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樂福唐嘉年:創新無處不在 考慮多業態經營
聯商網消息: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與北京智合聯創展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第十六屆中國連鎖店展覽會(CHINASHOP 2014)”,于2014年11月6日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本屆會議的主題為“智慧零售,擁抱新消費時代”,重點探討瞬息變幻的數字時代,零售企業如何轉型、創新,以應對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今天(7日),2014中國零售領袖峰會正式舉行。家樂福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唐嘉年作了題為“洞察消費者,應對變化中的零售業”的演講。
以下為演講全文:
唐嘉年:尊敬的郭會長,各位零售業的朋友,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我非常高興在這個重要的大會分享我的想法,不好意思,我的中文水平還很低,我現在說英文。
我想首先跟大家分享一個關于法國零售店的小故事,對于我個人和對于零售業的同行們來說很有興趣的。20多年前在歐洲在法國當家樂福業態崛起之后,大賣場被認為是朝陽行業,當時在O2O很多人認為便利店業態不會生存下來,他們沒有未來。而在十五年之前,也是在歐洲,當時折扣店業態興起,但是以幾家店為主,奧迪、迪亞天天(同音),他們崛起之后很多專家認為超市業態面臨消亡了。
而到了2000年的時候,互聯網正式開始進入我們的生活,當時許多的零售商在O2O零售商逐步采取了電商這種形式,以及開始這方面的業務。而我們在看看二十年過后,現在在法國在歐洲的情況怎么樣呢?從我們法國和歐洲的情況來說,我們跟您分享的是目前為止來看便利店的方式其實在歐洲是效果最好的。
再看看我們當時15年前三家最重要折扣店模式的企業,有一家奧迪正在經營下來了,其中一家已經倒閉了,另外一間已經轉型成了便利店的模式。在我們看看電商的模式,在絕大部分的非食品品類的電商模式中他們會非常的成功,但是對于食品品類的電商,鮮少看到經營的模式。
在傳統零售業所采取電商線上線下的模式,有意思的是在傳統零售業他們采取傳統電商線上線下模式在食品方面來說是非常成功,他們找到相應的盈利點。所以從我剛才跟大家分享這個故事來說,我個人有幾點想法跟大家分享,獲取大家有一點興趣。第一個方面來說,我認為所有業態都有其獨特的市場定位和功能,我個人認為任何一種零售業態都不會消亡。
由此我們應該其實更多考量各種各樣的業態,考慮多業態的經營,特別現在更加關注便利店形式。所以為我們所有零售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其實我今天上午跟很多零售業同行進行交流,大家共同認為我們要做到生存和發展,我們就要不停地創新,并且在創新中我們做到專業化。
第二個我想說的話題就是關于創新,對我們而言零售企業到底什么叫做創新。很多人一直都認為創新就像是咱們的火箭科技一樣很高精尖,很高端,比如說工廠之類的。實際上對于零售企業而言,在日常生活中創新是無處不在的。其實大家在房間里面各位同行來說,其實都有各種各樣創新的點子,我在此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自己家樂福在中國的一些創新,這些創新根本都不會用到特別復雜的火箭科技,很實用。
第一個方面來說,給大家分享其實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創新。兩三年以前我們跟政府和大專院校共同投資創立了四個一級實驗室,并且在全國范圍之內建立我們十個化檢實驗室,這些實驗室的設立就是為了讓我們能夠在門店一直不停監控我們所賣的產品,生鮮、蔬果、肉類、魚類等等。而這些整個食品檢測網絡每天做4000多項不同的測試,這些測試的結果如果一旦發現食品安全上有問題,我們可以立刻采取行動,跟相關的政府部門甚至顧客進行溝通。
第二個方面其實我們也做了一些嘗試,兩年前我們開始嘗試使用二維碼技術,我們一直在想生鮮產品其實應該怎么樣更好的溝通,用高科技的方式進行溝通,二維碼方式提供很好可追溯方面的信息。這樣顧客只需檢查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就可以得到各方面關于生鮮產品方面的信息,比如說合作社的信息等等。
另外一個方面跟大家分享其實也是一樣的,在生鮮方面的動作。比如兩年前我們一直努力精選相關的合作社跟它進行合作,共同開發一些高品質的家樂福自己的一些產品。而這些產品來說他會在安全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在品質上也更加高。所以同時他們也能保證價格的競爭度,其實我個人來說創新可以利用在生鮮方面任何方向的。
其實如果我們要一直不停地使用,并且進行創新,我們必須依賴于我們自己的團隊,我們的團隊必須要專業化。我們認為在這方面來說培訓是至關重要,其實家樂福在過去這么多年終一直投入了巨大的資源來培養我們自己的員工。比如說從2000年開始家樂福就在自己的體系之內建立了家樂福中國培訓學院,這樣做的目的也是讓我們整個團隊他們能獲得比較好全面的培訓,并且他們能夠得到專業的素養的提升,正比如我們在很多生鮮方面的培訓一樣。
我們近期推出了一個特別關于生鮮方面的培訓,我們稱之為24個小時生鮮培訓。這其實24小時生鮮培訓就是比如說從門店開始一直到深夜,整個生鮮的運作的流程,應該怎么樣去做什么樣的流程,從我開始一直到每一個門店相關的員工,每個人都要進行這方面的培訓。這樣確保大家都了解整個流程,確保大家都能遵從這些流程和培訓。
當然員工的培養,一部分的確來自于內部培訓和提拔,目前為止來看80%-90%左右企業內部員工管理層來自于一線員工,慢慢一步一步提升上來的。當然我們還必須考慮到另外的渠道,比如說我們認為通過有效的校企合作,能夠幫助我們獲得更多有效的人才,只有做到內外結合,我們才能有更好的團隊支撐我們的創新。
現在我想總結一下,第一每一個零售業態都有自己的定位和自己的特點。最后每一個業態都會成功。第二所以我們應該考慮多業態的發展,第三一個業態最后要想成功,它就應該不斷創新。第四創新、創業無時無刻,無處不在。第五在這里在零售業人才最重要。最后,祝大會成功,謝謝大家!
(聯商網 福州現場報道)
關注聯商網CCFA直播專題:http://www.ntjiede.cn.cn/z/ccfa20141104/?SubId=1179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