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東來永輝分享:企業發展靠團隊,而不是經驗
分享時間:2024年5月31日上午
分享地點:鄭州永輝信萬廣場店
參會人員:總裁班學員企業老總
全文字數:13233字
2024年5月31日,在永輝鄭州信萬廣場店啟動閉店改造的當天,東來哥為參與永輝調改的聯商東來商業研究院總裁班企業老總、IGA中國成員企業老總進行了一場專場分享。永輝董事長張軒松、胖東來超市總經理關娜和聯商網董事長、聯商東來商業研究院院長龐小偉等也出席會議。
以下是東來哥分享全文:
在座的各位,大部分都是以前接觸過的,還是老關系,我們也快20多年沒見了。有一些企業可能還不太熟悉。這次分享,我其實是希望跟大家說說心里話,因為你們現在可能并沒感覺到:這是你們企業的一個轉折點,是你們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大家也理解不了這樣的做法和這種真誠!
跟大家的分享,也是當朋友一樣對待,就像我20年前去給大張、西亞、萬德隆分享的時候,做法基本上都是一樣的,讓企業往輕松的方向去調整!
那么,為什么當年要幫他們呢?一是,從1999年我們認識了以后,有了這種緣分,相識的時間久了也會有感情;二是,我是“愛操心”的一種性格。
“四方聯采”—洛陽大張的調改分享
后來到他們的企業去看,之前我不知道他們的企業在招工,去那里看了以后就問他們:“為什么招工?是你們開店了?”他們說:“沒有開店。”我說:“沒有開店為什么招工?”——這是我不可思議的,因為正常情況下,只有開店的時候才會招工。
他們告訴我說:“我們平時就經常就這樣招工。”然后我就問了情況,大概他們每個月要流失四五百人,他們差不多5,000個員工,這樣算來每個月的流失率加起來,一年基本上是在100%以上。當時還提出來要做“百年老店”,我說:“流失率這么高,還做百年老店,不是說‘夢話’呢!”后來我又問了萬德隆、西亞,大致都是這樣一個情況。
再去洛陽我直接找了張總,跟他了解企業的現狀,要做什么樣的企業……跟團隊開會的時候,他們的狀態死氣沉沉的,我說是因為什么事呢?直接問他經營情況,可能跟你們一樣,不會跟我說實話,我就通過問他:“一年的銷售是多少?工資費用多少?”推出來了他們當時一年大概應該掙5,000萬左右,后來我問張總,他也說了當時大致也是一年掙5,000萬。
看到團隊的這種狀態,我感覺不舒服、心急,因為我的性格是:“看見團隊的人不開心,要么你找到原因,找到方法,讓自己開心起來;要么我們就不接觸!”
所以我就讓張總叫上他們兄妹幾個跟他們分享。我說:“這樣的狀態,企業談什么長久?”那是2004年左右,我說:“你們一個人1,000萬塊就夠了,也不要想太多,其余的就發展企業,把企業慢慢健康,不要想著要掙多少錢!企業不健康,一旦出個問題,1,000萬可能都沒有了!”
后來我就給他們調。我把5,000萬沒給他分完,直接分了3,000萬,員工從600漲到了1,200,員工的工資是翻倍;管理層的工資不只是翻一倍,當時胖東來的店長收入是兩萬五,再加年終,將近是50萬,他們的店長當時是7,000,我也沒給他漲太多,漲到一萬二,比胖東來的同等級別低一級,到年底再有10萬塊錢的收入,店長能達到25萬左右。這樣分了以后,團隊整個的狀態完全不一樣了!那段時間我去大張了好多次,要求他們在商品質量方面要有改變,因為員工的工資收入提升了,員工愿意干,狀態好。本身那時候企業也掙錢,只是希望這個企業更健康,把流失率降下來!
很多企業家不懂,到底什么是健康的企業?健康的企業流失率是不能超過15%的,超過15%是有問題的;優質的企業流失率是在10%以內;非常卓越的企業流失率是在5%。
這不是我去講的,在20多年前,是世界上這些先進的國家和企業,他們的科學數據,那我們就按照理解,大致是這樣一個概況。
調整了大張的團隊,他們的管理層見我比見老板都親,因為他感受到信任,感受到被認可,又感受到被幫助,這樣就有感情了!團隊肯定開始慢慢地變化,當月分了以后,直接他們的報表是負報表,財務很著急,但是因為超市掙錢一般都是年底,我說你急什么,慢慢來!
管理層的感覺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每個店衛生也有了更高的提升,管理層會去用心:是不是應該把我們的店做得干凈一點?商品更優化一點?讓顧客更幸福一點呢?
