覬覦即時零售,抖音繞道“酒旅”
出品/伯虎財經
作者/楷楷
當即時零售的閃電戰,正面撞上大廠的生態布局,原本在外賣、商超、閃購中燃起的補貼之火,已經悄然延伸至酒旅市場。
今年6月,京東高調吹響進軍酒旅的號角,宣布推出三年0傭金的“京東酒店PLUS會員計劃”;隨后,阿里宣布將餓了么、飛豬并入淘天電商事業群,將本地生活、旅游都整合到一個APP;更早之前,美團宣布跟萬豪旅享家推出聯合會員。
今年以來,多個互聯網大廠均將戰略重點瞄準酒旅市場,就連一直沒有參與外賣戰役的抖音,也再次將籌碼押注在此。
近日,抖音生活服務宣布對本地生活業務投入億級平臺補貼,與連鎖酒店和文旅熱門目的地住宿商家合作,上線酒店日歷房團購、直播特惠通兌券等產品。
酒旅江湖從未如此喧鬧,手握流量與內容的大廠想借即時零售攻進食住行場景,卻撞上被OTA巨頭鎖喉多年的酒旅腹地——靠補貼轟開城門容易,但要成功攻城,還要打好“巷戰”。
“補貼大戰”打進酒旅
互聯網大廠加碼酒旅市場,“補貼大戰”的戰火也燒到了此處。抖音宣布自即日起至8月底,聯合華住集團、凱悅集團等酒店集團,推出6折起訂房優惠。
淘寶閃購則在重慶、杭州等少數地區上線了“特價酒店”入口;美團在酒店下單頁面推出了專享大額外賣券;京東也同樣推出了訂酒店送大額外賣券的優惠。
互聯網巨頭對酒旅市場的圍獵,絕非一時興起。美團、淘寶閃購、京東從外賣鏖戰一路打到即時零售,三方的“補貼彈藥”顯然已經逼近閾值,當價格牌出盡之后,大家都需要尋找能夠與本地生活呈現協同效應的新戰場,酒旅則成為即時零售競爭的重要增量。
首先,酒旅市場的流量邏輯正在經歷深層變革。傳統邏輯下,大廠布局酒旅主要還是充當引流的角色:同程旅行入駐微信九宮格后,80%的月活用戶都來自于微信小程序;阿里本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則,下場打造了飛豬來承接電商市場外溢的酒旅需求。
但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流量紅利逐漸見頂,大家比拼的不僅是“流量規模”,還有“轉化效率”。以美團、抖音為代表的新興力量,開始在同一生態內打造更緊密的業務鏈接,比如美團“以高頻帶低頻”,抖音“用短視頻興趣種草”,不僅能夠進一步發揮會員體系的價值,還能把“種草-下單-履約-復購”壓縮在同一條鏈路里,提升流量轉化效率。
而橫空出世的“外賣大戰”,則加劇了大廠探索酒旅業務的決心。當用戶習慣“30分鐘送萬物”后,消費決策鏈被極致壓縮,心智入口也自然高度集中于那幾個能即時履約的超級APP。
酒旅本身也是電商的邊緣領域,巨頭們在延伸生態邊界的同時,本著不愿意被對手搶下市場心智的目的,也自然不愿意放過在酒旅市場確立心智的機會。
其次,酒旅行業的深層變化提供了最佳契機。疫情之后,酒旅市場持續火熱,2024年中國在線旅游市場規模突破1.2萬億元,東吳證券預計,2025年將能突破1.7萬億元。
伴隨而來的還有瘋狂增長的酒店供給規模,截至2024年底,中國酒店業門店數為34.87萬家、客房數1764萬間,均創下歷史新高。
不過,酒旅供給擴容,流量爭奪隨之加劇。根據酒店之家統計,2024年國內酒店入住率為58.8%,同比下降2.5%;平均房價為200元,同比下降5.8%。此外,據數據服務提供商STR統計,2024年中國內地酒店行業RevPAR(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同比下滑約5%。
連鎖品牌酒店的自有會員體系越來越難充當“帶客”和“拉新”的重任,唯有將希望寄托于線上平臺的引流。
但酒店也不希望將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因此,如何滿足酒旅供應商和服務商對新流量管道的渴求,成為了大廠借勢即時零售大戰,挖掘自身生態“二次增長”的黃金窗口。
最后,在這個市場空隙中,也藏著誘人機會。根據交銀國際研報預測,2024年國內OTA市場中,攜程、同程、美團、飛豬、抖音的市占率,分別為56%、15%、13%、8%、3%。
雖然攜程的市場份額遙遙領先,但其在經濟型酒店領域卻開始遭到飛豬、美團、抖音的圍剿,低線市場成為了美團、抖音酒旅業務的重要增量。
一則,由于經濟型客房的連鎖化率遠低于中高端客房,因此線上整合難度更大,但飛豬、美團則能利用自身在低線城市的地推資源優勢,將廣大中小酒店商家拉入平臺;二則,部分對價格更為敏感的用戶群,也更容易在補貼、內容等猛攻下向美團、抖音等平臺倒戈。
第三梯隊,悄悄“偷家”
