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琪:居住商業開發的經驗分享

蘇州工業園區鄰里中心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 董琪
大家下午好,今天下午聽了各位對購物中心的一個理解和研究,我們這個項目可能和購物中心有所不同,所以我今天發言的主題叫居住商業,什么是居住商業呢?意義上來講就是居住商業,我們這個公司成立有11年,11年來,全國各地的開發區,到現在一共有12000多人來參觀過,他們一見到我們的業態是不是上,或者是不是購物中心,實際上我們是一個服務于居住主城區的一站式的商業服務中心,其中設計了一些功能,菜場,衛生所,培訓機構,這些是服務于最基礎的東西,包括一些日常的,走出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這樣那樣的服務,我們為什么把它叫做居住商業呢,我們主要是為了和社區商業有一個區別,不是服務于一個社區,而是服務多個社區。26號是我們園區開發建設15周年,今天是我們企業11周年的慶典,在我們大廈有這么一個活動,從今年過年以后,包括園區的一些專家,包括國內的一些專家,以及新加坡的曾經參與國園區建設的一些專家,他們有過這樣那樣的一些探討,按照新加坡人的理解,他們認為在園區最像的就是鄰里中心,15年來,也走過了一個很輝煌的歷程,在這里面他們最大的一個經驗,最成功的經驗就是規劃,其中最像的也就是鄰里中心。
傳統的社區商業,在一般的社區可以去發現,可以看到這些商業,主要是社區內部的,或者有居民,有開發商形成的商業,另外就是居民校區連接的底商,因為它存在一個弊端,很多商業建出來以后,大部分都是一間一間分割,很多業態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一旦沒有長期的管理,大家很容易看到一種現象,在老城區有很多這樣的現象,下面一個店鋪,今天開的是一個理發店,可能三個月以后就是一個餐飲店,往往一條街更多的是相同業態,不能保證服務得多門類和多品類,這種沒有一個很好的管理會對環境產生一個不利的影響。
我們從整個國內的房地產的發展來看,我們很多的住宅確實做得非常漂亮,而且整個的品質,層次有很高的品質,這些圖片是蘇州的城市,左邊兩張圖是國內非常著名的兩個開發商開發的樓盤,我們到現看了一下非常的漂亮,而且售價也不菲,周邊是他目前的配套現狀。
后來我們做了一個探討,我們住宅的業主,是不是只能去享受這樣的社區商業配套,感覺這也是一個很大的話題。
接下來介紹一下鄰里中心的目前狀況,鄰里中心的定義,它不是社區內的商業,而是服務于社區的商業。將傳統的社區商業,提升為一站式服務的區域性商業。他形成了以房屋租售為經濟基礎,以市場需求做功能地位,綜合性社區商業服務新模式。我們的租售比例一般控制50%,我們要確保50%以上的物業由我們自己持有,這個主要是為了控制業態,而且在蘇州園區,我們持有的比例在90%以上。
我們是成立于97年的11月,通過多年的商業開發,形成了一個集商業,文化,體育,衛生,教育于一體的區域性商業服務中心。我們的理念是三滿意:消費者滿意,經營者滿意,股東滿意。我們也經過十年的運作,我們也總結了三句話:功能定位在先,開發建設跟進,長效后續管理。
這個是目前我們在園區的一個版圖。目前我們在園區里面已開業運營的有七個,有我們商標的有七個,紅點的是我們后續開發,每年以一個的速度來進行開發的進度,這是我們第一個大廈,是98年5月份開業的,這是第二個大廈,這個是第四個鄰里中心,是在金雞湖的東邊,靠近管委會,規劃人口是四萬人,目前基本上有兩萬多人,這個是06年開業的玲瓏大廈,為了為萬科玲瓏灣做配套的,這個是07年的5月份開業,這個是去年9月份開業的汗偉大廈,我們以十二項目居住為基礎的功能配套體系,這十二項功能,我們經過了十二年的運作,我們總結了這個功能,我們每一個大廈,這十二項是必備的,超市,銀行,洗衣,美發,書店,文體中心,衛生所,菜場等,包括周邊的層次和消費習慣,設置了一些特色的功能,包括培訓中心,包括鮮花店這樣類別的服務有配套,這是我們的團隊客戶。
