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佬”捧出一個IPO,迪卡儂供應商上市前分紅6500萬
出品/時代財經
撰文/周嘉寶
圖源/Pexels
當代年輕人“去班味”的方式,除了徒步、露營,還有釣魚。
作為一名“90后”,陳旻(化名)在中部三線城市的事業單位工作,周末和長假約上三五好友去釣魚已經成為生活常態。去深山找野塘,自駕數百公里去沿海城市租艇出海,最近他正醞釀一次長江垂釣。
“大部分的時間和金錢都花在釣魚上,只要天氣允許就去釣。”陳旻說,釣魚成癮是因為它的樂趣完全不亞于開盲盒,“等魚的時候腦子空空,人很放松。但一旦上了魚,狩獵的快感隨之襲來。之后你就想釣上更大的,也想解鎖不同品種的魚。”
隨著釣魚運動升溫,釣友們不惜為釣魚用具瘋狂“氪金” ,“臺釣毀一生,路亞窮三代”的夸張描述開始在釣魚圈流傳開來。
陳旻告訴時代財經,擁有超10根釣竿對于圈內人來說再平常不過。從微物到巨物,從蟲竿到遠投竿,從釣魚椅到推車,都要一應俱全。“釣竿、線、餌都是損耗件。”隨著垂釣方式的進階和釣魚種類的細分,消費也節節攀升。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按零售額算,中國的釣魚用具(釣具和釣魚裝備)市場規模由2018年的234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318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6.3%,預期該市場規模將于2023年至2028年保持7.3%的復合增長率。
釣魚用具市場攀升,也養活了一些以此為主業的企業。隸屬于浙江泰普森控股集團的中國本土釣魚裝備制造商樂欣戶外國際有限公司(簡稱“樂欣戶外”)就在近日啟動了上市進程。
若樂欣戶外成功上市,將成為國內“釣魚第一股”,釣魚的風也將從岸邊吹向資本市場。
男人們的愛好捧出一個IPO,上市前大筆分紅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釣魚用具生產制造國。
雖然并不為人熟知,但樂欣戶外卻是名副其實的行業隱形冠軍。招股書顯示,樂欣戶外在過去多年以OEM和ODM代工為主,國際知名戶外品牌迪卡儂、釣魚用具品牌Rapala VMC、Pure Fishing都是其重要客戶。
魚竿、魚輪、魚線、魚餌、釣魚配件等釣具并不是樂欣戶外的主要優勢產品,釣魚椅和釣魚床、釣魚帳篷、釣魚箱包等釣魚裝備是其優勢強項。在過去多年,樂欣戶外設計制造的鯉魚釣、比賽釣、路亞釣,飛釣及冰釣等多場景、多功能的釣魚裝備,依托迪卡儂等零售品牌銷往全球超40個國家和地區。
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按2023年收入計算,樂欣戶外是全球最大的釣魚裝備制造商,市場份額達20.4%。而在中國釣魚裝備制造商中,樂欣戶外以25.4%的市場份額形成絕對領先優勢,第二名市場份額僅4.9%。
樂欣戶外不是愛釣魚的男人們捧出來的第一個IPO。放眼全球,擁有釣具業務的禧瑪諾、Rapala VMC等公司,早在上個世紀就借力資本市場提升市場份額,并成功進行國際化擴張。而另一個知名釣具品牌Pure Fishing被收購后,目前歸屬于美股上市公司Newell Brands。
全球釣魚用具行業市場規模仍在持續增長。弗若斯特沙利文預計,2023年后全球釣魚用具市場規模將以5.7%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到2028年或達到1819億元。
沖擊國內“釣魚第一股”的樂欣戶外,試圖搶占資本市場的“頭啖湯”。而在沖刺上市前夜,樂欣戶外的代際傳承和分紅動作也備受關注。
