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投資40億的廈門安踏體育公園敲定
來源/觀點網
撰文/劉子棟
隨著線下門店越建越大,運動品牌巨頭安踏終于決定要做一個真正的商業綜合體。
9月13日消息,安踏集團宣布與廈門五緣體育公園達成合作協議。
據此,安踏集團計劃投資40億元人民幣,打造集營運辦公、創新研發、體育文化體驗于一體的廈門安踏體育公園,預計將融合體育、商業、酒店和辦公等多種功能業態。
同時據悉,安踏集團會將辦公職能部門遷移一部分到這里,并參與設計、投資、運營體育館、游泳館、文化館等功能場館,且可能會推動一個運動商業街區落地,以補足項目片區內的商業配套。
由此,廈門大型城市規劃項目——五緣體育公園最終宣告落地。
資料顯示,該項目位于廈門湖里區五緣灣片區,總占地面積約60.4萬平方米。規劃方案最初起草于2020年,定下“打造國際一流的體育綜合體、建設融入全民健身的城市文體公園、塑造特色鮮明的國際化城市地標”三大目標。
包括“建設集品牌賽事、休閑健身、文化娛樂、商貿服務、互動體驗于一體的利用高效、功能齊全、國際領先的一流體育綜合體。”
但后續由于種種原因,五緣體育公園在超過3年的時間內,建設一直停留在紙面階段,直至目前安踏成為參建方。
從項目定位看,如今升級為“廈門安踏體育公園”的五緣體育公園,具有鮮明的政企合作大型運動綜合項目特征,可以被看作體育綜合體范疇內,“提升型體育中心”類別。
這種項目以當地政府對城市區域規劃需求為核心,主要功能在于為市民提供體育場館場所。但同時也希望起到整合、延伸體育產業鏈的功能,通過引入休閑娛樂、酒店住宿、商務辦公、會議展覽、商業零售等復合業態,形成多元化營收渠道。
在國內外,均已落地不少案例。
例如2014年竣工,占地面積達35萬平方米的新加坡體育城,這是一個體育+商業雙輪驅動大型綜合項目。
新加坡體育城前身是新加坡國家體育場,完成升級改造后,成為擁有體育、休閑娛樂、商業業態的綜合項目,包括一個內嵌型購物中心?KALLANG?WAVE。
另一個突出案例是迪拜的SPORT SOCIETY,這個面積8萬平方米的綜合體,對體育和商業元素進行了靈活融合。項目一層是一個面積巨大的多功能運動場館,第三層則是一個奧特萊市+餐飲的零售空間。
在國內,隨著零售商業競爭加劇,疊加近年來消費者對運動服飾的接受度提升,“體育+”主題成為眾多MALL提升差異化的重要途經,包括寧波中體城、深鐵錦薈廣場、華熙LIVE·五棵松都是較成功的案例。
對于運動品牌巨頭安踏來說,廈門安踏體育公園是對公司線下零售體系的補強。
通過大規模并購構建起龐大的品牌矩陣,逐步成為中國營收最高的運動品牌的同時,“內卷”和“貼身競爭”的焦慮同樣籠罩著安踏。
它需要進一步貼近線下消費者,與更多不同層次擁有不同需求的客戶建立聯系。
過去幾年,安踏對DTC(直面消費者)模式的重視肉眼可見,除加速收編經銷商之外,該公司還著力自建一系列大型線下體驗店、概念店。
據了解,安踏首席執行官徐陽在2023年10月安踏集團投資者日就曾表示,安踏新階段的零售戰略,旨在通過重新梳理渠道和店鋪規劃來加強細分市場的銷售表現,并推出AS特色小店、AES標準店、Elite精英級店鋪、奧運Palace殿堂級門店和奧運Arena競技級旗艦店,5種門店劃分。
同月,安踏首家奧運殿堂級形象店就在北京王府井商圈上線,該類型門店擁有3層空間,零售面積超過500平方米。
按照規劃,安踏將在未來5年內在全國鋪開1000家奧運殿堂級門店,目前則已在武漢、天津、貴陽等城市核心地段落地。
今年五月,安踏全球首家奧運Arena競技級旗艦店在沈陽開業。作為安踏目前最高級別門店,該店是一個獨棟商業體,總面積達2751平方米。
除成系列的門店之外,安踏還在推動一些獨特門店項目落地,包括今年3月在北京開業的ANTA SNEAKERVERSE(安踏作品集)白標球鞋集合店,以及4月在上海開出的安踏0碳使命店。
安踏亦在推動一些類似廈門安踏體育公園這樣,更大資金規模的項目投資。
最早一個項目來自安踏在2018年斥資8.04億元拿下的上海青浦區西虹橋蟠中路北側商業地塊。
該地塊目前正在建設為上海安踏中心,項目總建筑面積14.5萬平方米,為由5棟建筑構成的多功能一體化園區,兼具辦公、零售、酒店和體育運動中心等功能。
另外,安踏在位于泉州晉江的總部,也打造了一個名為“安踏982創動空間”的零售空間。該項目2022年1月開業,定位為動態運動策展式商業,體量在體量3000平方米。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