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毅的派特鮮生融資創新高,背后資本邏輯揭秘
出品/聯商專欄
撰文/映山紅
編輯/娜娜
最近,由盒馬創始人侯毅創辦的寵物食品新零售品牌派特鮮生(Pet&Fresh)宣布完成25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8億元)天使輪融資,資金將用于供應鏈升級、門店擴張及大數據產品定制。
公開信息顯示,派特鮮生在2024年年底創立,股權結構上由創始人侯毅占股51%,寵物用品制造商耐威克創始人黃華隆占股49%。本輪融資投資方正是黃華隆。
據悉,耐威克是一家創立于2007年的公司,產品涵蓋貓狗糧、寵物用品和保健品等,擁有寵物食品研發中心和工廠,是派特鮮生的供應商之一。據了解,黃華隆與侯毅并不是首次牽手合作,早在2021年,耐威克就跟盒馬合作開設全球首家寵物餐廳,探索“寵物+新零售”模式。
這一事件不僅引發資本圈關注,更標志著寵物賽道從“小而美”向“規�;铝闶邸钡能S遷。而融資額之所以能遠超同類企業,創下中國寵物行業天使輪融資規模新高,背后邏輯直指創始人侯毅的行業號召力與寵物鮮食賽道的爆發潛力。
一、香港公司控股,派特鮮生有何盤算?
根據企查查和天眼查的最新信息,派特鮮生的股東結構在2025年4月發生了重要調整。上海派特鮮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內地運營實體)的股東已由創始人侯毅、耐威克創始人黃華隆兩位自然人,變更為派特鮮生(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全資持股。這意味著香港公司成為內地實體的唯一股東,形成了典型的“香港母公司控股內地子公司”架構。而選擇香港注冊并由香港公司100%控股內地子公司的核心優勢主要有:
1、稅務優化與跨境資本運作
香港實行低稅率政策,企業所得稅僅為16.5%(中國內地企業的標準企業所得稅率為25%),且采用“地域來源征稅”原則,僅對源自香港的利潤征稅。通過香港控股內地公司,可合理規劃利潤分配路徑,例如將部分利潤留存香港以降低整體稅負。此外,香港與內地簽署的《避免雙重征稅安排》進一步減少跨境交易的稅務成本。這種結構尤其適合計劃拓展海外市場或進行跨境投資的企業,資金可通過香港自由調配,不受外匯管制限制。
2、法律體系與國際信任背書
香港的普通法體系與國際接軌,商業合同執行效率高,知識產權保護完善,為企業提供了穩定的法律環境。作為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香港的國際信譽度高,以香港公司名義開展業務或融資更容易獲得國際投資者認可。例如,派特鮮生若未來計劃引入海外資本或赴港上市,香港控股架構可簡化流程并降低合規成本。
3、品牌國際化與市場拓展
香港作為國際商業樞紐,注冊地本身即具有品牌溢價效應。派特鮮生通過香港公司控股,可更便捷地與國際供應商、合作伙伴建立合作關系,同時為未來進入東南亞、歐美等市場奠定基礎。例如,香港公司可作為亞馬遜、Shopee等跨境電商平臺的注冊主體,搭配本地銀行賬戶實現高效資金回款。
4、靈活的股權結構與資本布局
香港公司允許股東信息保密(如私人有限公司無需公開股東身份),這為創始人提供了更高的股權操作靈活性。派特鮮生的香港母公司架構可能為未來引入戰略投資者、實施股權激勵或進行并購預留了空間。
此外,這種架構符合VIE(可變利益實體)模式的常見做法,即通過合同協議實現對內地實體的實際控制,同時規避外資準入限制。盡管寵物鮮食行業目前對外資開放,但VIE架構仍為企業未來的資本運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5、政策紅利與外資身份優勢
根據中國法律,由香港公司全資控股的內地實體屬于“外商獨資企業”(WFOE),可享受部分地方政府針對外資企業的優惠政策,例如稅收返還、土地使用優先等。此外,若香港公司持股內地公司超過25%,分紅稅可降至5%,進一步降低資金回流成本。
總之,派特鮮生選擇香港作為控股主體,既是出于稅務優化和資本流動的現實考量,也是為長期國際化戰略鋪路。香港的法律、金融和政策優勢,使其成為內地企業連接全球市場的理想跳板。這種架構不僅提升了企業的運營靈活性,也為未來的融資、上市等資本動作預留了空間,符合新零售行業快速擴張的需求。
二、寵物行業結構性增長與消費升級并行
