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在线视频_正在播放91_精品视频999_成人国产精品视频_wwwjizz欧美_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用戶登錄

沒有賬號?立即注冊

瑞幸咖啡錯過了「殺死」庫迪的最好時機

來源: 36氪 鐘藝璇 楊亞飛 2024-07-25 10:06

來源/36氪

撰文/鐘藝璇 楊亞飛

01

輕敵

2023年初,一位接近瑞幸的人士與郭謹一見面,他們談到了對手。

到底什么是對手?那個時段,瑞幸的答案并不難猜——走出造假陰云、扭虧為盈后,股價4個月內成功翻倍,一度沖破32美元,內外信心大漲,對于這個已經在中國擁有最多門店數的咖啡品牌來說,它要做的,是在營收規模上超越星巴克

對手是堪配角力和超越的另一個自己。在外人眼中克制的郭謹一,罕見露出了自己的野心。“瑞幸的對手只有星巴克。”他說。

他們還談到了陸正耀——郭謹一的前老板、瑞幸前創始人、庫迪幕后組局者——身份很多,卻唯獨不再是對手。在那場對話之外,庫迪的9塊9已經打了半年有余,門店規模突破了2000家。不過這并沒有改變郭謹一的態度。“他說,自己對庫迪足夠清楚,包括產品力和組織,陸正耀已經對瑞幸不會有什么影響。”上述知情人士告訴36氪。

與此同時,陸正耀也坐著火車四處見人。在私下聚會中,他怒斥郭謹一、黎輝(大鉦資本創始合伙人,瑞幸最大股東)們的背叛,表達自己“復仇”的渴望,并且說,自己找到了克敵制勝的方法。

與之對應的,是瑞幸與過往的切割。2022年,大鉦資本牽頭完成了對瑞幸老股東的股權收購,陸正耀和親信徹底出局。瑞幸搬離北京聯想橋也被認為是一個重要標志,這里與陸正耀關系頗深,瑞幸和神州、寶沃在聯想橋的辦公室,曾經共享一套系統。何況兩年來,郭謹一多次在公司內外提到,“除了名字,瑞幸已經是一家全新的公司”。

在更私密的圈子里,這種表達甚至剝去了委婉。某場投資者交流會上,郭謹一意味深長地介紹自己,“我叫郭謹一,謹言慎行的謹,表里如一的一。”

某種程度上,郭謹一的態度是合理合情的。在資本市場和大眾輿論中,彼時的陸正耀都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失信者、失意者。庫迪的神秘資金何來?現金流又能否支撐9.9價格戰?懷疑和惡評長期籠罩著這家公司。

但故事很快出現了反轉。

2022年10月,庫迪發起9塊9后,就像外界經常形容的那樣,“一條鯰魚”,打又費勁,不打就蠻纏,這讓瑞幸陷入搖擺。一位知情人士告訴36氪,早在2023年二季度,郭謹一已經想跟進9塊9,卻被瑞幸真正的話事人,擁有32.4%股權、55.3%投票權的大鉦資本攔下,理由是不利于財務報表,擔心影響瑞幸重新上市。

“那個季度瑞幸的財務數據非常好,管理層還很樂觀,覺得庫迪的威脅沒那么大。”上述人士稱。當時瑞幸應對競爭的最大動作,充其量是要求上游供應商在自己和庫迪之間“有我沒他”。

直至2023年三季度,競爭態勢持續惡化,瑞幸不得不全面跟進9塊9。

但庫迪今非昔比。不到兩年時間,庫迪門店擴張到超6000家,接近星巴克在中國的門店數。人們依然相信陸正耀能帶自己賺錢,許多門店也盈利不錯。

瑞幸則被迫結束了連續兩年盈利的好日子,重回虧損線之下——9塊9價格戰拉低了單杯均價,門店數量的快速增長又進一步放大了虧損效應。2024年一季度瑞幸自營門店利潤率跌至7%,不到去年同期巔峰水平的1/3。其整體營業利潤率更是低至-1%。

“攪屎棍子。”有咖啡行業人士憤怒地評價陸正耀和庫迪。受9塊9影響的不止是瑞幸,連帶著,原本格局趨穩的整個咖啡市場都受到沖擊。

強調“不參戰”的星巴克默默靠發券調低了價格,一家速溶咖啡品牌去年銷售額下滑7成,背靠蜜雪冰城的幸運咖增長停滯,更別說那些成批倒下的線下咖啡店們——有能力參與這場9塊9咖啡大戰、狙擊庫迪的玩家并不多。

