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談當年為何不愿賣掉格力
出品/時代財經
撰文/郭美婷
圖源/董明珠自媒體微信公眾號
近日,格力電器(000651.SZ)董事長董明珠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談及了格力拒絕被收購的原因。
“我們就是要為中國在發展的過程當中擁有自己的品牌,(所以)我們(不可能)輕易地就把品牌給賣掉了。”董明珠稱,過去看到一些企業因為種種原因被賣掉了,品牌就沒有了。
據了解,2004年美國開利集團曾提出以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57億元)的價格收購格力,為“打動”董明珠,開利集團為她開出 8000 萬元的天價年薪,但均遭到了拒絕。
彼時,格力正處于上升階段。1997年,格力自建“區域銷售公司”模式,被譽為“21世紀經濟領域的全新營銷模式”;2001年,投資2000萬美元、年產空調達50萬臺的格力電器(巴西)有限公司投產,格力實現國際化進程大跨步;2004年,格力并入凌達壓縮機、格力電工、格力新元,拓展產業鏈;同年,格力還迎戰“國美私自降價”事件,奪回了定價自主權;到了2005年,格力家用空調總銷量已經突破1000萬臺,斬獲全球產銷冠軍。
在2005年時,格力實現銷售收入182.48億元,抵抗住了強勢收購的誘惑。到2023年,格力電器實現了營業總收入2050.18億元,同比增長7.82%,創下了公司成立33年以來的最好業績。
開利在當時算是行業內名噪一時的世界500強了,提出的收購方案也足夠具有誘惑力,但格力電器管理層卻不為所動,“收購拉鋸戰”就此“槍響”。其中時任副董事長兼總裁的董明珠的反對聲最為激烈:“中國很難有一個在世界上落地有聲的品牌,格力不能賣!”
收購方見此情形,以為只是“籌碼不夠”,又想了個“曲線收購”的主意:“既然董明珠不愿意賣格力,那我們把這個又有想法又有能力的‘銷售女王’也一起‘挖’過來,豈不是一箭雙雕?”于是他們開始對董明珠各種游說,承諾收購成功后將以上億年薪繼續聘用她做管理層。
但董明珠還是拒絕了。在格力電器的多番苦戰、強烈抵制和各方原因之下,開利的收購計劃“流產”。就在收購風波后的第二年,格力電器獲得國家質檢總局授予空調行業唯一的“世界名牌”稱號,此后數年持續獲得包括世界500強在內的各類國際權威認可,在以技術創新的“金鑰匙”打開中國創造大門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你決定賣了,就已經失敗了,那我們有萬分之一的機會也要爭取,”董明珠表示,這時候爭取的不是個人利益,而是為了整個全局的利益去思考。現在(國內)除了空調以外,其他東西很難在世界上有品牌地位,在空調領域有品牌地位,就是因為格力。
如今20年過去了,2024年格力電器發布半年度報告,實現營業總收入1002.87億元,同比增長0.50%;實現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141.36億元,同比增長11.54%。
從數據來看,格力電器半年度營收和凈利潤不僅實現雙增長,總營收方面還首次突破了1000億元。
綜合自鳳凰網財經、CNMO 科技消息、上觀新聞、人民資訊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