“四方聯采”—南陽萬德隆、信陽西亞的調改分享
調整了大張以后,我就抽時間到萬德隆。當時萬德隆有25家店,一年盈利基本上在600多萬。大部分店非常臟、亂、差,銷售也不好,除了總店還可以。獻忠人也非常好,我去的時候他也沒在家,當時獻忠其實已經不想干了,太累,我就跟他打電話說:“給你調了以后,如果不掙錢,我給你500萬;掙錢的情況下,將來你跟員工分50%,這樣你企業就能健康!”
萬德隆的員工工資從600調到了平均是1000這樣的狀態,低的900,高的1100,因為沒有什么空間,店長從3500調到7000,翻了一倍。我說等到年底了如果好了,給每個管理層包括業務買一臺10萬、20萬的車。我走了以后獻忠回來了,沒等到年底,他就直接給他們買了20臺車,他對人還是非常好。包括西亞工資的調整也是一樣,這樣的調整后,流失率慢慢穩定下來了,我記得跟獻忠說,他當時一個店可能賣一個億,我說這個店將來至少也得賣3個億。他們都不敢想,覺得怎么可能呢!
但是,三年的時間。第一年像大張,到年底盤存的時候凈利潤還是5, 000萬左右;萬德隆也是一樣,分了多少,收獲是多少!等到第三年的時候,就在他所在的城市,跟他的同行、“對手”基本是天地之間的差距,完全不在一個層面。
后來企業正常以后,我建議他們完善自己的系統,能更好地對待員工!但是他們慢慢因為越來越多有錢,第一年5, 000萬、第二年得7, 000萬、8, 000萬、第三年可能凈利潤至少得上億。因為這種傳統習慣,他們可能不會讓錢放在賬上,就去開店……我不喜歡他們開店,因為我覺得還不成熟。前幾年一直控制他們開店,我聽說他們開店就會說他們。到后來,他們偷偷開店,再后來,我也說服不了,就跟他們疏遠了!
因為本身不成熟的情況下,再開很多店會更累,員工也會累!因為離健康的企業還有差距:上班時間長,收入低,專業能力弱……再去開店,那我們不是沒事找事嗎?
再后來,因為他們相對其他企業工資也不錯,市場也不錯,開一家店又掙錢,相對比別的企業對員工好,所以它的發展經營也會好。
掙錢其實是很簡單的。但是,越掙錢,他覺得自己能力越大,有更大的抱負、欲望!看不到當下應該享受的幸福,更看不到未來的危機。
像這些企業若干年以后,如果不停下來,將來如果出問題,可能萬劫不復,幸好現在我們永輝還沒走到那一種地步,還有空間改變,等到將來沒空間改變了,拉不起來了,企業沒了無所謂。老板自己進去了,還說得過去,但是萬一高管還跟著進去,失去自由,那我們內心的精神傷害太大了,我們會有負罪感的,將來我們的生命質量太低了!本身我們也沒有信念,不懂得怎樣對待生命,所以走到彎路的時候,也不會有這種力量來面對這樣一種現狀,更多的是失落!
企業家要熟悉正常做企業的知識,企業家應該具備的素養、具備的能力!如果連這個都不熟悉,當下是辛苦,將來是萬劫不復。
我們真正懂得做企業的企業家很少,都是非常辛苦的狀態。可能是因為我們現在有這個市場,導致有這個機會讓企業具有好的收益,就像淘金一樣,無論有沒有“本事”,只要挖到,就有“致富”的結果,但是,等到金子挖完的時候,滿目瘡痍。
很早以前,我在潼關挖過礦,現在那里的山上到處都是廢窟窿,一片蕭條,包括我們的玉門市,比玉門更“慘烈”的還有一個城市——冷湖,原來的石油城,以前多么的繁榮,現在一片廢墟,現在玉門市基本上1/ 3都是廢墟,將來石油沒了,就變成廢墟了!
不可持續性的發展就導致未來不能主宰在我們自己手里面,我們靠的是社會的資源,而不是靠的能力。
中國的更多的企業家的狀態都是非常辛苦,覺得自己很偉大,企業做了多少億,結果還整天發愁。本身掙錢是為了幸福和快樂,結果掙這么多錢還發愁,是不是有問題!
以前沒錢的時候,想著我們掙錢了,過得好一點,蓋房子,吃好一點,給兒女也蓋上房子,我們會很幸福!
現在有錢了,能蓋好多房子,但是卻越來越發愁了,到底是哪里出問題了?所以我們沒有去思考這些問題。
胖東來跟大家的區別是:我走彎路的時候比你們早。15歲到30歲,坎坎坷坷,經歷“成功”、經歷“失敗”……做事沒有做不好的,都是因為好了以后管控不住自己就跌入深淵了,沒有自己的道德底線,沒有生活的底線。
更可怕的是好多次,命就在“懸崖”邊上,想一想都是后怕的!負債在外一年多不能回家,老婆在家懷孕還不能陪老婆,不能陪孩子,失去自由的生活是非常痛苦的。后來回到許昌,在火車站就對著天說:“如果能讓我還完債,還我自由,我做牛做馬都行!”
