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郵到港”讓港人爆買,驛站員月入1萬6
出品/時代財經APP
作者/林心林
“咩都包郵,包咩都有”“包郵費抵上加抵”……淘寶的巨幅廣告正在席卷香港街頭,各大地鐵站、巴士車上隨處可見。甚至有香港市民把不少地鐵站點稱為“淘寶站”。
自10月淘寶推出“99包郵”活動以來,香港迎來一波購物潮。
疊加“雙十一”促銷,內地發往香港的網購包裹出現增長。銅鑼灣菜鳥香港自提點片區經理王凱稱,“99包郵”后片區單量增長明顯,以銅鑼灣摩理臣山道自提點為例,平時日均包裹量在400-500件,雙十一期間已飆升到600-700件。
不止淘寶,包括京東、拼多多在內的多家電商平臺,均陸續將香港納入“包郵區”。11月2日,拼多多啟動“香港包郵”服務,跨境段運輸費無需商家承擔、改由平臺補貼,由此提升香港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借著這波逆向網購風潮,快遞物流企業也加速布局港島,分撥中心、快遞運營中心、自提點等紛紛落地。
香港地鐵站內巨幅淘寶廣告,時代財經/攝
01
香港變成包郵區,日均包裹翻倍
10月30日,香港元朗天水圍的一家面積100平的菜鳥自提點,香港居民正排著隊伍等著取件。
在自提點倉庫內,不止貨架上擺滿了快遞,地面上也擺放著袋裝的大型包裹。據時代財經觀察,發貨地多為廣州、深圳、東莞等地。
香港天水圍一菜鳥自提點,時代財經/攝
天水圍菜鳥自提點片區經理稱,之前一天要處理300至400票左右的快遞,而“99包郵”活動后單量明顯增加,許多香港消費者會在淘寶上一次性購買多件物品。包郵活動尤其利好一些重量較大的商品,時代財經發現,倉庫中有多袋貓糧商品的包裹,一包重達40斤;此外還有嬰兒車、組裝書柜、咖啡機等物品。
該片區經理還稱,天水圍年輕人較多,網購需求旺盛,到傍晚,取件的人流最大。王凱同樣表示,包郵及“雙十一”對末端物流服務帶來很大的挑戰,一個月之前就已經開始做人員、場地、設備、應急物資的儲備。
銅鑼灣摩理臣山道自提點的一張招聘廣告顯示,菜鳥正在全港范圍招聘驛站店務員、倉務、派貨司機等。其中,驛站店務員負責自提點店鋪日常運作,如包裹上架、幫助客人取件等,平均月薪為港幣15K-16K。
菜鳥集團跨境物流香港站負責人趙怡亮稱,10月1日以后,香港末端站點的包裹量顯著增長,從10月21日已經開始了“雙十一”第一波包裹,11月1日之后是第二波快遞峰值。
包郵到港為何能讓港人“爆買”?
