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食浪潮下,肯德基Kpro為何“叫好不叫座”?
出品/氫消費
作者/李佳蔓
2023年全年,我國市場上,輕食已成為年輕人餐桌上的“常客”。數據顯示,75.8%的消費者每周至少吃一次輕食,更有4.4%的消費者將其視為日常飲食的一部分。
這一數據背后,是人們對健康生活的渴望和對便捷、健康飲食的追求。
01
肯德基Kpro能否打破“魔咒”?
面對輕食市場的巨大誘惑,肯德基這位快餐界的“老將”也按捺不住,早在2017年便推出了子品牌Kpro,正式入局輕食市場。
2024年,肯德基更是加大力度,在上海、廣州、深圳、北京等一線城市開出了新模式的KPRO餐廳,試圖以全新的面貌和理念,征服消費者的胃。
KPRO餐廳,一抹綠色映入眼簾。從裝修風格到產品菜單,處處透露著健康與活力。綠色為主色調的裝修,讓人仿佛置身于自然之中;而“能量輕食”的定位,更是直擊減脂人群的痛點。
例如,在北京環球影城,Kpro的門店更是成為了網紅打卡地。綠色的肯德基爺爺形象,仿佛也在訴說著品牌的“綠色”轉型。而豐富的菜品選擇,更是滿足了消費者對健康飲食的多元化需求。牛油果帕尼尼、沙拉能量碗、羽衣甘藍酸奶昔……這些菜品不僅口感豐富,而且營養均衡,讓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健康的力量。
此外,Kpro在社交媒體上的營銷也頗具特色。精美的圖片、有趣的視頻,吸引了大量消費者的關注。這種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讓Kpro在短時間內迅速提升了知名度。
Kpro轉型之路并非一帆風順。
首當其沖的便是價格問題。29-50元的價格區間,看似合理,卻也在市場上引發了不少爭議。
消費者對其價格的吐槽卻層出不窮。偏貴且難吃,成為了消費者心中的“痛”。
這不禁讓人思考,輕食市場是否真的如此“難啃”?
其次,選址策略上的失誤也讓Kpro陷入了困境。
多店貼著肯德基開,或選址邏輯與肯德基類似,導致周邊多是人均消費三十元以下的品牌。這種選址方式,雖然看似能夠借助肯德基的客流量,但實際上卻難以將肯德基的消費人群轉化為Kpro的忠實顧客。
因為高價低端品牌產品的定位,違背了消費者的消費邏輯。就像小米等品牌高端化營銷難以扭轉消費者對其性價比的認知一樣,品牌延展不應跨認知。
最后,與肯德基新店速度的巨大差距也讓人擔憂。Kpro七年僅開九家店,而肯德基每年卻能夠開設兩百多家新店。
Kpro的出現,無疑為肯德基帶來了新的可能,今后Kpro能否成功“破圈”,成為輕食市場的佼佼者?
02
輕食市場“群雄逐鹿”,誰能問鼎“輕食之王”?
要看“Kpro未來路”,就看“已存在”輕食品牌憑啥脫穎而出?健康、高端、特色,輕食市場三足鼎立,Kpro要站哪隊?
(一)輕食健康類品牌:專業與豐富并重
my輕食沙拉,作為國內輕體餐概念的先行者,它憑借專業的產品定位和豐富的產品線,在輕食市場中占據了一席之地。年輕時尚、注重健康的消費群體,是它的忠實擁躉。
凱撒沙拉,則以低油低脂的自有工藝和科學搭配,贏得了忙碌年輕人的喜愛。
蔬卡SUPERCADO,強調健康飲食的同時,也不忘美味與低卡的結合。
Mrsalad 沙拉先生,由營養師創立,自然注重營養均衡和低卡路里。它不僅適合各年齡段的健康追求者,還能提供專業的營養知識和個性化的飲食建議。
(二)有機高端類品牌:品質與服務的雙重保障
FO鮮機,作為深圳健身私教首推的有機沙拉品牌,它主打高端有機食材,提供專業有機輕食沙拉及配套服務。
(三)特色主題類品牌:獨特與多樣并存
明躍農家菜,雖然與輕食市場的定位有所不同,但它卻憑借其獨特的主題和口味,吸引了不少消費者。懷舊 50、60年代媽媽在灶臺上做飯的味道,讓人們在品嘗家鄉菜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那份濃濃的鄉愁。
嘉悅沙拉先生,雖然名字與Mrsalad沙拉先生相似,但它卻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提供多樣化的輕食餐飲,適合不同需求的消費者。在這里,無論是想要減脂還是增肌,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
在這場“群雄逐鹿”的戰爭中,誰能最終問鼎“輕食之王”?
03
“共享股東八元裂變”!
在輕食市場的浪潮中,創新玩法也是層出不窮,Kpro前來抄作業。
其中“共享股東八元裂變”更是讓人眼前一亮。上海某連鎖輕食店憑借這一玩法,在短短三個月內便實現了一萬個顧客充值會員的壯舉,每日訂單量更是高達五百左右。
這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商業邏輯?
這一玩法的核心,在于將進店顧客轉變為股東,通過小程序后臺開啟共享股東功能,讓顧客支付16元即可成為股東。成為股東后,顧客不僅當即獲贈16元招牌輕食沙拉回本,還能生成專屬店鋪二維碼。
通過轉發二維碼,被掃碼者進入小程序后,轉發者可鎖定該顧客,其后續到店消費,轉發者便能獲得提成獎勵。而被掃碼者進入小程序,也能立即獲得大額優惠券,刺激其進行消費。
這一玩法的成功,不僅在于其創新的商業模式,更在于其強大的裂變效應。通過共享股東的方式,將顧客轉化為品牌的傳播者和推廣者,讓每一位顧客都成為品牌的“銷售員”。
營銷看似“老套”,但是“吃輕食”,比之其他裂變,“吃輕食”能讓分享的人產生高貴感。
04
潛力or挑戰?
感覺上,一方面,“輕食市場”的大增長似乎成為了不可逆轉的趨勢。另一方面,輕食市場也面臨,消費者認知度低、競爭激烈、供應鏈管理難度大等問題。
其中,“輕食市場”的大增長究竟是不是偽命題呢?
答案顯然不是。隨著消費者對健康飲食的日益重視,以及輕食品牌不斷創新和優化產品,輕食市場仍然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面對萬億級的風口,餐飲企業又該如何抓住輕食的機遇呢?
首先,要明確目標客戶群體。
像一些品牌就將目標客戶群體主要分為兩類:
一類是已經患有糖尿病、肥胖癥等慢性疾病的患者,他們對低碳飲食有迫切的需求;
另一類是關注健康“享瘦”生活方式人群,他們追求高品質的生活,愿意嘗試新的飲食理念。
“輕食店”可以制定有效的營銷與推廣策略:例如內容營銷、社群營銷、聯合推廣等。
一是,通過創作高質量的健康科普文章、視頻等內容,向客戶傳遞低碳飲食的理念和好處;
通過建立自己的低碳飲食社群,將客戶和潛在客戶聚集在一起,增加客戶的活躍度和忠誠度;
最后可以通過與醫療機構、健身中心、健康管理機構等建立合作關系,進行聯合推廣,擴大品牌的影響力。
結語
輕食市場潛力無限?還是泡沫一場?抓住輕食風口,餐飲企業如何實現彎道超車?
答案就是“輕食不難,用傳統營銷內核,新做一次輕食”。顧客還是那些顧客,只是“時代變了,不缺好吃的了,所以思考也變了”。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