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縮水近90%,九毛九遭遇翻臺率與客單價“雙殺”
出品/Brandi品創(chuàng)
作者/Bale
iBrandi品創(chuàng)獲悉,3月10日,餐飲巨頭九毛九(09922.HK)發(fā)布盈利預警公告。
公告指出,預計2024財年收入約60.73億元,較2023財年的59.86億元有所增長;預計凈利潤將不少于0.5億元,較2023財年的4.535億元大幅下滑。這也意味著,2024年九毛九的利潤要縮水近90%。
01
利潤縮水近90%
九毛九的翻臺率與客單價“雙殺”
公告進一步指出,公司盈利下滑的原因有:餐飲市場競爭加劇,集團餐廳的同店表現(xiàn)下跌;部分餐廳關閉及表現(xiàn)不佳導致的一次性損失不超過1.35億元等等。
眾所周知,九毛九的“大爆品”是其旗下的太二酸菜魚。作為九毛九最大的收入來源,太二酸菜魚的表現(xiàn)也基本決定著九毛九的業(yè)績。
但太二酸菜魚正在被翻臺率與客單價雙殺:截至去年12月底,太二酸菜魚同店日均銷售額下滑近25%;翻臺率從2023年上半年的4.3降至去年Q4季度的3.0(內地),自2019年以來最低水平。
事實上,不只是太二酸菜魚的客單價在下降,在去年餐飲市場“價格戰(zhàn)”這一主旋律下,九毛九旗下的慫火鍋也在24年上半年官宣降價。其一度喊出了“鍋底8元起,葷菜9.9元起、素菜6.6元起、燜飯6元任吃”等口號,鍋底降幅在2—4元、葷菜的降幅在3—14元、奶茶飲品等價格從18元下調至13.8元,降低了4.2元。
只不過,對于九毛九來講,太二才是九毛九的業(yè)績命脈。
24年7月,在九毛九的半年業(yè)績預告中,其便已經指出,凈利潤預計將下跌近70%。作為九毛九旗下主力品牌的太二酸菜魚,客單價降至69元,是公司上市以來該品牌客單價首次跌到60元價格段,回到了7年前的價格水平。
但客單價的降低,依舊沒有帶來翻臺率的提升。2024年第二季度,其自營太二餐廳的翻臺率為3.6次/天、慫火鍋為2.8次/天。對比2023年,太二餐廳翻臺率4.1次/天、慫火鍋3.6次/天,兩個主力品牌翻臺率均呈現(xiàn)下滑態(tài)勢。
九毛九,或者說是太二,正在經歷著翻臺率與客單價的“雙殺”。
實際上,太二酸菜魚的成長軌跡,也像極了那些“網紅新消費品牌”——從驕傲“狂飆”到低調“認慫”。
2015年,九毛九開設了太二酸菜魚的第一家餐廳。彼時,其堅持酸菜魚只有一種味道且不能選擇魚的種類,也無法進行辣度調整。以及不外賣,不促銷,超過4人不接待,不拼桌,不加位。
再加之打著“酸菜比魚好吃”的這一句口號,太二酸菜魚做了很長一段時間用戶心中的香餑餑。疫情前的2019年上半年,太二的人均消費達到75元;翻臺率4.9次,甚至高于海底撈同期的4.8次。
2020年,太二酸菜魚營收19.62億元,占集團營收72.3%,同比增長109%。
2021年,在高速擴張下,其營收同樣迎來增長,太二酸菜魚營收32.15億元,同比增長46%,門店擴張至350家(新增117家)。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太二酸菜魚2021年憑借擴張帶來了營收增長,但隱患也初顯。比如,其翻臺率降至3.4次/天(較2018年峰值4.9次跌30%)。單店營收也從2020年的842萬元降至778萬元,低線城市門店日均銷售額僅1.2萬元(盈虧平衡點1.5萬元)。
iBrandi品創(chuàng)記得,直到2021、2022年左右,北京CBD某一商場的太二酸菜魚,工作日中午都依舊有排隊的情況,當然,如今那家門店已經不復存在,換成了其他餐飲品牌。
轉折點也就出現(xiàn)在2022年。
2022年,太二酸菜魚營收為31.08億元,占集團比77.6%。同比僅增58.2%(2021年基數調整后實際增速18%),首次出現(xiàn)“增收不增利”的情況,經營利潤率從23.1%降至21.3%。翻臺率低到2.6次/天。
與此同時,太二酸菜魚在2022年,三四線城市閉店率達12%,單店模型首次惡化。
02
垂直一時火
但也只能火一時