這家以傳統代工業務起家的老牌制造企業在資本化的過程中,中心管理權力開始向年輕一代轉移。在遞交招股書之前,樂欣戶外的“95后”二代管理者進入董事會掌權。
招股書顯示,公司創始人、董事長楊寶慶之女LEI YANG為加拿大籍,在2019年就已加入公司。今年10月,LEI YANG正式成為公司執行董事,并任樂欣戶外總經理,負責樂欣戶外執行整體戰略、業務發展及管理。楊寶慶則為非執行董事,為公司發展提供戰略意見。
除此之外,樂欣戶外在IPO前夕的一項股息分派計劃也引起市場關注。招股書顯示,今年9月,浙江樂欣戶外用品向浙江泰普森實業分派現金股息6500萬元。而這一筆大額分紅相當于公司2024財年(2023年7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的利潤。
大客戶訂單下滑,代工模式仍有困境
然而,高度依賴代工模式的樂欣戶外正面臨業績下滑的困境。
招股書顯示,2022財年(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至2024財年,樂欣戶外營收從9.08 億元降至5.12億元,年內利潤從1.02億元降至0.62 億元。
針對收入的下滑,樂欣戶外解釋道:“2022年釣魚活動的低社交互動符合公共衛生事件期間消費者的偏好,使得消費者對釣魚的熱情提升,進而帶動公司銷售額快速增長。而2023年及2024年,隨著公共衛生事件逐漸消退,人們恢復規律的日常生活,其他可選娛樂活動增加,導致釣魚的消費者減少,公司銷售隨之放緩。”
樂欣戶外的營收下滑與大客戶依賴癥不無關系。數據顯示,2022財年至2024財年,樂欣戶外來自前五大客戶的收入約為5.53億元、3.60億元、2.97億元,分別占同期總收入的60.8%、57.8%及58.1%。
以美國企業客戶A為例,樂欣戶外與該客戶從2015年開始合作,主要為其提供戶外產品。2022財年,客戶A為樂欣戶外的第一大客戶,為樂欣戶外貢獻年收入達1.37億元,占當年總收入比重的15.1%;到了2024年,客戶A為樂欣戶外的貢獻收入僅有0.43億元,占比下滑至8.4%,成為公司第四大客戶。
事實上,樂欣戶外也早已看到代工業務的局限性。一方面,樂欣戶外開始擴充內部生產及減少外協生產成本,提升生產效率,以提高毛利率水平;另一方面,公司開始涉足OBM自有品牌管理業務。
在2017年,樂欣戶外收購了英國鯉魚垂釣品牌Solar。經過數年消化與發展,2022財年至2024財年,以Solar品牌為主的OBM業務收入從3550萬元增至4060萬元。在公司銷售大幅下滑的背景下,OBM業務占比仍不足公司總收入的10%。
公司在招股書中提及了多項融資用途及未來計劃,包括Solar品牌在歐洲市場的進一步開發及推廣,開發迎合中國及亞太地區市場的釣魚裝備品牌,以及收購或投資與現有產品組合互補的魚竿、漁輪等釣具品牌。另外,樂欣戶外的融資還將用于建設全球釣魚用具創新中心和提升數字化能力及升級生產設施等。
同時,增長中的中國市場成為樂欣戶外必須要抓住的重要機會。
一個明顯的趨勢是,近兩年釣魚不單單是中年男人的“快樂天堂”,女性與青少年群體開始加入這一傳統的休閑運動賽道。據多家媒體援引中國釣魚運動協會統計數據,中國釣魚人群總人數約為1.4億。18歲至44歲的釣者人數占比達56%,而18歲以下的釣者人數占比已經超過1/10。
“釣魚活動的進入門檻低,且有很強的社交屬性,故吸引了大量年輕人,在中國此趨勢尤其明顯。新參與者數目上升也帶動了對釣魚裝備的需求增加。隨著個人從新手進步為經驗豐富的釣魚人,其對釣魚用具的需求也相應改變。歐美消費者對釣魚用具的專業標準較高,而中國仍有龐大的市場有待開發。”樂欣戶外在招股書中提及。
時代財經就公司業務轉型、業績下滑、分紅等問題發送采訪函致樂欣戶外,但截至發稿,未獲對方回復。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