這是1994年左右的事情,那時候我們工資一般是100多塊錢,但是我負債是30萬,也想過死,也掙過錢,一年掙過10多萬。我算了算:“如果死了,不值!我的生命就值30萬?如果讓我賣30萬,我肯定不賣,那就繼續接著干!”
也是因為偶然的一次機會開始開店,跟我哥借了1萬塊錢,在這之前沒有選擇開店,我說用五六年的時間還賬。誰知道70平方的店,第一年掙了將近90萬,因為還是對人好!雖然我欠債,但是對員工好,員工的收入當時都是1,000,外面基本都是300。本身我這個性格也是這樣,再大的事,哪怕負債也不能辛苦自己,所以該吃吃、該喝喝、該玩玩!本想著用五六年的時間還完債,結果一年還完了。
第一年還完債剩了50多萬,第二年掙120萬,第三年掙180萬,第三年過完年我的店被燒了,一下子沒錢了,剩了50萬,當時我哥的店又賠160萬,加在一起我就負債110萬。這是1998年,但是我知道一年已經能掙180萬了,根本沒把這個負債當回事。但是當時有購物券,我說:“誰要兌換就給他兌!”這么說了以后,反而他們不來兌了。
后來我就把燒的這個店重新開張,員工整天都陪著我一起,一個多月的時間一個人也不回家。店的前面燒得亂七八糟,滿目創傷,我們在店后面天天打牌,輸了就打屁股,晚上疼得不能躺著睡覺,很幸福,很快樂!我們就等政府給我們批復,讓我們重新裝修。其他我也沒在乎什么,沒感覺到非常痛苦,我覺得就是一心向好的方向!
等到店開了以后,我說:“這個店已經不是屬于我的,是屬于社會的,屬于大家的!”因為錢好還,情不好還!
當時店被火燒了以后,店里邊有一個大娘拉著我說:“孩子,別害怕,可別關,別趴下,如果沒錢了,你大伯我們兩個存了還有2萬多塊錢給你拿來用!”這是一個普通的老百姓,這種事情太多了,其實這就是真誠!
所以我就又提了勁兒,開了分店,為了讓許昌的大街小巷買東西都能方便一點,當年五月一號開業,到年底我們掙了將近600多萬,第二年又開了量販,掙了1,100萬,加起來是1,700萬,第三年我就拿了1,700萬,折合成1,000萬全部給員工分了,分了50%,然后再掙錢,50%分掉。
我記得我們高管第一次分股份的時候,一個人是150萬,抱著錢都不知道往什么地方放,當時150萬是什么概念呢?在許昌10套房子。我第一次買房子的時候,我們高管的房子比我的都好,因為本身是給我自己買的房子,我都讓給他們了,我住的地方是靠近廁所的,他們住的房子是復式的。我對這種面子、榮耀的東西一直是沒有什么感覺,但是對于內部的情感這些東西,跟大家還是有不同區別的。生活當中也心眼小,也會在乎,論心眼小,我比你們心眼小太多了!我是屬馬的,獅子座,性格方面比較外向,其實外強中干,表面很強大,實際內心很軟弱,我知道自己的天性,也知道自己的優點,也知道自己的缺點。
我當時就想再掙錢還完以后,就沒那么多包袱了!那時候團隊都跟著我在店里面,整天我們一起打著玩,不管怎么樣,挺幸福,因為信任!那時候在店里邊,他們剛來第一年,我管他們比他們的父母都嚴,第一年掙的錢,在我們當地能蓋四間房子,當時跟他們規劃就是干三年,因為我對未來一直沒有很大的“期望”:說不定哪天都不干了!
一直到今天,干了將近30年了,一直都是這樣,我經常跟我的團隊說:“如果不喜歡就放下!不干。”這樣大家都自由,最重要的是大家懂得經商的方法,能養活自己,讓自己幸福地生活,有這樣的能力!所以經歷過苦難的人可能你們不知道,我想死也死過好多次,喝藥都喝過兩次,因為感情,所以心眼大了會喝藥嗎?做得在生死邊緣太多了,很多都是不成熟造成的。
當無知的時候,人生太辛苦了!
就像我們這些企業家為了掙錢,在座的基本上在這個行業當中都差不多三十年了,這幾十年的時光本應該輕松、快樂地生活,但我們整天就是操心、奮斗,太對不起生命了!生命跟你是朋友,它跟著你這么受罪,我們尊重它了嗎?我們心里面舒服嗎?要有一顆尊重的心,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很多人為了掙錢沒有一點尊嚴和人格,見誰都是點頭哈腰,有一點事就提心吊膽,掙這個錢真的值得嗎?等到老了的時候總結自己的一生,因為掙錢受盡無數的屈辱,這樣太對不起自己的人格了!
