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鴨脖大王,風頭被搶走了
來源/時代財經APP
撰文/張雪梅
如果要尋找最愛吃零食的省份,湖南必定占有一席之地。
從5毛一包的辣條,風靡一時的鹵味鴨脖,到遍布鄉鎮的量販零食店,都有湖南企業的身影。
衛龍、麻辣王子等多個零食品牌創始人均來自有“中國辣條之鄉”稱號的岳陽平江縣;在消費內卷程度極高的長沙,則走出了多個消費品牌,包括勁仔、鹽津鋪子、絕味食品以及零食很忙等。
其中,量販零食賽道的“湘軍”格外引人注目,零食很忙、戴永紅、愛零食、零食優選等多個品牌門店過千。根據聯商網發布的2023年度量販零食連鎖品牌榜單,TOP20品牌中湖南企業占據8席。就連本土新茶飲品牌茶顏悅色也在長沙開出了“硬折扣,量販go”主題店,跨界量販零食賽道。
消費習慣和趨勢的變化下,湖南零食市場的故事似乎也在另起新篇。一方面,以絕味食品等為代表的高定價產品銷量下滑,日子不好過;另一方面,量販零食渠道異軍突起,成為新的風口。
湖南零食真的很忙
在休閑零食行業逾30年的發展史上,湖南企業始終有一席之地。
90年代,外資和臺灣零食品牌開始進入內地,知名零食企業旺旺集團的內地首家公司就落地湖南,旺旺雪餅、仙貝等隨后大賣。
湖南嗜辣的飲食習慣,也推動了新品類的誕生。1998年,3位平江縣農民發明出辣條。據平江縣人民政府網站2021年9月數據顯示,彼時平江的辣條產值已超過全國份額的三分之一,達200億元左右。
同時,湘商作為十大商幫之一,為湖南培育起濃厚的商業氛圍,“民營超市第一股”步步高“休閑零食自主制造第一股”鹽津鋪子均誕生于此。21世紀初的十年,國產休閑零食品牌迅速冒頭,絕味食品、鹽津鋪子、勁仔等多個知名品牌都是在這一時期成立。
2005年,戴文軍在長沙開出絕味鴨脖首店,3年后,絕味食品正式創立。彼時周黑鴨、煌上煌等鹵味企業已初成氣候。但絕味食品以連鎖專賣店形式大量鋪店,后來居上。
2009年,絕味食品門店達到2200余家,兩年后,絕味食品獲得復星集團、九鼎投資約2.27億元A輪融資。2019年,絕味食品門店破萬,成為鹵味行業首家萬店企業。
同樣在2005年,“創二代”張學武接手父親的食品作坊,成立鹽津鋪子。彼時正值沃爾瑪、家樂福等大賣場的黃金時期,張學武確立了“商超主導,經銷跟隨”的渠道模式,鹽津鋪子迅速鋪貨商超。2010年,勁仔食品創始人周勁松發現休閑魚類制品的商機,開發1元裝“勁仔小魚”產品借由商超推向市場。
隨后,淘寶等電商平臺興起,零食市場迎來蓬勃發展時期。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0-2021年中國休閑食品行業市場規模從4100億元增長到11562億元,11年的復合增長率約9.9%。
乘著休閑零食市場迅速擴容的東風,絕味鴨脖、勁仔食品和鹽津鋪子進入發展快車道。2017年前后,零食品牌成為資本賽道炙手可熱的存在,湖南零食品牌們也紛紛上市。
2016年,勁仔食品獲得佳沃集團3億元A輪融資;2017年3月,絕味食品在上交所上市;同年,鹽津鋪子在深交所上市;2020年,勁仔食品上市成為“魚類零食第一股”。
絕味的風頭被搶了
無論是資本市場,還是消費行業,在三年疫情過后,都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今年上半年,絕味食品(603517.SH)實現營收33.40億元,同比下滑9.7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96億元,同比增長22.20%,與2021年上半年5.02億元的歸母凈利相比,仍然處于低點。
其在財報中提及,2024年上半年,行業變化給絕味食品帶來前所未有的經營壓力。截至6月末,絕味食品中國大陸地區門店總數14,969家(不含港澳臺及海外市場),較2023年年末減少981家。
接近企業人士告訴時代財經,絕味食品閉店是基于當下環境作出的舉動,保留人流較多和消費較好區域的門店,可以保持單店營收和加盟商的生存質量,從之前的跑馬圈地到現在的精耕細作,更有利于公司的生存。不過,這似乎并不符合絕味食品創始人戴文軍對“全國門店增長至2.2萬家左右才實現飽和”的預測。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和紅餐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近年來鹵制品行業增速明顯放緩,2018-2023年復合年均增長率為6.42%。而在2013-2018年,休閑鹵制品的復合年均增長率為20%。