9塊9咖啡大戰何時能結束?“如果瑞幸在去年二季度全力狙擊,今天估計沒庫迪什么事了。”一位接近庫迪和瑞幸的行業人士惋惜地對36氪評價道。

回頭來看,那是在一個關鍵決策上的失誤。瑞幸的輕敵,讓它錯過了“殺死”庫迪的最好時機。

36氪制,來源:財報、公開信息

02

眾籌版瑞幸

瑞幸輕敵之際,在小面、舌尖英雄等新項目上連續受挫的陸正耀,決定在咖啡生意上卷土重來。

區別于臺前的隱身,許多人都在私下見過陸正耀——深夜赴一位供應商的局,陸正耀沒吃晚飯,簌簌地就著一桶泡面,坐下就聊,對方抬頭一看,“頭發白了”。還是和供應商見面,他陽了發燒,但應酬依舊持續了接近一個小時。甚至在庫迪早期招商會上,有加盟商見到陸正耀,“錢治亞都沒出現,他來了”。為什么?“臺下的人需要確認庫迪還是他在操盤”。

對比他在瑞幸的日子,今非昔比。從私募股權到IPO,瑞幸在資本層面都是一個極其封閉的小局,全部圍繞陸正耀及其少數朋友展開。他和大鉦資本黎輝、愉悅資本劉二海被視為“鐵三角”——瑞幸起盤時,陸正耀曾自籌了2億美金的啟動資金,隨后是大鉦資本和愉悅資本入局的A輪2億美金。融資效率之高,外界幾乎難以近身。

但這次,陸正耀在美元基金市場名聲已壞,也很難想象美股市場還會接受由一家他帶領的上市公司,傳統的融資之路是走不通了。但是陸正耀又還殘存一點“名聲”,有人相信他還不是完全的騙子,不會做加盟業常見的“快招公司”,他可以換一批拿游說對象拿錢,組一個非常規的局。

“帶資超過5000萬的個人投資者,據我所知就不少于4個。”一位瑞幸前高層告訴36氪。

他們愿意相信陸正耀,原因復雜,又出奇一致——拋開造假丑聞,瑞幸的商業模型在今天被成功驗證。雖然陸正耀的小面、舌尖英雄創業不算成功,但他卻是整個中國市場最懂、也最能復制瑞幸的人。

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庫迪與瑞幸就有著高度重合的基因。

2022年底,庫迪誕生不久,急于擴充人手,不少瑞幸員工都收到了邀請。孫思淼當時還在瑞幸總部工作,他觀察到,庫迪幾乎不計一切代價復制瑞幸的人員體系,準確來說,是搬移。“從區域經理、店長,再到倉庫和物流管理,甚至連送貨司機,都是從瑞幸整套高薪挖過來的。”

陸正耀確實是“挖角”、打動人心的高手。

一位與陸正耀有過接觸的供應商告訴36氪,他曾有機會成為瑞幸某分部供應商,之所以最后選擇庫迪,原因很簡單,陸正耀一開口,就允諾他成為核心供應商。

早期,庫迪從瑞幸大舉挖人,開出的條件也極為誘人。“一個瑞幸的區域經理,去了庫迪就是城市總,從區總到市總,你干不干?”一位從瑞幸跳槽到庫迪的員工對36氪說。

一位接近庫迪的知情者稱,如今庫迪的城市總經理,大多都從瑞幸追隨陸正耀而來,“老陸一句話,就來了”,甚至不惜拒絕瑞幸的期權挽留。

甚至連早期的庫迪加盟商,大批都是曾經想加盟瑞幸、卻找不到門路的人。瑞幸在2023年1月才全面放開加盟,身在上海的加盟商王青青立刻找到瑞幸,卻被告知“我們不在一線城市放”,最后她只能選擇加盟庫迪。

“庫迪抓住了瑞幸在很多地方不放加盟的機會,甚至直接拿走了很多瑞幸意向加盟商的資料和聯系方式。”某位精品咖啡品牌創始人告訴36氪。

他還記得,曾經有庫迪招商人員一年能開出80家庫迪,數據聽起來駭人,談及原因,對方卻相當直白:“不是我有多厲害,而是有現成的(瑞幸)招商資料可以用,光靠地推肯定慢,一個月一家就不錯了。”

業務高度相似,員工相互滲透,甚至還是十分熟稔的前同事,兩家公司間,甚至很難有秘密可言。

孫思淼說,在庫迪和瑞幸之間,以金錢為誘餌收買信息的行為,并不稀奇,“兩邊都安插了不少間諜”。

他還在瑞幸總部時,某天一位已經跳槽去庫迪的前同事,突然發來消息,“你快幫我看看,郭謹一在不在辦公室?”