要學會讓自己輕松一點!
像早期已經調整的那幾家企業,調整得無論好壞,起碼生存沒有問題,現在他們也一直在學習和進步,也會關注胖東來的發展方向、文化,我也相信他們會自我修整,避免自己走向不可控的局面。他們只是調整了對人的尊重,對自己的尊重;對員工好,大家愿意干,老板省心,就有更多的時間休閑;老板省心,身體也會健康,生活質量也會提高!
我帶這么多企業調整以后,老板的狀態是變化最大的!
這兩年的時間,整個12家學員企業的變化、行業的變化,包括我們總裁班,這些都是聯商的價值,不是我的價值,因為他們去組織、去找我希望我能去分享,軒松和王填都是通過聯商網的渠道找到我的。
其實從本質上,我對其他企業,誰都不想去接觸,原因是什么?
因為以前改變大張、西亞、萬德隆,最終都不是自己想要的結果,本身是想:讓他們快樂一點,再去影響其他的企業,共同讓社會更美好,自己當老板也輕松。后來又遇見了海盜,我們在一起五年的時間,無數次囑咐他,到最后他比大張更“囂張”。國賢是比較有思想的人,會自我修正;海盜是個單純的人,從小嬌生慣養沒有照顧別人的習慣,一旦出事是要命的!
我們不知道如果不成熟的時候,未來是多么的可怕!
所以我并沒有想過再去跟外面的企業接觸,跟聯商接觸了以后,因為我也是不會拒絕,才有了今天的這種結果。無論怎樣,能分享給這些企業家有好的改變,這些都是無窮的財富!
種子班剛開始還計算:“每個企業50萬的學費,東來哥提多少錢?”如果不是這種善念,別說50萬,即使500萬、5萬個億……多少錢我也不會幫忙,因為我也不缺錢,對錢沒有那么高的欲望,自己掙得夠花了,何必操這個心呢?
是因為龐總他們想要去推動這個行業,想讓胖東來給大家分享,讓這個社會更美好,因為這種善念才觸動了我!
種子班這12家企業,從開始我也不是太喜歡,有的剛上課的時候還不嚴肅,我就更生氣了,但是說要清理他們又不愿意,又一直道歉,我這個性格就是這樣:我在付出真心去分享,你們還不認真,我怎么會愿意呢?
所以那時候我就想領個三五家,誰知道12家都不走,最后我也沒辦法,但是領了以后,12家企業現在變得跟親兄弟一樣,非常富有感情,沒有任何一個組織是這樣一種狀態——是為了美好!一般的組織可能更多是為了利益。
在這個環境當中,大家都感覺到真誠,不會說謊話,因為說謊會覺得自己很丑陋!這12家企業的老板,加上聯商是13家企業,在一起更多是像孩子一樣,很天真,很幸福。
企業的調整是:把賠錢的門店關掉,把團隊的工資漲漲。漲了以后,管理層最開心的是不想讓老板回來。他們原來拿1萬多,現在拿3萬-4萬多,他們也想證明自己的價值,也想多分擔。
原來這些老板的狀態是: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從原來的觀念,轉變到現在的狀態是:相對的悠閑。
也會有反復,過一個多月可能會受環境的影響,比如,發了工資還想要業績。我給他們說:“不要想要業績,慢慢來,反正發了又不賠錢,去成就團隊,讓團隊慢慢地成長。”他們迷茫了就見見我,后來因為這種感情,一個多月不見就會想念,兩年的時間里我陪他們的時間也非常多。
到后期嘉百樂的調整。企業已經是資不抵債,但是我們也有感情了,沒辦法,就幫忙盡一下心意,盡量去調整。因為剛開始調整的時候,他們賬上還有兩千萬,后來一天一個樣。
當時第一年他們給我報的賬是有2個億的資產,第二年說增長不好,我就去查他的賬,核算了以后,2個億變成了2000萬,還算多少有點本錢,有得救是,打個比方,雖然得“癌癥”了,現在還有錢,能拉到醫院去買藥、動手術。但是我們開始“救”的時候,發現這個也是虛的,那個也是虛的,“2千萬”一點一點減少,直到最后變成負資產,那幾天就像坐過山車一樣, 但是我們已經介入了,只能繼續幫忙。
更可怕的是他們連業務團隊也沒有,所有的貨架都是租出去的,如果有團隊,起碼能從業務、賣場、產品等等怎么調整規劃開始做,后來我們只能重新給他“再造組織”。業務部、營運部……所有的部門都要改,這個負擔比胖東來開一個新店要困難太多!因為胖東來開多少家店無非是復制,但是對他們,還需要做老板的工作,要鼓勵他們,話還不能講得太重,擔心他想不開,又要鼓勵、又要哄……
而且他還有7家門店準備要開,我們就把這7家門店停掉,把其他的店能關的立刻關,能賣的立刻賣,一邊調整上饒的幾家店,一邊去處理其他的店。
為期半年的調整時間,胖東來的團隊、12 家學員企業團隊,加在一起最多的時候將近有200人。
當時感覺這么簡單的事情,給他們力量、給他們信心,讓他們相信只要真誠,把商品品質做好,怎么會不好呢!后來發現其實一點也不簡單,因為嘉百樂什么都沒有!我們剛開始還是有點急,方法是直接把產品做10天、20天促銷,讓大家知道現在嘉百樂變了,把營業額調上去以后再穩下來就正常了。誰知道他們以前把人“坑”得太狠了!