我們鄰里中心是一個注冊商標,這是我們各個大廈里面的部分客戶圖片,目前包括像海爾,萬家,這個也是內部的圖片,包括我們的培訓中心,一般從少兒開始,到早教中心,還有資質培訓都有,主要是根據周邊居民的消費特點里設置的,我們的管理是以質量體系的管理為基礎,我們完全是按照這樣的體系來運作的,從前期的開發到后期的管理。同時我們每年會組織很多的主題活動,同時作為一個企業,我們也履行這樣的職能。今天晚上是我們11周年的慶典,我們舉行了一個舞動揚蘇州的活動,主要是通過這樣的形式,讓蘇州市民來參加,前期我們舉辦了六場比賽,今天晚上是決賽,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在我們學術中心往東不到三公里的地方,今天晚上七點半有這么一個活動。
做一個企業,實際上就是做一個品牌,我們始終是把這個品牌作為我們核心的東西,我們在2000年的時候就注冊這個商標,目前也通過全國的維權來維護我們的權益,包括法律行政的訴訟形式,不斷的做我們的維權工作。
這個是我們近幾年的榮譽和商務系統首批的商業示范,這是兩個江蘇省的榮譽。
最后我跟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居住商業開發的經驗。前面我講到了,經過12年的探索,我們總結了三句話,功能定位在先,開發建設跟進很長效后續管理。這實際上就是規劃,規劃的重要性,我們作為居住商業,規劃方面有兩點,一個是大規劃的作用,因為我們最近一直在做區外的探索,下個禮拜和太倉港區形成這么一個協議,包括山東的開發區,包括桂林的高新區,我們都在做這樣的探索,在一個區域里面,所以我們認為,像園區這種居住商業的規劃,還是非常值得借鑒的,雖然已經過去了15年,我們非常推崇規劃的前瞻性。還有一個就是執行力,園區的規劃是按照94年的規劃還執行的,里面可能也有一部分的調整,所以我們的鄰里中心也是不斷沿著園區的規劃,商業和居住的規劃來不斷的從西面到東面,所以說,這個規劃的執行力非常的重要,而且從我們的經驗來講,尤其是在相對不是很成熟的區域做區域商業的話,需要我們商家的連鎖,需要居住開發上一得連鎖。我們每個項目在功能定位方面的規劃,我們的一個理念,我們一般在做一個鄰里中心的時候,不會說先把它建起來再考慮招商,我們在項目開始打樁的時候,我們已經規定好了在哪個位置做什么功能,而且基本上已經有這樣的商家形成了初步的印象。一定要把功能定位放在第一位,同時,我們要考慮到,這個規劃一定要和當地的消費能力,消費的習慣結合起來,包括我們從新加坡吸取的經驗,14年前,我們第一個鄰里中心建成的時候,完全是按照新加坡鄰里中心的概念,后來我們完全實現了本土化,根據蘇州人民的需求,蘇州人比較喜歡吃速食面,一些老蘇州人來到園區以后,他就非常喜歡吃這樣一個東西,我們一開始是沒有的,我們逐步的導入進來,完全做到一個本土化。我們現在的鄰里中心在逐步走出去,我們認為,后續最大的挑戰也就是本土化,第三個本土化就是他的規劃,我們要去影響當地,最近,我們在金雞湖畔,由我們園區來組織商業論壇,邀請了國內外的專家,我們園區15周年確實有很多方面,其中有一條就是這種規劃的運用理念,你如何能把這種理念帶到全國,我在這方面主要改一下規劃的重要作用,以及我們未來走出去以后,在規劃方面有哪些對當地的貢獻。
一個長效后續管理,包括和住宅等等其他方面的管理是不一樣的,我們的一個突出特點是管理和服務相結合,購物中心也好,社區管理也好,我們的層次是從低往高,各個層次的都有,在菜場有一些農民,甚至有一些連字都不認識的農民,還有一些比較高端的服務品牌,怎么樣來處理好他們之間的關系,不能影響多我們整個品質的下降,這個是最值得我們探討的,我們還有一個精細化的管理,我們也總結了很多的經驗,有兩句話,叫千山萬水,千難萬苦。365天,每一天都不能忽視,比如像安全的,你的餐飲也有過這樣的教訓,要經過不斷的去監控,否則里面的油污很容易產生火災,是最能體現他商業品牌的價值。
時間有限,我就說這么多,每個人,每個人的生活品質,我們也很愿意和全國各地來分享。謝謝大家。
(聯商網現場報道)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