不提原因,不談細節,只要一個是與否,就能獲得一筆報酬。

有意思的是,孫思淼說,庫迪和瑞幸對“內鬼”的存在心知肚明,卻無可奈何,彼此的人脈相互纏繞,兩家公司只能被動“默許”。

人與人之間的暗流涌動只是局部,真正的知己知彼,是陸正耀團隊對瑞幸體系的熟知。前瑞幸CEO錢治亞曾在一場大會中提到,瑞幸咖啡之所以能夠支撐接近2370家(實時數據)直營門店的增長,核心在于瑞幸擁有一套高效的信息系統。

這也是早期瑞幸區別于其他咖啡品牌的核心能力,即用互聯網的方式做咖啡。那場大會上,錢治亞特別提及了瑞幸對于這套系統的巨大投入,“在開第一家店之前,花了相當長一段時間,數百個工程師來構建信息系統。”

但今天,這套系統被原樣復制到了庫迪的后臺,庫迪加盟商陳明向36氪證實了這一點。他曾經是瑞幸的加盟商之一,如今經營多家庫迪門店。他注意到,庫迪從一開始,其商家版后臺就和瑞幸高度相似。打開庫迪后臺,從賬戶收支、盈利測算,到每個產品的盤盈盤虧,再具體到經營效能、銷售分析以及小時進單量,數據都極為清晰。

“庫迪這套系統,后期又經歷過幾次迭代,對比下來,它現在的數據化能力甚至還要好于瑞幸,畢竟兩家的服務主體不一樣,庫迪對加盟,瑞幸對直營,前者只會比后者更詳細。”陳明說。

這種熟知,甚至為庫迪帶來了某些后發優勢。

庫迪核心供應商何旭,早期接觸陸正耀、錢治亞一行人時發現,庫迪高管團隊在供應商的篩選、合作與管控,以及對供應鏈的認知上,都流露出了極高的專業性和熟悉度,“雖然當時啥也沒有,但你可以把庫迪團隊看作是擁有5000家門店的供應能力的一群人。”

但有一點,是瑞幸和庫迪模式的重要分野:瑞幸生于創業的時代,是美元基金支持的天量資本、高舉高打的直營模式,利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庫迪生于生意的時代,一開局就是個加盟的“眾籌”模式,靠分享利益、一起發財來組局,卻也有其靈活和韌性。

03

9塊9的秘密

而輕敵的瑞幸,卻未嘗重視威脅的迫近。

2022年下半年,庫迪創立前夕,陸正耀和錢治亞親自去拜訪了一位咖啡豆和設備供應商汪海林。那天陸正耀告訴汪海林,中國的未來不止有星巴克和瑞幸,還一定能容得下第三家咖啡品牌。

與外界所盛傳的3年1萬家店不同,汪海林告訴36氪,陸正耀真正的計劃要兇猛得多,“2年,1萬家店”。而上一個中國萬店咖啡品牌瑞幸,完成這個目標用了5年。

回頭復盤,庫迪早期的第一目標、核心策略,是以極快的速度做大規模,其余一切皆可為這個目標讓路。而瘋狂的規模,恰恰成為之后陸正耀控制上下游的最大籌碼,也是這場咖啡大戰的關鍵。

王陽明是庫迪最早一批選址員工,他告訴36氪,庫迪剛成立半年里,領導曾給他下達過“一月一家店”的硬任務。至于開店邏輯,“緊貼瑞幸就好”。在總部,孫思淼也發現,庫迪總部對于選址審核相當寬松,“基本沒有審批,直接通過”。

而庫迪一面世就打出的9.9元低價,看似瘋狂,其實也是快速撐開杯量、打開市場的關鍵。

這個定價策略大殺四方。“以前還有4-9元的幸運咖、15-20元的Manner,20-29元的Tims、代數學家,再往上30+的Seesaw、M stand”,前述精品咖啡創始人告訴36氪,如今其他價位段市場被無限擠壓,“現在,只有9塊9。”

對一家咖啡連鎖品牌來說,定價9塊9到底意味著什么?

