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波殺到香港的內地餐飲,開始倒閉撤退了
來源/職業餐飲網
撰文/王春玲
香港,正在“祛魅”!
第一波赴港的內地餐飲,開始倒閉撤退。
曾幾何時,多元的文化交融、飲食態度上的一絲不茍,讓香港一度成為世界美食的掌上明珠。
而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受口罩三年影響,客流消失,多達3000家本地食肆面臨倒閉結業。彼時,內地餐飲品牌敏銳地嗅到此時正是撈金好時機,批量涌入,而僅僅不到一年的光景,第一波赴港的內地餐飲開始倒閉撤退,有些內地餐飲品牌來港幾個月后,便迅速“投降”退租離場……
01
理想很豐滿:
高峰期一年涌入42個內地餐飲品牌,開出106間分店!
據《點知香港》報道,去年年中至今,至少有42個內地餐飲品牌進駐香港,分店總數達到106間。這些品牌的選址基本都在市區,以油尖旺區最多,至少有31間分店,隨后是荃灣、中環、銅鑼灣等地。
當中手打檸檬茶有30間、川菜餐廳有17間,其他手搖飲料店亦有15間。其余有火鍋、各式中菜、韓式烤肉、咖啡及甜品店等。
這其中不乏多家知名餐飲品牌,比如太二酸菜魚依靠在華東地區的輻射統治力,一口氣在香港開出5家分店;比如海底撈在香港油麻地的首店于2017年盛大開業以來,至今已經在香港地區拓展至5家門店,消費熱情依舊不減。
除此之外,農耕記、楊國福麻辣燙、探魚、呷哺呷哺、木屋燒烤、和府撈面、以及被譽為奶茶界的拼多多——蜜雪冰城、喜茶、庫迪等茶飲及咖啡品牌,都已在香港扎根,開設了自己的門店。
02
現實很骨感:
不出一年,第一波赴港內地餐飲開始倒閉撤退……
懷著一腔赴港熱情的內地餐飲品牌,大多沒有迎來預期的潑天富貴,擁有海底撈、太二的同款好運。
甚至,第一波赴港內地餐飲,開始水土不服倒閉撤退。
比如,內地茶飲品牌檸濛濛去年才風光在旺角開店,租約原本簽訂至2025年,在今年6月初卻提前關店!
比如,內地湘西菜品牌“蘿卜向南”,去年才入駐旺角,租約期為期三年,原定至2026年12月,然而上周已結業...
比如,廣州小食店“咕嚕丸子屋”,于去年9月入駐油麻地,目前已經結業,鋪位也在4月底重新放租……
還有內地人氣烤肉店“西塔老太太”,去年9月正式開業,不過僅經營數個月,最早于今年初便出現欠租問題,業主目前已重新招租,仍未有新租客承接.……
03
香港,正在祛魅化:
高額房租、人工成本正擊退內地赴港餐飲人……
昔日的消費熱土,如今正在變成內地餐飲的“墳場”。
究其主要原因有三:
1、本地客流減少,深圳正猛吸香港錢
一方面,游客、訪客下滑一半,直接影響了在香港本地餐飲業和赴港餐飲品牌。
過去,因香港是國際旅游樞紐,憑借著購物天堂、美食之都等美譽,吸引八方游客,高峰期一年接待游客近7000萬人次!
近日,香港旅發局公布去年全年訪港旅客人數,只錄得3400萬人次,與高峰期相比,痛失一半游客。
另外一方面,高額的生活成本這兩年讓反向消費開始變得流行起來,僅今年新年就有逾140萬港人選擇北上過年。
十幾年前,內地客南下香港爆買奶粉。十幾年后,港人蜂擁北上深圳購物過周末。激烈的時代變遷,從深港兩地的人口流向開始。
據香港入境處統計,去年香港居民約有5300萬人次北上,其中四分之三是經由港深口岸出境。其中,去年下半年,港人經港深口岸北上的人數逐月遞增,從6月的408萬增長至12月的668萬人次,增幅63.7%。
據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統計,2023年港人在深圳的非現金消費總額超過86億人民幣,同比增長約70%;總消費筆數超過3500萬筆,同比增長約220%。
問題也來了,北上的香港人多了,留在本港的消費就少了,畢竟口袋只有一個,精力也有限,香港的餐飲業消費必然會被深圳分流。
2、租金高于內地5倍,高額開店成本正擊退內地餐飲人
去年,蘿卜向南以25萬每月的租金在香港旺角開店,賣均價50元一份的炒飯,只開了半年就草草離場。
同樣在香港開店受阻的“檸濛濛手打香水檸檬茶”也在社交平臺發文分享,直言在香港開店與內地分別太大!其中包括了租金差異、注冊餐飲牌照費用、水電雜費、人工成本等,更大爆在香港開一家店隨隨便便就要花費3000萬港元。
僅談租金一項,就比內地租金高5至20倍,而且香港一般來說要求“三按一付”,這筆費用就已經勸退很多人。
除此之外,高額的人工成本也成了內地赴港開店成本上的攔路虎,據海底撈香港招聘端數據顯示一個全職服務員工資在1.8—3.5萬港元之間;今年大熱的茶飲品牌霸王茶姬香港首店也在籌備之中,根據其招聘信息顯示,店員入職前需要在深圳進行培訓,培訓期間的工資約為1.45萬港元,而店長職位的薪酬在1.8萬至2.5萬港元之間。
不是人民幣玩家,很難對抗這高額成本。
3、被內地餐飲“反殺”,香港正在祛魅化
十年前內地餐飲屬于草莽生長階段,香港餐飲是膜拜的神,誕生了一批名廚。
這些年隨著內地一批批企業為了尋求內卷下如何生存,不斷精進,不少有經驗的香港師傅被聘到外地,內地餐飲如今無論從服務、體驗、環境、產品上都已經反殺香港餐飲,而反觀香港餐飲則始終在原地踏步,停留在十年前。
此外,游客也在成長,他們見多識廣后,也開始對香港祛魅化,消費更理性,更愿意為好的生活體驗付費,顯然香港在服務體驗上也沒有跟上。
內地餐飲的不斷精進,游客訪客的快速成長,都讓原地踏步的香港餐飲業顯得相形見絀。
過去的購物天堂,如今已經變成餐飲廝殺猛烈的“斗獸場”。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