2月27日,深交所對遙望科技及董事長兼總經理謝如棟等三人通報批評,深交所公布的紀律處分決定顯示,遙望科技及相關當事人存在2021年至2022年期間公司存貨賬面值與實際不符、2019年至2020年期間部分收入確認不恰當、虛增收入、利潤和應收賬款回款等違規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9年起至今,遙望科技董事長謝如棟、大股東云南兆隆就開始前后減持股份,其中,云南兆隆累計套現已超10億。
從行業來看,已上市的東方甄選和交個朋友都展現出了“上升期”的勢頭。交個朋友2023年全年營收10.74億,同比增長152.4%;經調整后凈利潤約人民幣1.8億,同比增長約601.3%。,東方甄選2023年下半年總營收27.95億元,同比增長34.4%,凈利潤2.49億元。
同行都在賺錢,作為曾經的直播電商第一股,遙望科技為何虧個不停?
鞋類業務“吸血”
如果對遙望科技稍有了解就會得知:遙望科技前身是一家名為星期六的女鞋上市公司,被電商沖擊,做鞋虧錢了,收購MCN機構遙望網絡,才搖身一變,成了一家直播帶貨公司。
轉型成了直播帶貨公司,遙望科技卻仍在被女鞋業務“吸血”。
即便從2019年至2023年上半年,遙望科技鞋服類業務營收從占總營收的58.65%降至12.06%,這個趨于邊緣的業務依然是遙望科技拿來解釋其虧損的首要原因。
面對高達12億的應收賬款,遙望科技解釋稱,鞋類業務應收賬款回款不及預期導致公司2023年信用減值損失預計達到2.2億元-2.4億元,成為虧損的主要原因之一。
公開資料顯示,2021年,遙望科技參股并開始委托杭州宏臻、杭州泓華和杭州欣逸三家公司代管和代銷自有品牌鞋類存貨。這三家公司,成為了拖欠遙望科技貨款的一大源頭。與此同時,在代管代銷的過程中,宏臻出現虛增存貨等不合規的行為,并造成了遙望科技2023年近2億元的虧損。
這么看來,說鞋類是遙望科技旗下的“吸血”業務,一點也不為過。
和明星分成1:9?
一方面,遙望科技的副業務仍在拖后腿,另一方面,其主營業務直播帶貨,也確實難賺錢。
難賺錢,首先表現在流量的價格更貴了。
例如在2023年前三季度,遙望科技的營收同比增速為13.42%,但對應的總營業成本增速卻達到了39.63%。其中,營業成本同比上升41.4%至33.18億元,遙望科技解釋稱“互聯網廣告代理業務規模和收入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相應流量采買成本增加”。
除了流量采買成本變高之外,在直播帶貨方面,遙望科技商業模式現存的問題,才是難賺錢的關鍵。
東方甄選有董宇輝,美腕有李佳琦。和熱衷于自己孵化達人的MCN機構不一樣,遙望科技更偏愛與明星主播合作,旗下簽約了賈乃亮、張柏芝等諸多明星。
在自有達人方面,一位對接過遙望商務的人士告訴壹覽商業,除了最初孵化的流量主播瑜大公子,基本所有的自有達人都砍了或者縮小了投入。“當時,單場直播GMV少于100萬直接砍掉直播團隊,或者團隊轉做明星。”
在在一些行業人士看來,孵化自己的達人簽的合約相當于“賣身契”。不需要標注具體的場次數量和時間安排,除非是頭部主播,不然在選品方面也沒有太多的拒絕權。做明星,遙望科技要面對是和明星做生意的甲乙方邏輯,這就涉及到更多問題。
首先,帶貨能力強的主播能帶來營收,但同時利潤分成也會更加強勢。壹覽商業了解到,目前在和明星的合作上,遙望科技會根據具體明星的流量及帶貨能力來定分成。
像賈乃亮這樣的頭部帶貨明星,單小時GMV在1000萬左右,和遙望科技的分成大概是九一開,遙望科技僅拿營收的一成。
況且,即便是明星,也不一定帶的動貨。例如,明星夫婦楊子和黃圣依帶貨臘肉品牌GMV未能破千。雖然黃圣依工作室隨后表示,并沒有做出保量承諾。但也可以從側面推斷,明星二字,和賺錢并不直接掛鉤。
其次,明星簽的合同雖然具體到一年多少場,但是排期并不一定能按照遙望科技的心意來。壹覽商業統計了2023年賈乃亮抖音直播間數據發現,賈乃亮直播頻率低的時候,甚至一個月僅上播一次。
上播最頻繁的是大促節點,賈乃亮在10月上播8次,11月上播5次。以最近的38節大促為例,3月以來,賈乃亮至今僅上播5次,對比同行來看,美腕李佳琦可以38大促階段每日穩定上播,東方甄選董宇輝的上播頻率也遠超于此。
最后,直播帶貨翻車事件頻發,明星為了維護口碑形象退出帶貨直播間成為一大趨勢。即便是已經對帶貨輕車熟路的賈乃亮,在雙11也因美容儀價格遭大量網友質疑。
就在上月,演員朱梓驍綜藝舞臺分享自己入局直播的故事。朱梓驍提到,自己一度覺得,在帶貨的舒適圈可以干一輩子。但面對曾志偉關于演員和主播職業選擇的提問,他卻表示,“帶貨是我的后路,演戲才是我想堅持的路”。
“旗下有諸多明星”是遙望科技宣傳常用的標簽。但目前來看,遙望科技終究只是給明星做了嫁衣。
愛趕“風口”
遙望科技還有一大特點就是,什么業務都要嘗試,哪里有熱點跑哪里。
例如,公司曾自主研發直播全流程數字化平臺“遙望云”,深耕SaaS業務,并相繼打造遙望X27主題公園、遙望天門直播運營基地、中國鞋都(溫州)數字化生態產業鏈基地等多產業帶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遙望X27主題公園,在財報中被提及為“拖累短期業績的一大原因”。遙望科技對此說明稱,社交電商業務中,本地生活投入成本顯著增加,X27項目的推進讓營業成本增加1.4-1.66億元。
那么這個X27究竟為何,讓遙望科技斥巨資打造?
在遙望回復問詢函的官方公告中,X27被描述為“新消費服務平臺”標桿項目,是“線上商業+線下文旅”的新商業模式。
線上指的是,350場品牌直播在此同步進行,店鋪以直播間為單位,構成一座遙望直播基地。線下指的是,這些店鋪同時組成了供消費者實體購物、逛街打卡的購物中心。
正如其官方渠道介紹一般,這是一個建筑面積約26萬平方米,全天不間斷營業的“線上+線下”新消費商業綜合體。在壹覽商業看來,這也是遙望科技心中的“商業烏托邦”。
這個綜合體是否具備長期盈利的能力還尚不可知。遙望科技已在年中將其品牌定位升級為“科技驅動的新消費服務平臺”。并先后開始布局AI、虛擬人、“短劇”等熱門業務。
例如,2023年11月,遙望科技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的小程序短劇平臺正在試運營,自制短劇正在拍攝,自制內容與平臺即將上線。這也意味著,遙望科技布局這些新業務,并非只是“喊口號”,而是拿出了真金白銀。
綜上所述,鞋類業務吸血、主營直播業務為明星做嫁衣、試水多個新型業務都導致了遙望科技的基本盤不夠穩定。船大難掉頭,遙望科技能否實現逆境翻盤?壹覽商業將長期保持關注。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