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么、美團、京東被約談,要求理性競爭
7月18日,市場監管總局約談餓了么、美團、京東三家平臺企業,要求相關平臺企業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規定嚴格落實主體責任,進一步規范促銷行為理性參與競爭,共同構建消費者、商家、外賣騎手和平臺企業等多方共贏的良好生態促進餐飲服務行業規范健康持續發展。
今年4月,京東率先以高額補貼入局外賣市場,打破美團與餓了么的雙寡頭格局,單日訂單量突破1000萬。
6月,補貼潮短暫降溫。期間,美團關停部分社區團購業務,轉向即時零售賽道,淘寶閃購日訂單量突破6000萬。
進入7月,美團、京東、淘寶三大平臺再度掀起“外賣補貼大戰”,通過大額優惠券、免單活動爭奪即時零售市場份額,單日訂單量屢創新高,引發行業對可持續性的擔憂。
數據顯示,美團7月12日即時零售訂單量達1.5億單,淘寶閃購日訂單量突破8000萬,京東外賣日單量超2500萬。
此外,淘寶閃購宣布投入500億元補貼,美團、京東跟進參戰,推出“0元奶茶”“滿減紅包”等活動。7月7日,淘寶閃購日訂單量超8000萬,非餐飲訂單占比顯著提升;美團單日訂單峰值達1.5億。
補貼大戰下,消費者“薅羊毛”現象激增,部分茶飲店爆單,騎手配送壓力陡增;餐飲商家利潤普遍下跌20%-30%,部分商家因承擔高額補貼成本陷入虧損。
7月15日,美團CEO王莆中公開呼吁行業回歸理性,指出補貼訂單多為“泡沫”,長期將損害行業生態;京東、阿里表態將繼續差異化競爭策略。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