酒旅江湖的排位看似早已劃定,但排在末位的“第三梯隊”,也有可能擁有最鋒利的矛尖。近年,抖音在酒旅市場中不斷探索,已逐漸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方向。
2018年,抖音首次涉足酒旅業務,通過與攜程、美團、同程等第三方平臺合作,進行產品和服務的引流。
2021年,抖音內測“山竹旅行”,通過提供門票和酒店預訂服務,打造酒旅種草到交易服務的完整閉環,但因為抖音酒旅的商業化模式尚不成熟,大部分酒旅服務商仍觀望態度。
2023年,抖音上線日歷房功能,這是其朝著OTA模式邁出的關鍵一步。此后,抖音開始嘗試在商家主頁開啟酒店、門票預訂等功能,該年抖音酒旅的支付GMV同比增長300多倍。
不過,抖音酒旅在OTA模式中的表現,似乎也并不如紙面數據那般亮麗。根據億邦動力報道,抖音酒旅的核銷率長期偏低,商家訂單核銷率保持在30%以下,達人直播酒旅訂單核銷率最低僅為個位數,均遠低于攜程(以預訂模式為主)90%的履約率。
換而言之,抖音酒旅雖然是個優秀的“賣水者”,但如果消費者光囤貨不消費,抖音酒旅就只是商家的品宣窗口,而不能成為有效的下單渠道。
2024年,抖音酒旅的運營思路開始有了變化。原本,抖音生活服務被劃分為到店餐飲、到店綜合、酒旅三個平行部門。
去年3月,以上三個部門重新整合,按照城市邏輯劃分為北、中、南三個大區;7月,抖音又將“酒店旅游”業務從電商部門獨立出來,升級為與餐飲等到店業務平行的部門。
與此同時,抖音還將酒旅傭金從4.5%提升至8.0%,并嚴厲整治“低價游”直播間。此舉也被視為抖音酒旅想要進一步篩選優質商家,通過調整平臺流量和酒旅產品的供給策略,尋找與自身內容生態更具協調性的轉化模式,而非過度追求商業化。
一方面,抖音在酒旅賽道真正的殺手锏并非流量規模,而是“內容即場景”的原生能力,通過短視頻、直播等渠道實現“內容+場景”的觸達,這是攜程、美團、飛豬等平臺都缺乏的能力。
因此,抖音酒旅更希望將注意力集中在內容的轉化效率之上,通過真實的內容讓用戶產生消費沖動,再把餐飲、玩樂場景無縫接入,讓酒店訂單成為激活本地生活全鏈路的啟動鍵。
另一方面,用團購模式做酒旅。當下,酒店行業供需兩端正被同時改寫,大量新開中高端連鎖酒店集中入市,“銀發族”“特種兵”等消費群體對酒+娛樂消費有了更多樣化的需求,催生出“預售低價”的消費心智,這也成為了抖音酒旅的破局入口。
去年以來,已有多家連鎖品牌酒店入駐抖音直播,并打通了平臺與酒店之間的數據互通,結合抖音酒旅可靈活預定、退改的日歷房功能,不僅能夠優化消費者的線下核銷體驗,也有望建立屬于抖音的“先囤后訂”平臺規則。
抖音能夠分得多少“蛋糕”
根據交銀國際預測,2024年抖音酒旅GMV有望達到900億,規模約為美團的28%,兩者之間的差距正在進一步縮小。但抖音想要啃下酒旅市場這塊“蛋糕”,光靠內容這塊“敲門磚”恐怕并不足夠。
首先,傳統OTA平臺供應鏈的壁壘,遠比想象中更堅固。以攜程為例,其在過去多年通過投資布局、戰略合作等方式,跟多個連鎖酒店和第三方服務商形成深度綁定,在酒店價格、服務方面,都建立了深厚的護城河。
另外,攜程系等OTA平臺憑借先發優勢,早已跟大部分企業的財務報銷系統打通,鎖定了政企等高凈值客戶;在履約層面,攜程在地面團隊、大數據分析等方面的持續投入,也筑起后來者難以復制的服務壁壘。
其次,興趣算法未必能打破消費者的路徑依賴。依托內容算法的精準推送,抖音酒旅能夠以沉浸式的視頻內容和直播解說,激發用戶的旅游興趣與下單沖動,但這種基于興趣的即時驅動,能否在消費者的出行決策中長期起效,仍是未知之數。
最后,商家難以擺脫平臺的低價慣性。抖音雖然有著龐大的流量優勢,但平臺的低價基因也不容忽視,抖音酒店團購價格往往要比其他平臺低40%左右,才會有市場競爭力。
有業內人士透露,去年抖音曾邀請了一些高星酒店入駐開設直播號,但部分品牌考慮到抖音的低價心智,并沒有答應邀約。一直到今年,抖音才進一步深入跟連鎖品牌酒店的合作。
這些因素決定了OTA巨頭是易守難攻,因此,新玩家想要在市場中分一杯羹,就必須充分發揮各自的平臺優勢,京東決定打供應鏈牌,抖音則依靠流量優勢。
京東宣布以供應鏈方式入局,是希望能夠打破傳統OTA平臺的傭金模式,嘗試在行業建立新的規則和玩法,這對于抖音而言也具有參考意義。
當下,內容生態與本地生活協同成為了抖音布局酒旅的最大長板,但站在風口的抖音酒旅要完成流量到留量的躍遷,還必須直面自己的短板,當團購直播不再只是賣貨陣地,而是商家與用戶建立長期關系的場域,抖音才能在酒旅市場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