培養信任需要時間。以前六七千平方的店一天賣6萬塊錢,通過半年的調整基本上正常了,用了11個月的時間現在基本上增長不錯,按現在的情況,一年掙1000萬,明年2000萬,后年3000萬,基本上就能走出困難,這樣店長的收入也在30萬以上,現在他們的店長見到我跟胖東來的店長見我一樣,很有感情,像一家人一樣。嘉百樂調整之前,員工工資1800,有年紀大的、有殘疾的……別提工作了,能站到那里就算不錯了。所以我覺得像嘉百樂那樣的企業都能調好,何況其他企業!
按道理,如果是資不抵債的情況下,這樣的企業一定要破產,沒必要調整!——因為消耗的精力太大了,不值得,因為所有的精力都是社會的資源。
像你們這些企業都不錯,像當年大張一樣,起碼沒有到資不抵債的狀態,手里邊還多少有一點,但是你們企業現在的這種狀態也是非常危險的,因為沒有核心技術,不懂團隊整個的運作,不知道怎樣成就一個健康、專業的團隊,也更不懂得建設一個健康的賣場和商品運營系統。
現在做得好的就像Costco、ALDI、山姆會員店他們三家,胖東來現在是剛開始往路上走,還差得太遠,但是胖東來對人好,員工的凝聚力和執行力好,雖然商品方面達不到像他們的品質。
Costco、ALDI、山姆會員店的商品品質是——歐盟標準;胖東來的商品品質是——起碼不低于國家標準。能實現生存層面的食品安全保障,還達不到美好生活的品位,胖東來還在往這個方向去改變。
賣場沒問題,團隊也沒有問題,但是專業還需要提升,所以胖東來現在要加快專業的提升,與更多的企業和專業人士,包括跟國際的企業團隊合作,提升胖東來整個的產品品質:從內在的產品規劃、原材料的規劃、包裝設計的規劃、生產流程的規劃,合作廠家品質的規劃……從各方面的規劃,保證胖東來開發的產品是在國家標準和歐盟標準的路上,往這個方向發展。
目前,更多的零售業基本上只是在販賣(進貨、賺差價),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
即使有開發的產品也是找差異化、低價競爭,這樣將來會死得很透。低價產品質量不好,那不是傷害社會、傷害人嗎!但是為了經營,我們根本不去思考這些東西,就像折扣店也要賣好東西,并不是去賣那些品質差的東西。
我們的超市行業為什么不好呢?就是因為商品質量不好,越來越低價,造成嚴重的內卷,讓企業都逼上“死路”,如果不去改變,還會被其他行業替代。
像菜市場、專業店或者其他品質比超市好的,無論哪個行業,只要能讓老百姓放心。國家也提出了高質量發展,所以作為企業家,也要重視這個方向,走在前沿,讓企業從被動走向主動,通過這樣的調整,做一個健康的企業,做輕松的企業家,比什么都重要!
即便企業倒閉,但是很輕松,遠遠比做企業本身更有價值。其實老板輕松,企業也不會倒閉,因為你對下面信任,方法對了,會成為“領袖者”的方式——更多是指導好方向,做好組織、指揮工作;讓各個崗位體現自己的職責和價值。而不是成為“實干家”的做法——所有事情親力親為。
企業是靠團隊來發展,而不是靠經驗。即便是家族企業也要有完善的系統才能感受到幸福,如果只是為了掙錢,員工收入也說得過去,但還是辛苦,這并不是我們所期望的。
員工愿意干,老板會很幸福!一年365天,老板的工作時間應該最多一個月,你是給企業指引方向的,企業的品質、研發的品質、運營的品質、生活的品質、精神的品質……應該做這樣的事情!方法對了,根本不需要那么多時間去工作。
就像胖東來幫扶企業,超市100多個管理層,現在步步高留了40個,來永輝30多個,上饒還留了十幾個,現在家里高層一個都沒了,都是中低層在家里,但是運營很正常,因為有一套完善的科學運營系統!
