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調整組織架構,取消所有區域公司
出品/觀點網
撰文/黃建鏵
萬科企業組織架構的調整動作還在繼續。
7月20日,據媒體報道,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萬科”)將進行組織架構調整。
此次調整的重點在于區域公司層面,計劃取消區域公司,由總部直接管理城市公司,并將上海開發經營本部(地產總部)遷回深圳。調整后,萬科的管控模式將從原先的3級管控轉變為2.5級管控。
據悉,此次調整意味著萬科將從區域公司管理模式轉向總公司模式,部分職能如采購將被集團收回。
目前,萬科的組織架構主要包括5大區域公司(北京、華東、華中、南方和西南),2個總部直管的公司(廣佛、上海)以及2個總公司(東北、西北)。
據接近萬科方面的人士向觀點新媒體介紹,關于此次調整,萬科公司后續應該會有更加明確的官方消息公布。
深鐵行動
此前7月3日公告顯示,萬科向深鐵集團申請不超過62.49億元借款,年內該公司已經六次向大股東借款,涉及總金額達到211.01億元。
2017年深鐵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后,便開始不斷地在給萬科“輸血”,同時也在改變著萬科的架構。
根據萬科2024年業績顯示,2024年萬科實現營業總收入為3431.76億元,同比下降26.32%;歸母凈利潤虧損約494.78億元,而上年同期為盈利121.63億元;扣非凈利潤虧損453.94億元,上年同期盈利97.94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38億元,同比下降2.87%。
由此來看,萬科在2024年的表現不盡人意。為了有效化解風險,作出了一系列改變,最直接的就是管理人員經歷了一次大換血。
今年1月27日,萬科公告宣布,董事會主席郁亮、總裁祝九勝、董秘朱旭辭職。取而代之的是辛杰獲任為萬科第二十屆董事會主席,郁亮、李鋒、華翠、李剛為執行副總裁,田鈞為董事會秘書。
國資班底的全面接管,被市場稱作萬科正式進入“深鐵時代”,意味著萬科正在全面重構。
這次的組織架構,也被認為是深鐵按照自身戰略意圖對萬科進行深度重構的重要舉措。
根據萬科2025年中期業績預告,今年上半年完成了4.5萬套房的交付,實現銷售金額691.1億元,與去年同期的1273.3億元合同銷售金額相比,近乎腰斬;預計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達100億至120億元,同比去年98.52億元的虧損進一步擴大。
這是萬科連續第二年中期業績出現大額虧損。
此外,自2014年宣布瘦身以來,該公司便暫緩了土地納儲的節奏。年報數據顯示,去年全年,該公司累計新增13個項目,總計容建筑面積137萬平方米。報告期末,萬科規劃中項目總計容建筑面積約3118.4萬平方米,較前些年大幅減少。
在開發業務和戰線的雙重收縮下,區域公司似乎沒有什么存在的必要了,精簡管理架構勢在必行。
減負之路
其實自去年開始,萬科已多次進行區域調整,為此次區域公司取消做了充足的鋪墊。
去年3月初,萬科南方區域宣布調整組織架構,將原有的12個公司變為8個,即深圳公司、廣佛公司、萬溪公司、東莞公司、珠西公司、福建公司、海南公司和廣西公司。
隨后,上海區域組織架構也開始調整,原15個城市公司重組為8個地區公司。重組后的8個公司分別為杭州地區公司、寧波地區公司、南京地區公司、合肥地區公司、無錫地區公司、徐州地區公司、上海公司以及蘇州公司。
再之后,北京地區也開始了調整之路,去年4月萬科北京區域開始了城市合并,重組為7個地區公司。
去年10月,萬科組織架構再次調整,將華東區域、南方區域、北京區域、西南區域、華中區域本部定位為開發經營本部派駐的“前方指揮部”,只設置與項目直接相關的業務職能,不再設置后臺保障類職能。
此外,還有將東北區域和西北區域調整為總公司,總公司只設置一套管理職能,對片區內各城市項目進行集約管理;上海公司、廣佛公司,則調整為開發經營本部直接管理。
萬科的調整行為并非個例,自2021年開始,房地產市場便步入下行周期,隨著銷售規模見頂、融資持續收緊,主流房企陸續開始對管理層級進行瘦身,從原先向各個城市進行擴張轉向深耕細作重點城市。
通過對下放權力的收回,從而加強對已有資源的盤活,對項目進行集中管理,減少部門冗雜帶來的運營成本,打通組織管理渠道,提高運營效率。
去年2月,中交地產撤銷了旗下所有7個華中、華東、西南、西北、華南、華北以及津雄區域公司,與此同時還將原先的16個城市公司重組為9個,并由集團總部直管。
今年3月,中國金茂也撤銷了原有的華東、華北、華南、華中、西南五大區域公司,20個城市公司則重組整合為14個。
前不久的6月25日,招商蛇口同樣宣布裁撤全部區域公司,由公司總部直接管理下屬城市公司。
此外,華潤、綠城、保利等頭部房企也都對區域公司進行了收縮合并。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過去的房地產主要處于一種盲目擴張狀態,因此不斷增加區域公司并將權利下放,對公司搶占市場、擴大規模十分有效。進入調整期之后,行業開始回歸產品本身,更看重質量而非規模,在銷售疲軟的情況下,規模越大反而越容易拖累公司現金流。
債務方面,根據萬科最新財報,截至第一季末,持有的貨幣資金為755億元,有息負債合計3658.7億元,資產負債率達到了73.5%,其中43.8%的負債將在今年內到期。
好消息是萬科執行副總裁、財務負責人韓慧華在2025年股東大會上介紹,今年截至目前已順利完成165億元公開債務償還,年內已無境外公開債,且未來兩年內都將沒有到期的境外債務需要償還。
董事會主席辛杰在股東大會上也表示,目前萬科改革化險的工作正在穩步地推進,已到期的公開債均已完成兌付,風險正在逐步地消化,但徹底化解仍需以時間換空間。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