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買菜加入營養分級試點,上線“營養選擇”標識
在食品消費市場,產品的健康化與品質升級是不變的大趨勢。近期,就在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營養健康指導工作試點中,新一批企業單位已經加入。
近日,叮咚買菜正式上線了“營養選擇”分級標識,成為首家落地該標識的自營即時電商。其首批標識了90個飲品商品,以幫助消費者按照自己對成分的需求來選購產品。
隨著叮咚買菜等企業的加入,意味著營養分級相關標準的應用場景正越來越多,也意味著消費者對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價值主張,正在受到更多環節的重視。
“營養選擇”標識上線叮咚買菜,“低糖”“低脂”需求獲響應
近日,有消費者發現,自己在叮咚買菜購買飲料時,看到很多飲品的左下角都多出了一個新穎的等級標識。
在叮咚買菜APP的“酒水飲料”這一大類中,不少碳酸飲料、功能飲料、果汁、乳飲、茶飲等飲品,被清晰標注上了放大加粗后的“ABCD”字樣。
據了解,叮咚買菜上線的正是“營養選擇”標識。“營養選擇”分級(試用)由上海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制定標準,根據對非乳源性糖、非糖甜味劑、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這四個指標的綜合評估,將飲料產品分成“ABCD”四個等級,推薦程度逐步遞減。
目前,“營養選擇”標識已經通過非常直觀、簡明的圖形標注的方式,在叮咚買菜的APP與小程序試行上線,預計2-3周內可通過產品端的更新逐步覆蓋所有用戶。
整體而言,被評定為A、B級的飲料產品,相對會比C、D級飲料的糖分和脂肪含量更低一些。最終評定則主要取決于四個指標中的“短板”項,即如果某產品在四個指標中的某一項打分為“D”,該產品就會被評級為“D”等級,而當四個指標均符合“A”等級的要求,才會被評級為“A”等級。
目前,叮咚買菜已經由其品控部門審定,首批標注了90款飲品類商品,其中評級為A和B的商品占比超63%。未來還會定期更新等級標注清單,覆蓋更多飲料和食品。
“飲品所示等級均是根據產品配料表、營養成分表以及原料測算結果進行標注的。”叮咚買菜此次營養分級項目的負責人胡國棟介紹道,“我們作為同時具備食品開發能力、生產和銷售能力的企業,在為消費者帶來豐富的商品的同時,也有義務向我們的消費者提供趨于健康生活方式的選購指南。”
當然,飲料的消費群體和飲用場景眾多,如日常飲用、戶外活動等等所需產品都不同,這一等級標識僅可作為一個專業參考,消費者具體如何選擇還是要結合自身的需要。
利用品牌與鏈路優勢,倡導健康生活方式理念
近幾年,在食品飲料賽道上,“降糖”“低脂”等關鍵詞出現地越來越頻繁,選擇相應的產品也成為了當下年輕人尤其是Z世代頗為主張的新消費趨勢。
在這個背景下,可以說上海營養分級試點的出現為市場帶來了一次標準化的思路指導,而叮咚買菜的加入,也是標準化和市場結合的一次積極實踐——健康生活方式的理念,恰好也是叮咚買菜一直在向用戶和社會倡導的。
和傳統的零售渠道不同,一直以來,叮咚買菜利用自身數據積累和消費者探察能力,前置了解平臺用戶和市場的細分需求,再反饋上游,深入參與研發與生產,形成一套更為高效的鏈路。因此,叮咚買菜才有機會創新并實踐了多種新興食品品類需求。
從2021年開始,叮咚買菜通過更加重視食品開發和供應鏈,向具備綜合能力的美食公司的方向進行轉型。目前,叮咚買菜已經成為同時擁有食品開發能力、生產能力和即時送達能力的企業,轉型成為一家新型的“美食公司”,并在全國主要城市尤其上海擁有較高的用戶滲透率和粘性。
基于此,2022年9月開始,叮咚買菜就于業內率先推出“清潔標簽”專題,由叮咚品控部制定標準,為相應消費者將配料表更為簡單、成分更加天然的食材篩選或開發出來。至今,叮咚買菜一直將“非必要少添加”的商品開發思路在內部以及合作商之間進行普及。截至目前,其站內“清潔標簽”專題覆蓋烘焙、預制菜、米面制品多個品類,累計選入商品近600個。
叮咚買菜方面表示,不管是其自身的“清潔標簽”專題,還是新近上線的“營養選擇”標識,都是平臺幫助消費者快速甄別商品、高效購買。
也正如上海市疾控中心營養健康科主任臧嘉捷所說,“營養選擇”分級標識目前已經在社會、企業和消費者中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未來希望成為幫助消費者選購健康食品和規范食品企業生產行為的有效工具。“后續我們還會持續優化與完善這一分級標識標準。”
“大家可以理性看待,合理按需購買即可。我們希望的是可以將清潔、健康等飲食理念傳導到食品開發和生產的上游,借助叮咚買菜的優勢和影響力,呼吁大家合理研發、合理使用添加劑,不要為了口味和效益,犧牲健康與營養性,希望更多人可以重視起來。”胡國棟說。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