完善的科學的運營系統是:崗位標準、商品標準、工資收入分配標準、安全標準、生活標準、精神標準等等。不是靠某個人運轉,而是靠系統的執行質量!好的體制讓每個崗位都愿意保證質量,如果不能保證質量會付出非常大的代價。
胖東來的普通員工對待工作,比如在工作態度方面,出現麻痹的狀態,這種代價是非常大的,是直接的經濟損失,一年直接的經濟損失在兩萬五以上,出現第二次可能工作就沒了。降三個月的實習期,每個月只有3000的基本工資,現在正常員工工資是8000, 三個月損失15000,年終的分配取消又是15000,就是3萬,這是最低的代價,所以大家一般不會觸犯,整個團隊的工作質量就會有一個相對的保障。
所以,胖東來不是哪個人非常優秀,是靠整個相對科學的系統去實現。
雖然我們都知道企業應該創造快樂,幸福自己,也成就社會。但我們想把企業做大,精神層面、思想品質、格局、專業如果跟不上,一旦做大,可能20年的時間萬念俱灰;20年的時間,你再交給孩子,他做20年,做到他50歲,企業倒閉,再到負債累累的地步,后面還有幾十年,孩子的未來怎么辦?這樣不是把他害了嗎?這可能是最壞的結果。再好一點的結果是孩子支撐不起,要奮斗,像我們老一代那樣辛苦。你為了發展這個企業,去利用自己、占用自己休假的時間、休閑的時間,這不是讓孩子成了一個工具嗎?哪一條路都是在害孩子,還認為孩子這樣才是偉大的人生。
要理解生命,活得最起碼是輕松的,根據自己能力來發展企業,去駕馭自己能掌控的事情。能背100 斤就背20、30斤,要做讓自己輕松的事情。現在有機會跟大家分享這些,你們如果智慧的情況下,這就是你們生命的轉折點,是無價的。方法對了,你們就開始走向健康,雖然不一定馬上實現,半年、一年的時間轉變得快,是一念之間的。
我接觸這么多人,轉變最快的一個人是種子班一家親的老賈。到他那里的時候種子班基本上已經成立一年了,本身不想帶他們,想著走到他那跟他分享分享,然后把大家的學費退了,各走各的路,因為看著他們心里面也不舒服,都是無知的狀態。大家一直渴望我能過去,而且我沒到的時候他已經分錢了,所以后來我去了以后也是不忍心。
到老賈那里的時候剛好在青海,帶著他們去祁連山轉,沒想到他們當老板這么多年,去玩竟然是人生第一次,他們覺得幸福又刺激,本身那一趟帶他們走的線路也非常精彩,懸崖、暴雪……讓他們第一次真正見識了什么是大自然,什么是遼闊,什么是無邊無際!基本上我每年都至少去兩次,一群狼群在那邊住,我們就住在另一邊,看它們在那邊喝水,當經歷了這個的時候就看到了生命的渺小,看到了城市的人們原來都是工具,像機器一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可能很多人“麻木”地過了一生,缺少了對生命的感知力!
希望大家能明白調整企業太簡單了,兩個小時的時間,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根據財務制定分配方案。
企業現在有病了,就把企業走向健康,再去想掙錢。很多去找我的企業,整個高管團隊年薪都是五六百萬以上,像機器一樣辛苦,到胖東來他們就興奮得不得了,我說你們一年拿 600萬,就減一半,300萬也夠花,這樣能休息的時間不就更多了嗎!但是他們更多的是,老板上班天天可能也得到凌晨 2 點,我們很多老板一般都認為自己非常精力充沛,因為欲望!該睡了就不睡,就認為是精力充沛,實際說不定哪一天就把自己消耗沒了!
我們在座的企業家,有機會能接受到這種好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愿意往這方面去走,我覺得這是一種智慧。這些東西也不是我發明的,是我學習世界上先進的國家,像瑞士、英國、德國……他們的一種做法,我覺得:“他們能做到,我也能做到!”那你們也去想:“他們能做到,我們也能做到!”也能很悠然地生活!
昨天就像跟軒松團隊分享,原來在英國,他住的地方跟總統約翰遜是對面,他買面包跟大家一樣要排隊,上班騎自行車,這樣的狀態多瀟灑!上班了,我去履行自己的職責、使命;下班了,去喝喝酒,輕松快樂,也是自己的權利,這種狀態怎么會不幸福呢?這是自由的生命。
但是我們很多老板,去吃個地攤覺得是不是有點“掉腕”了,把自己架起來,覺得自己身份很“高貴”,但是連起碼的尊重都不懂,怎么懂得愛自己呢!即使你是“老板”,但是人格都是平等的,你尊重員工,員工不但尊重你,還敬愛你,你付出心血成就他們了,也受他們的愛戴了,這樣不是更快樂嗎?老是讓自己標榜得那么嚴肅、高傲、高貴干什么!跟員工都當兄弟姐妹不就行了!
