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與聯想達成重大合作,劉強東需要更多盟友
來源/電商報Pro
作者/風清
01
京東與聯想達成重大合作
京東又多了一位盟友。
4月7日,聯想與京東達成重大戰略合作,雙方在聯想總部簽署全新戰略合作協議,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京東集團CEO許冉出席儀式并見證簽約。
根據協議,聯想和京東將圍繞AI產業這一核心,在AI營銷、智能供應鏈、AI服務以及AI技術融合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為用戶提供全棧AI的產品、方案和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雙方明確了未來三年聯想在京東全渠道銷售1200億元的目標,同時將互為首個AI PC先鋒伙伴,共建AI終端產業生態,加速AI PC等AI設備落地。
具體來說,京東將和聯想在產品、營銷、渠道等多個方面深化合作。比如在加速AI產品普惠方面,聯想將積極參與京東“AI換新加速計劃”“新品先人一步計劃”“以舊換新專項扶持計劃”等,幫助用戶降低AI產品嘗鮮和換新成本,助力生成式AI硬件普惠每一位用戶。
京東CEO許冉表示:“京東和聯想是合作多年的默契老友,始終保持著對彼此的信賴和支持。作為同樣兼具實體屬性和數字技術能力的新型實體企業,京東和聯想的戰略合作將為推動消費升級和產業革新發展提供動力。”
的確,這已經不是京東與聯想第一次展開合作了。早在2016年,京東就與聯想簽署了三年600億的戰略合作協議,并順利達成銷售目標。2019年,京東商用與聯想商用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定下幫助100個合作伙伴突破10億元銷售額的目標。
一個是用戶近6億的頭部零售電商平臺,一個是會員超2億的消費電子大廠,這次強強聯手讓行業又多了新故事可講。
02
抱團取暖
其實,與其說是“強強聯手”,“抱團取暖”可能更貼切一些。過去的一段時間里,京東和聯想的日子都不太好過。
先說京東。整體上看,近年來京東的增速呈放緩趨勢,脫離了高速增長期。最新財報顯示,2023年第四季度,京東收入3066.77億元,同比增長3.6%;整體毛利率14.2%,與上年同期的14.1%幾乎持平。如何找到新增量,是擺在京東面前最大的難題。
具體到零售業務上,面對整體下沉的大環境,京東的品質優勢難以完全發揮,又不得不推出“百億補貼”“僅退款”等服務,圍繞價格力與拼多多、淘天展開“白刃戰”。此外,在電商巨頭紛紛出海的格局下,京東的跨境業務卻在收縮,只有京東物流依然征戰海外市場。
正因如此,劉強東才會罕見地發聲:“京東必須改變,否則沒有出路。”
再看聯想。聯想最新公告顯示,預計2023年凈虧損36億元至40億元,這與2022年11.67億元的凈利潤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時,聯想的營收也接連下滑,尤其是關鍵的PC業務表現不佳。
當然,這不能都歸咎于聯想自身的問題,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和手機性能的提升,PC的需求量近年來一直呈下滑趨勢,整個PC行業都走入了低谷。
然而,AI的興起似乎為行業帶來了轉機,據市場分析機構Calanys報告顯示,2023年第四季度全球個人電腦市場回暖。該季度全球個人電腦(PC)市場出貨量同比增長3%,總出貨量增至6530萬臺,結束了連續七個季度的同比下滑。
聯想集團中國區總裁劉軍表示,AI PC不亞于上一次互聯網革命,具有AI功能的PC,完全可以變成人的一個外腦,“從大方向來看,AI PC是大勢所趨。PC市場恢復到個位數正增長,這里面最大的因素就是AI PC。”
同樣,對于京東而言,AI也是一次逆襲的機會,畢竟在這個新領域,各大巨頭都處于同一起跑線,行業很可能迎來重新洗牌。因此,去年7月京東推出了言犀大模型,京東健康也首次對外發布醫療大模型“京醫千詢”;不久前,京東對發品環節中的AI算法能力進行升級,并優化了交互界面,推出了圖片智能發品功能。
如此看來,京東和聯想圍繞AI展開戰略合作便順理成章了。同樣的困境下,京東和聯想都抓住了AI這一救命稻草,希望從中找到新的增量。
的確,當下以大模型及生成式AI為代表的人工智能的爆發式增長,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甚至重構每一個產業。此時再不出手,更待何時?
03
京東需要更多盟友
實際上,像這樣的“結盟”動作,京東已不是第一次舉行了。
就在今年2月,京東才與美的達成重大合作約定,未來3年美的在線上渠道保持每年凈增100億元、整體凈銷售額突破2100億元的目標。與聯想一樣,美的也是和京東合作多年的“老朋友”了,曾多年蟬聯京東家電品牌年度銷售第一。
在與聯想、美的等企業合作的背后,是京東對品牌商家的依賴。誠然,當前的消費環境著重強調“價格力”,大量“白牌”商品大行其道,品牌貨的影響力似乎已不如當年。但越是這種時候,京東的品牌力就越顯得彌足珍貴。
倘若一味地跟從“低價”浪潮,京東很容易喪失自己的平臺特色,讓多年來構筑的護城河毀于一旦。只有在“人無我有”的基礎上實現“人有我優”,才能以差異化優勢獲得行業競爭力。
所以,京東要穩住核心3c家電業務、保持品質優勢,就需要尋找更多的“盟友”,與品牌商家建立更緊密的合作。無論AI是“真風口”還是“偽需求”,只要能維持質量和口碑,京東在行業中的地位便難以撼動。
從另一個角度看,廣結盟友也是京東一以貫之的操作。
在京東轉型線上初期,與騰訊的“結盟”讓京東獲得了微信的流量入口,觸達更多用戶;2020年,京東與國美“化敵為友”,迎接國美旗艦店入駐京東;不久后,京東又與快手達成戰略合作,開啟京東直營商品的“直通車”。
總之,越是“寒冷”的境遇下,“抱團”就顯得越為重要。患難不一定見真情,但“活下去”的渴望總是不會騙人的。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