業(yè)績的變臉,也暴露了九毛九以及餐飲連鎖擴張的深層矛盾。隨著品類紅利見頂以及市場競爭加劇,太二酸菜魚同樣能逃過面臨“網紅”變“長紅”這一問題。
最初,太二酸菜魚選中了酸菜魚這一垂直賽道,但這條賽道的差異化并沒有那么大,或是說產品差異化并沒有那么大。
尤其是,“過于聚焦”之前是賣點,但隨著發(fā)展,聚焦“老壇子酸菜魚”單品,SKU壓縮至20個以內,這種特殊的布局方式卻成了“頑疾”。直到24年,太二才上市了不辣的酸菜魚,以及將一些其他不辣的產品陸續(xù)會推向市場。
酸菜魚本質也有著“強單品弱品類”的屬性,標準化之下更容易同質化。騰訊一組數據指出,2024年酸菜魚新品迭代率僅18%。
此外,據紅餐產業(yè)研究院、魚你在一起聯(lián)合發(fā)布的《酸菜魚品類發(fā)展報告2023》,截至2023年11月,全國在營酸菜魚門店數量已達5.2萬家。2016年,這個數字大概是1.3萬家。
同質化、易復制,選擇少,再加之價格并不低以及線上預制菜的沖擊,“嘗鮮”之后,留給太二酸菜魚的就是“過氣”。垂直賽道能火一時,但也只能火一時。
其次,就消費人群覆蓋層面來講。顯而易見,太二酸菜魚想要賺的更多是年輕人的錢。但如果你想糊弄他們,他們也會立刻選擇下桌。
一方面,年輕人可以接受高價,但不能是“虛高”,要貨真價實。2023年315,據北京商報報道,20家餐廳被曝光“酸菜魚不是活魚現(xiàn)殺”,其中就有太二酸菜魚。盡管太二酸菜魚否認使用預制菜,但由于其高標準化流程,仍被不少消費者質疑是預制菜。
另一方面,隨著近兩年餐飲市場價格戰(zhàn)的愈演愈烈,太二酸菜魚的口碑也受到了影響,質量和服務似乎也在大打折扣。
在社交平臺上,太二酸菜魚的份量變少、服務變差都成了消費者吐槽的內容。一位小紅書網友就曾表示,150元的雙人餐,魚肉吃了幾口就沒了。
公開數據指出,酸菜魚賽道2020-2022年門店數增長210%,即使在加速開店并開放了加盟,但太二市占率從18%降至9%,同質化導致客群流失。尤其是,其Z世代占比從65%降至42%。
23年,太二酸菜魚用了一場6小時破億的直播活躍了一把,但其彼時的線下復購率僅為35%,2020年,這個數字是52%。以及,其會員活躍度下降19%。
年輕消費者最大的優(yōu)點是容易被吸引,最大的弱點也是容易被吸引,誰叫他們聰明又理性。
第三,正如上文所說,太二酸菜魚是個“網紅品牌”,因此,營銷那套也沒少玩兒,這也是加速其出圈爆火的秘籍之一。
但當市場與用戶回歸理性,尤其對于餐飲品牌來講,會營銷的意義真的沒那么大。
于是,調整在近兩年隨之而來。
九毛九的重心依舊在太二,但就產品層面,太二目前也已經先后推出不辣的酸菜魚和不辣的菜品;針對兒童,太二酸菜魚推出了9.9元的兒童套餐。并取消了“不加座”“超四人不接待”等店規(guī),以及開放了加盟。
24年,太二酸菜魚還宣布在廣州、深圳、上海和廈門四座城市開設專供外賣的“衛(wèi)星店”門店。與海底撈此前開出的“衛(wèi)星店”一樣,太二酸菜魚這幾家新開的門店的整體面積較小,相當于外賣檔口,不設置堂食,并且推出了比客單價更低的單、雙人套餐,售價大概在35-50元。
03
結語
2018年,在接受紅餐網采訪的時候,九毛九董事會主席管毅宏解釋太二酸菜魚的底層邏輯時稱,“以前我們總是想讓所有人都滿意,讓所有人都喜歡,現(xiàn)在這個時代很難,不要貪大求全,要在一個點上突破,把自己做好,一定會有人喜歡你的。”
在隨著消費低迷,餐飲行業(yè)不斷內卷,“做一類人的生意”顯然支撐不起太二,以及九毛九的健康發(fā)展。
此前,對于24年上半年的成績,管毅宏在電話會上致歉并表示,“我們做的確實不好,對市場失去了感覺,應對措施也出現(xiàn)失誤,導致今年上半年業(yè)績直線下滑。那怎么辦?其實很簡單,只要團隊穩(wěn)定,大家擰成一股勁兒,找到一個正確的方向,(好的)結果一定會出現(xiàn)。”
如今,產品布局以及運營模式方面,太二都開始了求變,但這種“低價策略+加盟+擴大消費群體”的策略成效如何,還需要時間的檢驗。
發(fā)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