工作是工作,工作質量有問題,該怎么說就怎么說。
生活當中是朋友,是平等的。即使職位不同,但是我們都像戰友一樣,釋放自己身上的能量,創造美好,享受美好。
自己不想做了,放手就行了,“自由高于一切,而不是責任高于一切”。
當有自由的精神的時候,你就懂得善良、懂得愛了,也就懂得責任和使命了,這樣的情況下,對責任和使命的理解:不是為了責任和使命,而是駕馭責任、駕馭使命,成了一個主宰者!
跟大家的分享,理解的時候是無價,你可以失去所有的財富,能換回覺醒,這是智慧。如果達不到,最起碼能理解,往這個方向走,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生命、生活狀態。
心一通,身體就不一樣了!昨天下午,我打羽毛球打了兩個小時,跟我們河南省最好的比賽型的羽毛球選手打,他們都不敢想,我的精力這么大!雖然我技術沒他們好,但是我有方法。好的方法能激起每個人的熱情,陪著我打球的是河南中南部的冠軍,從20 多歲陪著我打已經十年了,我讓他打得最后跟我一樣疲勞。
只有科學的方法,才能實現幸福,實現一個健康的生命;奮斗和努力也是實現不了的!方向、方法要對,所有的目標都能實現。
你們這次來,根據自己的企業調整,不要想再掙錢了,先把企業帶成熟。昨天我知道鄭州有兩家企業,一個是華豫百佳,一個是先鋒超市,工資發得不錯,我就感覺非常幸福,你們就是中國的光了!共同讓鄭州這個市場更美好,但是也不能太累。
我們的賣場是能給這個城市帶來美麗的,商品能給這個城市帶來美好的,是安全的、放心的、有品質的,能讓我們這個城市人民生活更美好!我們的團隊是懂生活的,又能影響我們的城市更加的輕松、愉悅,影響我們的城市更多的企業家都能快樂地去做企業,生活當中多一些悠然,多一些恬靜,多一些浪漫。
這次有這種機會,讓我們的企業做成當地像一束光的企業,照亮自己,溫暖自己,再去溫暖你的城市,溫暖更多的行業,影響更多的人,走向美好,活出美好,這個非常簡單。現在做老板的,掙的錢我覺得基本上夠花了。
第一,凈利率。如果凈利率在1個點以內的企業:說明企業已經非常危險了,已經是不好救了,但是還有得救,所以1個點以內的企業不要再想掙錢了!如果凈利率在1-3個點之間的企業:可以拿出 60%-70%用于調整自己的企業,讓企業達到一個健康的水平。
企業達到健康的水平是什么樣?員工愿意干,管理層愿意干,顧客也信任。
顧客信任,起碼商品質量要有保障,價格要合理,要健康地運營,而不是有心計的運營,不要去做促銷活動,那樣太累!靠自己商品的品質,合理的價格,靠彼此之間的信任來展開運營,這樣就輕松。不要為了掙錢去求著別人,這樣也是對別人的利用。
第二,工資讓團隊愿意干。員工工資按現在的市場行情最低應該是4,000,低于4,000流失率一定會超過15%。把流失率控制下來,不為人發愁,即使有人走,自然有人就來,想進公司的,永遠比想走的要多!
管理層工資按現在市場行情,像店長的工資應該是在30萬,如果達不到這個標準不要想掙錢,哪怕是發2萬/月的工資,到年底掙錢了再給他補一下也行,發點獎金,至少30萬。中層管理按照比例去做就行,處長拿1萬5左右,課長至少得拿8,000,這樣每個層面都愿意干,實現這個,再想掙錢!
實現這個以后,掙了錢30%分給他們也行,最好50%分給他們,這個企業越走越好,自己留50%。這樣我們的員工一般都能實現5,000,在中國目前來說算是天花板級別的,員工肯定是愿意干,而且是自信的!實現這個,企業發展生存不是問題。
第三,最重要的是有這個基礎了,開始往深入提升和完善商品、管理、運營標準系統。
第四,去研發更好的商品。一個品類的規劃,一個自有品牌的規劃,往這個方向走,就開始真正地“上路”了!
