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被餐飲人盯上了!大牌加碼,小白入局
出品/餐飲老板內參
作者/孫雨
01
頭部大佬,放狠招
移動餐車,贏麻了
最近,擺攤風在餐飲界又吹了起來。
這不,安井食品又放大招,推出“地攤車免費送”活動,鍋圈食匯更是要投放10萬輛鍋圈小棧,全國免費鋪3年,這怕是又要引來一波積極創業的餐飲小白。
披著“安井綠”的地攤車,被稱為“小安烤串”,據說,在這所謂的“大禮包”中,不只有地攤車,還有適合地攤制作的烤腸機、炸鍋、關東煮和1.2米冷鮮柜等在內,價值高達12390元。
餐飲競爭客流,從堂食、外賣到店門口。
內參君發現,許多餐廳重新把店門口的位置充分利用了起來,例如快餐門口賣冰粉、西餐店門口賣冰淇淋、便利店門口支起攤兒賣咖啡豆漿、火鍋店里賣花卷......
近年來,連鎖品牌的“擺攤業務”并不少見,最近,海底撈夜宵車閃亮登場,直接開辟出了室外用餐面積,據網友說不只有火鍋更有烤肉,當然海底撈早餐車、街頭夜市擺攤并不陌生;最明顯的是,肯德基、麥當勞早就把早餐車開進了地鐵站、景區、公園等許多客流集中的消費場景。
餐飲門店百花齊放,業務越來越豐富,種類越來越齊全,甚至跨界搞業務。
而這樣的移動餐車,作為餐飲連鎖品牌的營銷、擴場景的“副業”好幫手而存在。比如通過“快閃餐車”作為品牌的引流神器,和流動式中央廚房。
從擺攤熱度起來后,人們對擺攤所承載的工具重新升級,從最早真正的“地攤”,那塊布鋪在地上,把產品放置好售賣,到現在延伸出了攤位架、移動餐車等大大小小的承載體。
在這看顏值的時代,擺攤車的外表首先要好看干凈、時尚潮流。“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我以前就推著三輪車擺攤,現在年輕人很多,他們喜歡找高顏值攤位拍照打卡。”夜市攤主如是說。
02
餐飲場景客流爭奪賽打響
移動餐車拯救創業小白?
移動餐車的種類非常多,有的構成簡單,有的相對復雜,比如自制雙輪體積相對較小的手推車、中大型能開的移動餐車,貼上自己的品牌產品logo,搭配適合的色調,設計感十足。整體來看,市場中的移動餐車比較精致小巧,能夠在固定位置長期停放,亦可以隨時移動開走。
尤其是在一些寸土寸金、客流集中的黃金點位,對高顏值的網紅移動餐車或許有更大的包容性,即場景接受范圍廣,適配度高,從夜市、市集、街邊、公園,到商場、地鐵站、寫字樓大堂...
前不久,天津市津南區海棠街上173輛便民餐車陸續“到位”,也是天津市津南區海棠街重點打造的“三微”項目之一——限時限地餐車經營點,傳統臟亂差的小吃街,終于被爆改。
那些無證無照、東躲西藏的流動攤販,經營中擔驚受怕,一旦被舉報就意味著經濟來源被切斷,一天不出攤一天就沒有收入。現在,他們是便民餐車車主,穩定經營,而不再是“居無定所”。
此外,足夠高檔位的移動餐車,能夠滿足不同的美食品類,比如咖啡、茶飲、小吃、炸雞漢堡、煎餅、卷餅等,不得不說,這簡直就是“移動的廣告位”,也是市場上擺攤最普遍的工具之一。
而今,流動餐車似乎開始朝著網紅方向發展,高顏值、強社交、方便快捷、成本低等特點,是越來越多的連鎖餐飲和擺攤人們的選擇,也契合著年輕顧客群體需求和市場環境。
第一,暑期已至,地攤和夜市經濟迎來爆發期,旅游業和景區經濟的井噴期也來臨。
央視網消息,今年7月份以來,暑期旅游進入高峰,帶火了各地的餐飲市場,數據顯示,北京地區餐飲堂食訂單量同比增長超40%,其中,奶茶、咖啡、刨冰等飲品店的團購訂單量同比增長超90%;來到江西景德鎮,更是美食集聚,夜間餐飲消費活力十足,據報道,當地以夜經濟為主的消費新場景已帶動近2萬余人就業,去年實現收入110億元。
隨著地攤、夜市經濟大爆發,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餐飲創業者進來,相對來說,一輛移動餐車的投入成本較小,做些小本生意創業是有機會的,現在的地攤和夜市越來越繁華,也更加規范化,形成了以固定攤位、移動餐車和后備箱集市創新場景。
