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輝、李佳琦、小楊哥接連被打假,他們錯在哪
出品/電商報Pro
作者/吳昕
01
王海打假風云:董宇輝直播間土豆宣傳問題
隨著雙11購物節的到來,各大電商平臺、商家以及消費者都沉浸在購物的狂歡之中,而打假人也在這個時期變得尤為活躍。
近期,知名打假人王海便針對董宇輝在直播間銷售的土豆提出了質疑。
不久前,王海在社交媒體上發帖稱,董宇輝在木蘭圍場的直播帶貨中,所售的一款土豆被誤導性地宣傳為有機土豆,且售價高達4.58元/斤,這一價格幾乎是普通超市土豆價格的四倍。
王海還提供了直播片段作為證據,片段中董宇輝在帶貨時提到:“這個貴一點的土豆在種植的時候,你打開鏈接下面有詳細的介紹。”通過點擊鏈接,消費者可以看到產品詳情頁上標注著“快發財有機土豆,無化肥、無農藥”的字樣。
王海進一步揭露,雖然與董宇輝合作的供應商鑫達商貿公司確實擁有部分土豆的有機認證,但認證的有機土豆產量僅為32.38噸。然而,在董宇輝的直播中,這款土豆的銷量卻超過了6.6萬單,換算后總量遠超165噸,這顯然與有機土豆的實際產量不符。
圖源:王海微博視頻號
此外,王海還指出,董宇輝在直播中并未直接提及“有機”二字,而是通過引導消費者查看供應商的鏈接來間接宣傳,這種行為被王海視為“虛假宣傳”和“欺騙消費者”。
不過,很快就得到了各方的回應。
對于土豆是否是有機的爭議,與輝同行直播間的客服明確表示他們并沒有宣傳過土豆為有機產品。同時,該款土豆的供應商圍場縣鑫達商貿有限公司也出面回應稱,公司和董宇輝一方都從未宣傳過該土豆是有機產品。
隨后,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也對此事作出了回應。他們表示,已經收到過相關的投訴,并經過核實確認,9月13日和14日與輝同行直播間并未銷售過有機土豆,當時銷售的是無化肥無農藥的土豆。
工作人員還指出,有機土豆通常都有有機碼,且價格較高,大約在49.9元左右,而該直播間也并未宣傳過有機土豆。
對于與輝同行直播間是否涉及虛假宣傳的問題,工作人員表示,在接到投訴后便立即進行了調查。核實時發現商家已經下架了相關產品并進行了更正,且其售賣的價格也遠低于有機土豆的價格。因此,考慮到情節較輕,市場監督管理局并未予以立案。
這場由知名打假人王海引發的質疑,最終似乎只是一場誤會或“烏龍”。
不過,今日王海又和董宇輝杠上了。他在微博上發文稱,“董宇輝與輝同行直播間代言、帶貨的萬邦艾草貼號稱香港研發,但無論是內地還是香港,都沒有所謂的‘香港中科中藥研究院’,純屬忽悠。”
對此曝料,與輝同行客服回復:收到反饋,會記錄。
后續結果如何,我們將持續關注。
02
王海打假風云:辛巴與東方甄選
談到王海,自1995年因一副索尼耳機開始打假生涯以來,他已在這條道路上堅持了29年,有人稱之為“中國打假第一人”。
近年來,他將目光聚焦于電商直播領域,除了上文提到的董宇輝,其他頭部主播如小楊哥、辛巴、李佳琦以及東方甄選等,均未能幸免于他的打假行動。
辛巴是最早受到王海打假影響的主播之一。
2020年11月,王海在微博爆料稱,辛巴及其團隊在快手直播間售賣的“即食燕窩”蛋白質含量為零。這場關于燕窩真假的爭議,最終由辛巴承認夸大宣傳并宣布召回產品、承擔退一賠三責任而告終。
辛巴方因未提及商品真實屬性為風味飲料,存在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行為,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被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處以90萬元行政罰款,燕窩提供方也被罰款200萬元。同時,辛巴個人賬號被快手平臺封停60天,涉事主播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處罰。
而在今年,王海對東方甄選展開了連續五次打假行動。
1月18日,王海指出東方甄選帶貨的“TiQ天萁西梅汁”含有瀉藥成分,與宣傳不符。海關總署隨后提醒消費者暫停飲用并退貨。東方甄選回應稱,該產品為外鏈合作商家產品,已啟動調查程序,并停止售賣。