瑞幸2020年造假,彼時說服資本市場公司能盈利的杯單價,是11元;一位瑞幸早期加盟商告訴36氪,2021 年他的門店均價是17-18 元;去年四季度,瑞幸尚能勉強維持盈利狀態的杯單價是13元。而庫迪的原料采購成本整體仍高于瑞幸。

這意味著,無論對瑞幸還是庫迪,9.9都是一個貼地飛行、很難掙錢的價格。

這自然和加盟商最初的期望相悖。因此庫迪承諾了三種補貼,并延續至今:開多家店每杯補貼0.5元、貼著瑞幸開的店每杯補貼0.5元-1.5元不等,房租每杯補貼1-2.5元不等。綜合下來,每賣出一杯9塊9的咖啡,加盟商實收會在12塊5左右。

武漢,一家庫迪緊貼著瑞幸門店,兩者距離不超過50米,競爭補貼可達單杯1.5元(圖源受訪對象)

這份補貼的壓力最終落在了陸正耀頭上。庫迪總部的收入來自給加盟商供貨和門店的利潤分成,補貼的本質相當于“總部回吐一部分收入給加盟商”。

為此陸正耀需要更早、更堅決地降低成本。從上游供應鏈,到門店運營,到營銷和總部開支,動作發生在方方面面。

自建工廠也能更省錢。2023年5月起,陸正耀已經在此事奔波。一位參與過庫迪供應鏈基地洽談的知情人士告訴36氪,當時陸正耀在昆山、屏南、馬鞍山、蕪湖四個地點中選擇,“但庫迪的最終訴求只有兩點,一是要快,二是政策要更優惠。”

2023上半年,庫迪門店迅速破3千家,陸正耀第二次找到汪海林,這次對話的主題是降價。“非常非常意外。”他說,在合作之初,陸正耀曾經親口允諾,庫迪的降本動作會在門店超過1萬家后開始。

“正常情況下,一家連鎖品牌在走完創新、食品安全和標準化后,才會進入上游降本環節,大概要經歷5年時間。”汪海林告訴36氪。但庫迪只用了不到半年,便大大提前降本的速度。

另一位庫迪核心庫迪供應商何旭也提到,陸正耀對降本十分迫切。“庫迪和我們簽合同,起初都是3個月一簽,合同每次一到期,就開始重新報價格。庫迪對(降價)這個事,盯得非常緊。”

據何旭觀察,陸正耀相當擅長拿捏尺度,3個月一到就降價,但幅度往往“正好”控制在9折,在庫迪同步增長的規模效應下,“大家算一算,倒也能勉強接受”。

一個細節是,何旭告訴36氪,直到2023年初,庫迪內部承諾的全年目標還是開3500家,沖刺5000家。到了下半年10月份,庫迪的門店已然狂奔至6000家,早已超出預期甚遠。

2023下半年,因為采購價格無法談攏,汪海林與庫迪終止了合作。他同步得知,在3千家門店規模的時候,已經有許多中小供應商主動找到庫迪。只要存在供需關系,以庫迪彼時的規模,不缺愿意為其降價的供應商——用規模許諾,用規模談判、奪取話語權,成為一個完美閉環。

04

瑞幸的反擊

2023年夏天,瑞幸這個中國第一家萬店咖啡品牌終于決定轉過身來,反殺庫迪。

迄今看來,這場遲到的絞殺堪稱瘋狂。跟進9塊9價格戰,使得瑞幸的毛利率短短半年就跌去了27.5%。

來源:瑞幸財報

但只跟進9塊9遠遠不夠。短短半年內,瑞幸還新增了7754家門店——這約等于星巴克入華25年的門店總數,且數字持續增長,到36氪發稿前更超過2萬家。

“這個開店速度放眼全世界的零售企業也是極其罕見的,簡直是殺紅了眼。”一位消費行業投資人感慨。

這些新店不僅開在下沉城市,更有意加密在一二線城市的寫字樓、校園、社區乃至街邊店,目的很簡單,只為提前占據庫迪的點位。

庫迪門店選址經理王陽明記得,當時的點位爭奪已經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我們都知道瑞幸會和庫迪搶位置,后來領導告訴我們,搶不過可以,但是必須炒高瑞幸的房租,不能讓對方好過。”