在香港,線下零售長期高度發達,此前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2024年1月至7月,網上銷售額占整體零售額的比例在10%以下。疫情期間,線上購物體量有所增長,但受稅費、郵費、配送周期等問題影響,仍有不少阻礙之處。
在港務工的李莉日常網購頻率較高,平時大多會使用香港土地的電商平臺HKTV mall、SaSa的線上平臺,但品類相對受限;偶爾還會使用內地電商平臺,不過會產生跨境的物流費用。
據李莉了解,香港消費者通過內地平臺購物大多會選擇直郵、集運或者第三方轉運倉的方式,其中直郵速度快但價格偏高、集運費用較低但卻需要等待十幾天,整體物流成本仍較高。一般來說,在內地電商平臺上購物到港,需要支付內地段、跨境段運費,假如選擇配送到家,跨境端的費用可能達到18元的首重價格(1KG),續重也將近9元/KG;選擇自提的話,價格接近折半,但仍舊不菲。
各大內地電商巨頭相繼發起的包郵活動,則解決了香港購物者的后顧之憂。
“買到停不下來。”李莉稱,這次“雙十一”,其在淘寶購買的所有物品都帶有“99包郵”標簽,無需支付運費,“至少便宜了幾百元,很劃算。”
社交平臺上,有消費者直言“包郵購物等于打5-7折”。而據天貓官方戰報顯示,在天貓雙11首輪開賣期間,香港新客規模同比翻倍,部分產品銷量翻倍。
02
物流卷進香港,驛站周末也營業
商流涌向香港,物流也相伴左右。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內地幾大快遞物流企業相繼將香港作為境外的重要拓展地。去年11月,京東物流宣布將在香港開設多個快遞運營中心,實現全環節自營與揀運環節優化;次月,順豐推“深港半日達”服務,以方便香港地區市民在內地電商平臺購物。
今年,物流企業仍在加碼,如順豐延長截單時間、上線順豐同城“SoFast”開展同城即時配送服務;菜鳥正式在香港開通本地快遞服務,面向企業與消費者開放寄遞服務。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1-9月,國際/港澳臺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26.7億件,同比增長24.9%。
港人從內地電商平臺購物的收貨時間顯著縮短。此前,從淘寶購買內地商品到香港需要3-10天的寄送時間,如今平均時效則可以達到3-4天。
這有賴于物流全鏈路的提速。趙怡亮表示,近兩個月菜鳥針對鏈路能力進行快速擴充,目前在內地已經有超過10萬平的集散倉,香港分撥中心面積翻倍,更為重要的是,末端的自提點在一個月內快速增長,截至目前已建設完成擁有1000家自提點(含自提柜)的自提網絡。
在香港,快遞到家需要約20港元起步的“宅配費”,因此大多數消費者會傾向于選擇自提。李莉就表示,其一般會選擇去集貨倉或者其他第三方代收點取網購包裹,不過到其居住地須步行近10分鐘,且營業時間不確定。
趙怡亮對時代財經指出,由于香港消費者工作繁忙、本地物業管理嚴格等原因,消費者有較大的包裹自提需求,因此快速擴張的自提網絡能有效滿足用戶需求,“如今菜鳥在香港300米點柜的覆蓋率已經超過95%。”
香港銅鑼灣某菜鳥自提點,時代財經/攝
但對類似菜鳥這樣的“外來者”來說,快速融入本地市場并爭奪份額并不容易。“進入到新的市場,尤其是來到香港,肯定會面臨非常多的困難。”趙怡亮稱,不同的文化、法規、工作方式和消費習慣,以及如何快速搭建資源、如何比本地友商更有競爭力,都是初期頗受挑戰的問題。
為了快速打入當地市場,菜鳥推動自提點提供周日營業和夜間取件的服務。時代財經在兩家菜鳥自提點均看到,玻璃門上粘貼著營業時間告示,顯示“星期一至日,10:00-21:00,香港公眾假期照常營業”。
趙怡亮指出,以前香港的自提點周六和周日均不營業,一定要有兩天時間休息,包括晚上可能七八點就下班。“但香港消費者很忙碌,因此我們針對這個問題投入資源、建立獎懲機制,慢慢地把站點的服務能力提升起來。”目前,全港有約450個菜鳥自提點實現了周日及夜間營業。不過,快遞在自提點僅可免費存放三天,超時需要收取滯留費,每天10港元。
另據時代財經發現,與內地驛站不同的是,香港菜鳥自取點的包裹取貨區并不對消費者開放,而是根據貨號,讓自提點工作人員幫忙取貨。
不過,如何加大本地化發展,對菜鳥等快遞企業來說還是個挑戰。趙怡亮直言,目前淘寶天貓是在菜鳥香港本地快遞里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客戶之一,服務淘寶鏈路已非常成熟;而未來,菜鳥的能力還要加速向市場開放,包括給本地的商家提供更具性價比的產品和服務,以及讓更多生態站點進入到菜鳥加盟體系中。
以上受訪者李莉為化名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