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羅永浩交個朋友的野心
來源/電商報Pro
作者/李響
01
交個朋友產業研究院成立
低調的交個朋友,悄悄攪動著電商產業。
7月4日,交個朋友宣布交個朋友產業研究院正式成立。據了解,該研究院專注于電商直播、內容營銷、供應鏈管理、消費者行為分析等多個維度的研究與實踐,主打的是推動電商行業的創新和升級。
圖源:交個朋友
此外,這一研究院還將開展一系列研究項目和論壇活動,發布行業報告,出版電商書籍,提供決策咨詢,并與政府、研究機構以及行業組織建立合作關系,共同促進電商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說白了,這個研究院就是交個朋友專門為了電商產業發展而打造的。
相較于過去主要聚焦于直播電商的賽道,如今的交個朋友似乎不太一樣了,已經開始慢慢深挖電商行業的內核與出發點。
回溯過去兩年的發展軌跡,不難發現交個朋友產業研究院的布局,不過是其商業布局中的小小一環。
在業務架構上,交個朋友已在京東、淘寶、抖音、視頻號等多元化平臺上進行直播,并在一年前便通過世紀睿科完成了借殼上市。
上市后,交個朋友的商業版圖持續擴張,覆蓋了越來越多領域。
據官方信息透露,目前,交個朋友除直播電商業務外,還圍繞直播電商上下游全產業鏈,發展出了MCN服務、自有品牌孵化、供應鏈SaaS服務、新媒體整合營銷、品牌代運營、直播培訓學校以及海外電商等業務。
業務鋪得大,錢也賺得多。
今年3月,交個朋友發布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止12個月的2023年度業績公告。公告顯示,交個朋友2023財年營收約為10.7億元,同比增長約 152.4%,經調整后凈利潤約1.8億元,同比增長約601.3%。
圖源:網經社
據權威機構預測,未來兩年內,即2024年與2025年,交個朋友品牌有望實現更大的增長。具體而言,其GMV(商品交易總額)預計將達到150億元與180億元。
對應到收入上,預計2024年,交個朋友將實現營收14.99億元,同比增長35.4%,而到了2025年,營收有望突破20億元大關,達到20.84億元,實現39.0%的同比增長。
對比來看,三只羊聚焦于切片授權、自營品牌塑造、供應鏈優化及海外市場的拓展;辛選則強化供應鏈管理,深耕數字電商領域,并致力于紅人孵化;而東方甄選則布局了在線教育、直播電商、在線語音學習、大學教育及機構客戶服務等多元化業務。
圖源:三言Pro
從業務范疇的廣度與多樣性上看,交個朋友顯然更為廣泛和全面一些。
細化到直播帶貨業務上,其他MCN機構在去頭部主播化過程中,通常選擇將目光投向簽約更多網紅主播,以培養新的頭部主播重新聚攏人氣,而卻選擇圍繞“交個朋友”整個IP進行直播生態的構建。
即便羅永浩老師本人鮮少親自上陣,但交個朋友憑借其長期以來堅持的高質量內容輸出,依然能夠取得出類拔萃的業績。
在抖音平臺上,主號直播間及垂號矩陣直播間實現穩定增長,其中垂類矩陣直播間貢獻超61%的銷售額,去IP化成果顯著。同時,在淘寶平臺上,交個朋友直播間銷售額同比增長120%,遠超618既定目標。
交個朋友控股董事長李鈞表示,相較于其他MCN機構,交個朋友在歷經四年的發展和探索,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發展道路,“公司放棄了與許多網紅的簽約機會,選擇了一條穩扎穩打,打造核心競爭力的‘慢一點’的發展道路。”
主編認為,此番成立的產業研究院,是交個朋友棋盤上的一枚微小卻關鍵的棋子,預示著更深遠的戰略考量與布局。
或許在接下來,交個朋友將會帶來更大的驚喜。
02
MCN的重心已不在直播間
眾所周知,近年來直播電商行業在經歷了一段迅猛發展的熱潮后,逐漸步入了一個相對平穩的調整期,即所謂的“降溫”階段。
根據艾瑞咨詢測算,2023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達到4.9萬億元,同比增速為35.2%,相較于發展早期,行業增速已出現下滑。
圖源:艾瑞咨詢
特別在頭部主播身上,更是透露出不容忽視的“寒意”。
數據顯示,李佳琦618預售第一日,直播間的美妝類目GMV(商品成交總額)超26.75億元,與去年同期的近50億元相比,降幅高達46%。
辛巴方面,其今年618首場直播的總銷售額為14.27億元,也低于去年同期的16億元。
而在抖音平臺,頭部主播的競爭格局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公開數據顯示,頭部主播琦兒與潘雨潤在618首場直播中的成交額分別遭遇重創,分別下跌88.46%與77%,至1292.3萬元與674.8萬元;而瘋狂小楊哥在今年的618大促中,帶貨達人榜單排名滑落至第17位,“抖音一哥”的位置已被賈乃亮“搶”走。
在這樣的背景下,各大直播電商平臺與MCN機構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提升用戶體驗、優化供應鏈、強化品牌合作,以期在在激烈的市場角逐中穩固優勢地位。
以三只羊和小楊哥為例,他們近期迅速加大了多元化業務布局的步伐,不僅涉足短劇創作領域,還積極籌劃出海戰略,同時也不忘拓展直播培訓業務,開始學羅永浩賣課。
而李佳琦與美腕先是在線下開了一家無聲咖啡館,而后又推出了自有品牌“美腕優選”;同時,薇婭背后的謙尋則將目光投向了短劇這一新興領域;至于東方甄選,盡管身處爭議之中,但其在文旅賽道的布局卻并未停歇。
沒有機會就創造機會。對MCN機構來說,拓寬運營平臺、豐富業務形態,是增強自身競爭力,贏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與可能性最有效的方法。
尤其是在市場環境充滿挑戰之時,頭部主播的光環逐漸淡化,尋找并開辟新的發展路徑顯得尤為關鍵且迫切。
從交個朋友的案例中也能看出,多元化業務布局對于MCN機構發展的重要性,這不僅是他們增強自身綜合競爭力的助推器,更是他們得以從容應對市場變化的定心丸。
03
MCN仍需惡補核心競爭力
不過,有綜合實力還遠遠不夠。
一般情況下,提升綜合實力是MCN機構在市場中立足的基礎,但明確且強大的核心競爭力才是通往勝利的關鍵。
縱觀前文提到的諸多MCN機構,其實都很難說出他們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如果非要說一個,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依然是他們旗下的頭部主播,似乎沒有了頭部主播的光環,這些MCN機構便失去了靈魂,沒有了辨識度和號召力。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根本原因在于MCN機構所實施的去頭部化策略,盡管在表面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實際上并未能完全擺脫頭部主播或明星效應所帶來的深遠影響。
這種影響力如同強大的磁場,持續吸引著市場的目光與資源,使得MCN機構在追求多元化與平衡發展的同時,依舊困于增長難題。
但無論如何,頭部主播的時代已經逐漸過去,MCN機構不變也得變。
在接下來的業務布局規劃中,MCN機構倒不如摒棄盲目跟風市場熱門項目的短視行為,轉而發掘并培育那些獨具匠心、難以被輕易復制的業務模式。
畢竟,這種能夠展現出自身優勢的業務模式,才是幫助MCN機構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所在。
接下來,隨著各大MCN機構各自找到各自的強項,并發揮到最大,直播帶貨行業將更加趨向于理性與成熟,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和全新的可能性。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