瑞幸加盟商張超親眼目睹了瑞幸對點位的執念:一家瑞幸直營門店不惜花費接近60萬租金的天價,相隔200米處,庫迪租金一年只要20萬,足足差了40萬,“完全不符合常理”。

不只直營,加盟商也在為瑞幸的加密買單。“去年下半年來,瑞幸如果要加密,區經會提前問加盟商,‘要不要自己主動加密,在500米內再開一家瑞幸’。如果你不加密,這個錢就是其他瑞幸老板掙。”張超說。

現實如此戲謔——加盟商多出一家門店的租金和人力,只為保住原有的杯量。至于那些“被加密”的老門店,據張超觀察,“不少千杯店的銷量直接折半”。

左手搶右手的生意,直接拖累了瑞幸財報中的一項關鍵指標——“同店銷售額”。今年一季度財報披露,這個指標下滑約20%。一位茶飲行業投資人告訴36氪,今年二季度的這項指標更糟。

這頗為諷刺。瑞幸當年更換陸正耀為首的大股東和管理層后,試圖扭虧的第一個關鍵舉措就是大舉關閉經營業績不佳的門店。

但是瑞幸別無選擇。“我們不開,對手就會開。”一位瑞幸內部員工告訴36氪。

瑞幸的加密行動的確讓庫迪失去了潛在的增長空間。今年以來,庫迪的門店數始終維持在6000家水平,還有行業人士觀察,瑞幸“加密”也遏制了庫迪門店的杯量。

那么,瑞幸的反擊能“殺死”庫迪嗎?

相比瑞幸,庫迪還是存在劣勢:采購成本要高一些、品牌形象上要差一些、產品爆款要少一些。

即使陸正耀竭力做大庫迪規模,由于庫迪門店數只有瑞幸的1/3,庫迪的原料采購成本整體仍然高于瑞幸。先后加盟過瑞幸和庫迪的陳明告訴36氪,“比如咖啡豆,瑞幸賣給我是105元每公斤,庫迪就是125元每公斤”。

為保能給門店生意補貼,總部花錢必須小心翼翼、捉襟見肘。

庫迪總部的裁員和降薪已經啟動。庫迪前員工孫思淼說,最早一批裁員出現在2023上半年,和針對上游的降本幾乎同步。隨后庫迪大約經歷了兩輪降薪、三輪組織架構調整。最快的時候,調崗3個月一變。

一位前庫迪員工告訴36氪,今年以來陸正耀給市場部開會傳達的意見是,“不用花太多錢,保證基礎動作配合產品和運營即可”。

此外,庫迪薄弱的產品能力一直被詬病,它似乎始終未能有一款類似“生椰拿鐵”的爆品,足以讓大眾記住。

曾經從事庫迪產品研發的李志林告訴36氪,在產品上新上,庫迪經常畏手畏腳,“怕新品不成功,也怕新品太成功”。

原因就在于,庫迪幾乎1比1復制瑞幸供應商的做法,早期跑得迅速,也間接放大了被對手“二選一”的風險。“庫迪如果一個產品爆了,瑞幸去上游截胡了自己的原材料該怎么辦?”李志林說。

他記得,庫迪在去年曾經執行過一個馬蹄乳項目,當時內部評價頗高,但很快,團隊從一些渠道得知,瑞幸也在觀望這個產品。“馬蹄比較特殊,它的物料供給更多集中在餐飲端,飲品端和餐飲端搶物料本身就不現實,所以留給我們的供給只會更少。如果瑞幸出手,會直接沖擊到庫迪的原材料穩定性。”李志林說。

寧可不上,也不想被瑞幸牽制。馬蹄乳在產品會上停留、猶豫了好幾輪,最終還是沒能得到上線的機會。

缺乏爆款,這是庫迪加盟商們集中不滿的一點:“爆款”產品才能帶來更多的杯量、更高的售價、更好的生意。

但庫迪也一時死不了,一個關鍵點在于,這是一支“螞蟻雄兵”。

05

苦戰何時終結

庫迪的模式,在今年三四月從“總部托管”轉向“加盟商自管”:這是加盟商變重,庫迪變輕的信號。與之對應的,庫迪在裁撤門店運營側人員。

經濟不景氣時,加盟生意受歡迎,一家小店就是一位老板的生計。老板比職業經理人更有動力盯成本,從運營細微處摳利潤。

王青青在上海的第一家庫迪門店就是一例。起初她的門店由庫迪托管,當時僅僅一名店長的工資就接近1萬元(總部定價),疊加上海的高昂社保,成本更高。托管模式下,庫迪老板們甚至決定不了自己的營業時間,“隔壁瑞幸什么時候關門,庫迪就什么時候關門,哪怕根本沒有客人。”