第二,成本陡增,行業內卷,餐飲掀開場景和客流之爭。
從去年開始,“加盟”成為了餐飲連鎖品牌的新計劃,其中不乏有海底撈、九毛九、鄉村基、小女當家,再到樂凱撒、和府撈面等等連鎖大牌,陸續宣布開放開放加盟;不僅如此,今年1月1日瑞幸宣布在已開通的加盟模式中,新增“定向點位加盟模式”,意味著門店將走進學校、醫院、景點等以往不容易進去的場景。
星巴克北京某醫院店
攝圖:內參君
第三,餐飲網紅新事物,大多誕生在地攤經濟,有人的地方才更容易形成聚集效應和傳播中心。
地攤經濟衍生出來的美食新事物,層出不窮,比如淀粉腸、烤苕皮、脆皮五花肉、土豆泥拌粉、竹筒奶茶、手打檸檬茶、罐罐烤奶,甚至包括天水麻辣燙、淄博燒烤這兩大頂流網紅美食,以其性價比和獨具煙火氣的特點,流傳到全國各地,引來人們打卡,激發餐飲小白們的創業熱情。
當然,這些網紅小吃不甘于維持傳統現狀,每一款出圈的美食都增加融入了新鮮創意,好吃好看更適合拍照打卡,在諾達的地攤或者夜市上,斬獲一波波忠實粉絲,有些實力更強的小吃選手,更是從小小單品,逐步走進餐廳、形成品牌、引發熱度和流量,給餐飲業注入新鮮活力。
同理,正是因為消費需求在產品、場景的多元化要求,在消費降級下,人們既要不斷的新鮮體驗感,更需要讓自己付出的回報得到滿足。
03
網紅移動餐車越來越多
生存空間還有多大?
對于連鎖大牌來說,他們投入使用移動餐車,更多是用低成本來換取高客流,意在觸達更多消費者場景中的顧客,人們在感受到高品質用餐和高水平服務下,自然會提升品牌認知度和好感度。
簡單來說,這是餐飲品牌們營銷中的一招,是一款不錯的營銷引流神器。
移動餐車的穩定經營,需要尋找固定場地,連鎖頭部大牌憑借其品牌勢能、搭配上合適的產品、契合的消費場景,幫助門店帶來更多的收益和復購。當然,如果全面鋪開,倒有可能顯得千篇一律,當差異化消失,這波流量和熱度自然消散。不過,盡管移動餐車存在不穩定性,但對于連鎖品牌而言,也有能力可以快速挽回從而降低損失。
反過來,移動餐車之于餐飲創業者,是個不錯的最快入局方案。從公開信息看,移動餐車的種類非常多,創業者或是租賃或是一次性購買,價格不等。
對于只是日常經營小本生意且用來養家糊口的老板來說,如果不是下定決心長期經營,或是沒有付出辛苦的決心,可能還是要慎重入局,盡管夜攤經濟非常火熱。
就算是換上一輛高顏值的移動餐車,不見得一定能成功。
一位煎餅攤老板坦言,如果你不夠勤快,千萬別擺攤,尤其是擺攤做餐飲:
第一,擺攤看似容易,做起來難度不小,就像是做餐飲,看起來很簡單的單品,從準備到制作過程也是復雜的;第二,如果你不夠勤快,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根本賺不到錢的;第三,現在擺攤的人越來越多,想要加入進來競爭,就必須要有差異化,平平無奇的大眾產品很難建立競爭優勢;第四,盡量降低擺攤前的成本投入,不能上來就花上一兩萬買設備。
另一位攤主也表示,隨著夜市如雨后春筍的出現,五公里內就有三個夜市,價格也水漲船高,“去夜市和集市擺攤,除了有抽成,有的地方還需要繳納入場費、押金從500、1000漲到3000、5000的樣子,水電費還要單收等等,每個月擺攤又能賺多少錢呢?”
再者,食品安全是紅線,曾幾何時,烤腸小攤遍布城市里的大街小巷,自從淀粉腸事件被曝,很長一段時間里,攤主們也只能是茍延殘喘,不敢再觸及。
總之,小白創業,面臨的挑戰有很多,并非買個移動餐車、擺個攤兒,就能瀟瀟灑灑把錢賺。
真正能留住人的,核心還在于產品。有句話說“外表的美只能取悅于人的眼睛,而內在的美卻能感染人的靈魂。”網紅移動餐車的外在美,確實讓人駐足一時,打動顧客的是美食和性價比。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