在講究消費質價比的當下,鹵味產品的價格偏高,超出了部分消費者的可接受范圍。并且,鹵味產品口味相對單一,缺乏新鮮感和創新性,無法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加上休閑零食、快餐的興起,與鹵味產品形成競爭關系,市場空間被進一步擠壓。
資本市場的表現同樣不容樂觀。9月10日,絕味食品報收12.11元/股,總市值75.07億元,年初至今股價累計下跌超50%。值得一提的是,8月15日,絕味食品公告稱,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公司股價于翌日跌停。此外,煌上煌、周黑鴨等鹵味上市公司的年內跌幅也超過30%。
與絕味食品收縮形成對比的,是現下量販零食品牌正在跑馬圈地。
2023年,湖南企業零食很忙門店突破4000家,其與趙一鳴零食合并后,集團的全國門店2023年營業額合計達200億元。今年6月,兩個品牌全國門店總數突破萬家,成為零食連鎖行業首個萬店企業。
除了頭部的零食很忙,湖南還跑出了不少中腰部量販零食品牌,戴永紅、愛零食、零食優選等門店均過千家。一家飲品品牌的老板告訴時代財經,因零食很忙等頭部玩家已經有同類產品,所以自己今年與零食優選等腰部企業合作,供貨期間,來自量販系統的收入占到公司總收入的10%。
量販渠道門店的迅速擴張,也吸引了休閑零食品牌們,它們亟需通過這個瘋狂爆發的渠道,來尋找銷售增量。
2024年上半年,勁仔食品(003000.SZ)實現營業收入11.30億元,同比增長22.1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3億元,同比增長72.41%。鹽津鋪子(002847.SZ)營業收入24.59億元,同比增長29.8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19億元,同比增長30.00%。
其中,勁仔食品在線下渠道實現29.45%的收入增幅,公司方面對時代財經指出,線下增長強勁,一方面是在流通、現渠等老渠道的深耕;另一方面公司重視新渠道,與零食專營渠道共同成長,上半年已和零食很忙、趙一鳴、老婆大人、糖巢等超100家零食系統30000家門店合作,貢獻了一定的業績增量。
絕味們待轉舵
若要推算時間,量販零食這一新興零食業態的出現,正是發生在傳統休閑零食品牌們得到資本青睞的階段。
2017年,量販零食品牌零食很忙在長沙成立,隨后,戴永紅、愛零食、零食優選等品牌也相繼獲得聲量。
與此同時,終端業態更迭,大賣場遭遇困境,疊加復雜的外部環境,也讓依托商超渠道的零食品牌受到沖擊。
2020-2021年,勁仔食品凈利潤連續兩年下滑;2021年,鹽津鋪子凈利下滑超30%;同時,鹵味品牌們在渠道、場景和產品創新上遇到挑戰,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2022年絕味食品宣布上調產品價格,而當年凈利下滑超70%。
此前一份“為什么鹵味三巨頭賣不動了”的微博投票話題中,36.5萬網友表示鹵味價格越來越貴,讓人難以承受;5.6萬人認為鹵味味道單一,吃膩了;而4.1萬消費者則認為新興鹵味零食不斷涌現,替代性強。
另一頭,在性價比消費趨勢下,量販渠道狂奔,成為資本市場新寵,也讓不少高端定位的品牌被迫轉換打法。2022年底,三只松鼠提出“高端性價比”戰略;去年年底,良品鋪子進行成立以來最大規模降價;鹽津鋪子、勁仔食品等也在進行品類和渠道創新。
在保持原有KA、AB類超市渠道外,鹽津鋪子、勁仔食品重點發展電商、零食量販店等渠道。2023年12月,零食品牌好想你與鹽津鋪子控股分別出資7億元和3.5億元投資零食很忙和趙一鳴零食。
2023年,鹽津鋪子零食量販渠道的收入占比達20%。今年上半年,鹽津鋪子渠道進一步優化,其直營商超渠道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4.41%,而這一數字在2017年為53.57%。
圖源:時代財經攝
除了渠道的迭代外,零食品牌們還“卷”起了產品。今年,勁仔啟動了“123”工程,“1”是目標“三年再造一個勁仔”,“2”是升級品牌化與國際化兩大發展戰略,“3”是打造魚制品、鵪鶉蛋、豆制品三大品類。
眼下仍處于價格爭議中的鹵味行業整體面臨較嚴峻的經營壓力,在消費趨勢的變化下,對擁有眾多門店、相對“重資產”,且受原料價格影響較大的“絕味們”來說,要完成轉身并不容易。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