轉為自管后,通過全職+兼職配比,王青青將一家店的月人工總成本控制在1.5萬以內。“9塊9 的模式,一個店長的工資,就決定庫迪到底是生還是死。”她說。

她的另一位朋友有正職工作,在上海寫字樓開了家庫迪,托管模式下門店瀕臨倒閉。“后來她辭職了,自己當店員,一個人干,每個月還能盈利一萬多。”

據36氪調研觀察,庫迪門店目前的經營狀況還不錯。

“4月份,東部某省整體閉店率約在6%,調整中的門店約占20%,正在經歷轉讓或者內部消化,剩下7成以上門店均屬于盈利水平。”一位接近庫迪的知情人士告訴36氪。

該省加盟商陳明目前經營的6家庫迪門店,其中包括3家綠燈店(盈利),2家黃燈店(盈虧平衡)、1家紅燈店(虧損)。

他向36氪打開了今年4月的實時后臺,算了一筆賬——這個月,一家綠燈店的單店杯量達到400杯,單杯材料(含奶、咖啡、包材)成本約為4.5元、人力成本為1.5元-2元,租金單杯在1-1.5元,平均單杯成本在7-8元。售價9.9元,庫迪補貼1.5元,不算折舊,每杯陳明能賺3.5元。也就是說,即便在4月淡季,店均凈利潤能在2萬元左右。

當然,“3綠2黃1紅”的經營表現,既建立在陳明的全力經營上,也建立在庫迪總部的補貼上。

到了今天,瑞幸和庫迪都清楚,9塊9繼續打只會兩敗俱傷。“價格戰對消費者有好處,但對行業影響很壞,長期對消費者的反饋也好不到哪里去。”有消費投資人直言。

9.9不是長久之計。一個只能做價格競爭的市場是乏味的。瑞幸走過的老路也證明了,要靠爆款新品,“生椰拿鐵”、“醬香拿鐵”,才能把打下去的價格再一杯一杯提起來。

不過,休戰也需要一番迂回試探。

一位瑞幸內部人士告訴36氪,“目前瑞幸只有1100家門店左右在繼續維持9塊9”。瑞幸的態度已經頗為明顯,先行收縮陣線,僅僅留下一小部分力量羈留在前線。

一位二級市場分析師對36氪說,經測算瑞幸今年二季度的客單價已經逐步回升。

庫迪也似乎沒打算全力向前。6月中旬,庫迪高管在公開聲明“價格戰打三年”的豪言之后,加了一句“不排除提前結束的可能”。

陸正耀一年半前帶著庫迪項目橫空出世時,這似乎是一個激情上頭的復仇故事,但實際上,這個故事帶著它需要兌現的諾言:支持者們希望庫迪能作為瑞幸的抗衡者,帶大家分一杯羹,如果沒有實實在在的利益支撐,加盟商們難免會“樹倒猢猻散”。面對庫迪這個更分散的局,陸正耀很難像當年在瑞幸時一樣,當一個強控一切的梟雄。

瑞幸也很難再重回它毛利率高達40%的好日子。庫迪之外,蜜雪冰城旗下的幸運咖正在推“6塊6”咖啡。過于豐厚的利潤難免會誘來豺狼的撕咬。在一個微利時代,沒有人會允許一樁低門檻的生意獨自悶聲發財。

應受訪對象要求,文中皆為化名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你可能會喜歡:

回到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 | 33eee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亚洲欧美成人网 | 精品一二区 | 亚洲精品成人在线 | 91大神免费在线观看 | 国产高清免费 |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片|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看国产| 三区中文字幕 | 色黄视频在线观看 | 999精品嫩草久久久久久99 | 亚洲电影免费 | 污污视频网站 | 超碰在线91|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 成人在线高清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福利 | www.麻豆|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白皮肤 | av在线大全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 久久99国产精品 | 欧美视频二区 | 国产精品伦理一区 | 依人99| 成人福利网站 | 激情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 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包黑料 | 天天操天天摸天天干 | 欧美综合国产精品久久丁香 |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高清 | 国产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性色 | 久久久精品网 | 在线日韩| 精品96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