圖源:海關總署官網
1月22日,王海又質疑金龍魚天賦五常稻花香產品與稻花香2號遺傳相似度低,被判定為不同品種。金龍魚方面則堅稱甄選優質水稻品種生產大米。
進入2月,王海繼續對東方甄選進行打假。他發布視頻稱,東方甄選帶貨的有機富硒玉米存在虛假宣傳問題,產品宣稱有機富硒,實際收到的卻是“有旺”富硒玉米,且富硒含量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此外,他還爆料東方甄選銷售的自營厄瓜多爾南美白蝦隱瞞添加并超量使用蝦藥焦亞硫酸鈉。東方甄選當時回應稱,正在走報警流程,并強調產品原裝進口、符合國家標準。
圖源:@王海微博視頻號截圖
而在315消費者權益日后,王海更是直接點名瘋狂小楊哥和東方甄選兩個直播間銷售過槽頭肉梅菜扣肉產品,且成交量頗高。
東方甄選客服回應稱,這是合作商家的商品,會聯系商家辦理退款。三只羊網絡公司也表示會及時跟進處理反饋問題。
圖源:東方甄選官方號
03
王海打假風波不斷:小楊哥與李佳琦
另外,被王海“打假”次數最多的是小楊哥。
2022年9月,王海發文指出,小楊哥直播間銷售的洗頭水贈品——一款電吹風,屬于沒有強制3C認證的三無產品。他提醒消費者,該吹風機若已購買,可要求退一賠三,因為贈品同樣屬于商品的一部分。
對此,小楊哥本人回應稱,自己并未銷售過該款吹風機(認為贈品不計入銷售范疇)。
同年11月,王海再次發文,揭露小楊哥銷售的金正破壁機和絞肉機存在虛標功率問題。據其拆機檢測,絞肉機號稱功率300W,實際僅為120W;破壁機號稱功率300W,實際也只有105W。
事后,小楊哥雖轉發了相關廠家的聲明,并在店鋪中下架了涉事產品,但并未正面回應產品質疑,也未對選品、上架和銷售流程進行解釋。
今年年初,王海又發布視頻,稱小楊哥帶貨的90萬單五常大米為假貨,并已向相關部門舉報。經王海送檢,小楊哥所帶的大米與稻花香2號對比,遺傳相似度僅為71%,結論為不同品種,存在以次充好行為。
該場直播中,小楊哥僅用3分鐘便帶貨8000單,累計銷量約90萬單。王海指出,大米包裝上標注的GB/T19266為食品安全標準,消費者若購買到該產品,可要求退一賠十,起步價為1000元。
對此,小楊哥在直播間緊急回應,稱整個集團及達人并未銷售過該產品,可能是媒體和消費者搞錯了。另有主播表示,銷售該產品的直播間名為“瘋狂小楊媽—三只羊授權”,雖標注為“三只羊授權”,但實則與三只羊集團無關。
時間來到今年7月,王海再次出手,這次他劍指小楊哥和李佳琦。
7月17日,王海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李佳琦和瘋狂小楊哥使用假鑒定證書銷售假和田玉,欺騙消費者。據其揭露,消費者在瘋狂小楊哥直播間購買的鴛鴦金樓和田玉項鏈及贈品手鏈,附帶的鑒定證書標示的克重完全一致,而實際上手串和項鏈因天然密度和加工精度不同,重量不可能完全一樣。
王海舉報后,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回復稱,已對該出具假鑒定證書的公司做出責令整改及罰款10萬元、沒收違法所得1000元、對相關責任人罰款3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圖源: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消息發酵當晚,美腕公司發布聲明,否認李佳琦直播間銷售假和田玉。聲明中提到,公司對產品進行了嚴格的選品和資質審核,確保產品合法合規。同時,公司對所審資質進行了復審,并聯系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進行送檢,最終得出結論為上播產品符合國家標準。然而,小楊哥方面并未對此事進行回應。
聲明及部分附件報告 圖源:美ONE微博
進入8月,李佳琦繼續遭到了王海的打假。
8月12日,王海發布微博稱,李佳琦直播間售賣的內衣褲清洗液贈品洗衣凝珠檢出非法添加抗菌劑三氯生。資料顯示,三氯生在日化用品中常見,但在我國《化妝品技術規范》中被歸入防腐劑類物質,并有限制使用條件和范圍。目前,暫未找到李佳琦對此事的回應。