“上路”是什么概念?像3000平方的社區店,實現這種健康的銷售,每家門店的銷售額應該是在6-8個億之間,像ALDI一樣,門店不大,銷售額非常大,我們別說6-8個億,能賣到3-5個億也行,能滿足社區老百姓的需求,這就是我們的價值。不去想掙多少錢,是體現了企業的價值。
健康企業的標準在總裁班里也寫出來了。4,000以上的是健康的企業;達到5,500以上或6,000以上的,在行業當中是非常優秀的企業,天花板的企業。像ALDI、Costco、山姆會員店這樣品質的企業,將來中國必須有一批至少三五家這樣優秀的企業,支撐我們社會的一種方向!
如果想輕松,那么就成就我們的團隊,不管怎么樣,我們就走向健康!因為我也沒那么多時間走到每一家企業里,將來有機會路過了,會順便去看看,但是現在這種方式我覺得是最好的:來這里學習怎么調賣場、怎么做分配體制、怎么調商品!如果沒有胖東來的商品,可以優化你們自己的商品,換位思考,把自己當成顧客,你們自己愿意不愿意去買!
像一線品牌要收的費用我們不收了,把價格降下來,不是一樣嗎?這樣我們更簡單地進行交易,越簡單越好,這方面經驗可以跟胖東來的業務對接,看胖東來怎么跟一線品牌去對接,也要跟一線品牌的廠家建議怎樣出臺更合理的政策,政策差異最多在5個點以內。
我們流通行業,市場管控得越好,企業品牌發展得就會越健康!調改的效果——“越快越好,越狠越好”!
就像這次對永輝、步步高的改造,比12家學員企業“下手”更狠,原來是建議他們慢慢調,現在是直接把整個不好的商品全部撤掉,寧缺毋濫!能調的店,工資都漲上去漲,漲了還賠錢的這些店堅決關了!
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漲工資,優化商品,加快自有品牌的轉化。因為永輝在自有品牌方面還是有功底的,像螞蟻商聯把品質提升就行,價格合理,不追求低價,去賣好商品,再對員工好,相信這樣就慢慢改變我們企業的運營狀態了!
你們回去以后,按照這個方向走就行,我的精力還是有限的,還計劃7月能出去玩幾天,因為我不能整天像“奴隸”一樣,你們也是一樣,將來有機會了也要出去玩一玩,讓下面的人來干這些事。
永輝也是一樣:通過產品的調整,甚至將來我們可以聯手,像螞蟻商聯、IGA等等一起去開發好商品。
有競爭的店去優化,有能力了多承擔一點;如果沒這個能力了就不要接,學會放手,把整個市場優化。
首先讓自己的企業做到健康的品質,品質跟上了,再慢慢地起航,最終還是要為國家去釋放自己的智慧,共同走向美好!
估計到5年以后,永輝把門店改造得越來越漂亮,商品品質也好,不見得非常奢華,賣場的設計簡單、有品質;有一部分店在一線城市,奢華的也可以設計一部分,就像在福州可以開幾家漂亮的店,每個店投資個2, 500萬就夠了。
這樣我們也輕松,身邊有好的店,我們就主動撤了,如果身邊他們的店不好,我們把它干好,從內卷當中走出來,讓行業從競爭的態度轉化到戰友,轉化到朋友,往這個方向去發展。
要良性的競爭。像奔馳和寶馬,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我們都活出自己的特點,每個人釋放自己身上的優點,做成一個共同體,去為社會創造美好,這樣自己也樂在其中,彼此欣賞、彼此成就、彼此贊美,彼此感受到這個行業的美好。
包括螞蟻商聯這個組織也是一樣,不要有太大的“野心”,讓更多的企業穩下來,不要開店了!把自己的店都修理到有品質,老板輕松,團隊輕松!這樣的結果,我們也能為我們的國家的幸福奉獻自己身上的智慧和美好的能量!
沒事心非常凈地喝杯咖啡,喝個小酒,打個牌,看個電影,享受應該享受的美好時光,不要為了發展,把自己搞得像機器一樣,要回歸到人性的狀態,起碼對得起我們自己的生命,無愧于自己的生命!
謝謝大家,有哪些講得不妥的情況下大家理解,但我是真誠的,現在你們理解不了,將來相信一定會理解的!我也是盡自己最大的能量和真誠去分享我所明白的一些東西,因為我知道這種方法是無價,因為我是受益的。
這不是我發明的,是我學習的,學習世界上先進的國家、先進的文化,包括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當中倡導的理念。我們這些企業家做好了,來推動我們的國家往更加文明的方向去進步,這樣對我們國家也是有貢獻的,也能為我們的“母親”分擔一些責任!這樣去想的時候,我們的生活質量完全會改變!
當你們真正開始做的時候,最多半年的時間,你們的狀態完全不一樣,每一次這樣的一種溝通都是無價的,是真誠和友誼,是感情,不能用錢來衡量。我們要懂得運用這些好的智慧,讓自己的企業更加幸福和美好!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