我們知道,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背景下,寵物行業作為新興的消費領域,正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市場活力。其發展不僅反映了人們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的轉變,也對相關產業鏈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深入分析寵物市場的發展趨勢、競爭格局以及未來戰略方向,對于零售企業及寵物相關企業把握市場機遇、制定科學決策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市場規模持續擴容
根據《2025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消費報告)》顯示,2024年寵物數量超1.2億只,中國城鎮(犬貓)消費市場規模突破3000億元。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寵物消費賽道也不斷細分,不僅要滿足生理需求與健康需求,還要滿足更多寵物和寵物主的個性化需求,比如智能化、多功能、新奇特等�,F如今,寵物被視為家庭成員,消費者愿為寵物投入更多資源,推動消費從生存需求向情感陪伴升級。據艾媒咨詢數據預測,中國寵物經濟產業規模將保持積極增長態勢,預計到2028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15萬億元。而這一增長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驅動:
①人口結構變化:90后與00后逐漸成為寵物消費的主力群體,他們更加注重寵物的陪伴屬性,從而推動了寵物市場的需求增長。
②消費升級:寵物主對寵物食品的健康性和功能性關注度不斷提升,使得鮮食、定制化產品的需求急劇增加。
③政策支持:上海等城市將寵物經濟納入促消費行動,這有助于推動寵物行業的規范化發展,為市場規模的擴大提供了政策保障。
2、產業鏈格局演變
上游分散化:上游交易環節的毛利率低,目前仍處于低效競爭階段,市場較為分散。
中游集中化:食品賽道在寵物產業鏈中占據重要地位,其中高端寵物鮮食的毛利率高,但原料成本占比在50%-70%,因此供應鏈效率成為該環節的關鍵因素。
下游服務崛起:醫療、美容等寵物服務類目年增速迅速,正逐漸成為寵物市場的新增長點。
3、鮮食賽道爆發前夜
當前,鮮食在寵物市場的滲透率非常低。然而,在消費升級的趨勢下,現制鮮食、冷藏食品的需求大幅增長。同時,技術革新(如HPP高壓殺菌)推動了鮮食產品的標準化進程。據派特鮮生預測,到2028年鮮食市場規模將突破500億元。
三、派特鮮生重構寵物行業生態的三大路徑
派特鮮生重構寵物行業生態的三大路徑主要如下:
第一、模式創新:新零售·折扣化·人寵社交
首先是場景重構。派特鮮生的200㎡門店被劃分為寵物用品區、鮮食制作區和社交互動區等功能區域,打造出寵物版的“第三空間”,為消費者提供了全新的消費體驗。
其次是價格革命。派特鮮生的自有品牌在商品中的占比超過50%,現制鮮食24.9元/500克的定價相較于傳統鮮食均價低了20%-30%。通過裸價采購的方式,有效壓縮了渠道成本。
最后是即時配送。派特鮮生建立了3公里內小程序半日達、美團外賣30分鐘達的配送體系,復刻了盒馬生鮮的運營經驗,提高了消費者的購物便利性。
第二、技術賦能供應鏈
在加工技術方面:采用HPP高壓低溫殺菌、巴氏殺菌等工藝,能夠保留食材90%以上的營養成分,保證了產品的質量。
在數據驅動方面:基于寵物大數據開發定制化配方,如低敏糧、處方糧等,滿足了不同寵物的個性化需求。
第三、行業影響深遠
首先是加速市場洗牌。據內部人士透露,派特鮮生門店單日營業額突破10萬元,這對傳統品牌形成了巨大的競爭壓力,倒逼其降價轉型。
其次是激活線下渠道。據派特鮮生透露,其計劃在2025年于上海布局100家店,推動線下寵物零售渠道的發展。
最后是教育消費認知。以“寵是家人”的理念推動鮮食的普及,預計帶動行業滲透率在3年內實現翻倍。
寫在最后
寵物行業正處于從“規模增長”向“價值增長”的轉型階段,派特鮮生的出現標志著新零售范式對傳統寵物業態的顛覆。未來寵物市場的競爭核心在于企業能否通過提升供應鏈效率實現“優質低價”,以及圍繞人寵情感需求構建生態閉環。企業需要以“服務+體驗”為核心構筑競爭護城河,才能在萬億級的寵物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
展望未來,寵物市場仍有諸多領域值得深入研究,如如何進一步提高鮮食的標準化程度、如何更好地滿足寵物日益多樣化的需求等。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持續發展,寵物行業有望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