圖源:王海微博
一個月后,王海的打假槍口又再次對準了小楊哥。
9月9日,王海發文稱,小楊哥此前售賣的牛肉卷廠家已被市監局處罰。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該廠家銷售的牛肉卷、羊肉卷并非宣稱的“原切”牛羊肉,疑似為合成拼接肉。小楊哥在直播和商品詳情頁面中均宣稱該產品為原切肉,最終銷售約4.3萬單,銷售金額約為387.2萬元。
最終武漢市青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判定,該公司采取不正當手段獲得產品競爭的優勢地位,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第一款的規定,根據相關法律條例,對其罰款50萬元,并責令立即改正違法行為。
次日,王海繼續發文,稱小楊哥在直播間小黃車上展示銷售的一款嬰幼兒面霜涉嫌虛假廣告,2023年2月7日,杭州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濱江)市場監督管理局認定其小黃車掛的商品詳情頁相關宣傳屬于虛假廣告,并處罰款5萬余元。對此,小楊哥方并無回應。
這一系列事件再次提醒我們,電商直播領域仍需加強監管力度,確保產品質量和宣傳的真實性,避免陷入虛假宣傳的陷阱,確保消費者權益不受侵害。同時,消費者也應提高警惕性,理性消費并學會維護自身權益。
04
打假行動:可信與質疑并存
關于王海頻繁“瘋狂”打假各大主播的動因,他曾明確指出,當前主播作為商品銷售的中間環節,不僅賺取了最多的利潤,卻往往承擔了最少的責任。
在王海的視角下,直播間與主播構成了直播帶貨業務的核心,他們掌握著定價權,對消費者的購買決策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主播理應成為承擔首要且最大責任的一方。
不可否認,王海頻繁揭露直播帶貨中的問題,確實讓公眾看到了該領域的亂象,并推動了行業的整改與規范化發展。他的行動如同一面鏡子,倒逼商家和主播進行自查自糾,提升了整個行業的透明度。
然而,打假行動并非全然無懈可擊。它也可能帶來一系列弊端,如誤傷合法商家,損害其聲譽和利益;增加法律訴訟的風險和成本;以及頻繁打假可能對商家信譽和銷售造成負面影響,限制其發展和壯大。
以王海此次“打假”董宇輝為例,事實上,董宇輝在直播及后續宣傳推廣中并未提及“有機”二字。這一點,即便是王海自己也未能挑出錯來。
此外,王海指控董宇輝“雞賊”,涉嫌引導消費者查看供應商的產品鏈接以誤導消費者認為土豆為有機產品,這一說法也顯得站不住腳。因為董宇輝方面并未將“有機”作為宣傳賣點,且主播引導消費者查看產品鏈接在直播間內屬于正常的推介行為,是否涉及主觀誤導難以斷定。
在此情況下,王海的“打假”行為不僅可能損害合法商家的聲譽和利益,還可能降低自身名譽和公眾對其的信任度。
更為嚴重的是,一些打假博主打著打假的旗號,實則為了蹭熱度、故意找茬。這種行為不僅不利于打假行業的健康發展,還可能對直播電商行業造成負面影響,阻礙市場的正常發展。
例如打假網紅“鐵頭”,在享受打假帶來的關注和紅利后,逐漸偏離初心。去年10月底,“鐵頭”聲稱要打假東方甄選,引發熱議。東方甄選對此回應稱,“鐵頭”是假借打假之名,行歪曲事實、惡意維權之實,并果斷發出律師函。律師函一出,“鐵頭”立即道歉。
今年8月,“鐵頭”還因涉嫌敲詐勒索被抓。據了解,他與其他人合謀,以曝黑料為威脅,向某帶貨主播索要數百克黃金,并承諾提供保護。在多次交涉后,該主播向“鐵頭”等人指定賬戶轉賬大額錢款。
圖源:杭州市公安局濱江區分局
說到底,網絡打假的門檻仍然較低,缺乏有效的監管和自律機制。這導致網絡打假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我們期待未來能有更好的方式,既能有效保護消費者權益,又能避免誤傷無辜商家。這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加強監管、提升自律、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