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餐飲轉型:從業者、消費者都要需改變
從2012年底中央出臺八項規定至今已經歷時兩年多,創傷深重的高端餐飲行業的轉型一直是業界關注的焦點之一。不可否認,這兩年高端餐飲企業為之前的投資付出了痛苦的代價,但也換來了他們對市場的更冷靜、更理性。
重新定位產品、降低消費標準是行業發展共同選擇的新常態,曾經高高在上的高端餐飲正變得越來越“接地氣兒”。
“高端餐飲企業經過近兩年的調整,已經對市場的認識更加細化,也不再因市場變化而焦慮或者盲目轉型。”業界人士指出,對于高端餐飲企業來說,在發展中低端業態的同時,如何利用好自身資源、鞏固原有的客戶群體也非常重要。從“高價格更有市場”的怪圈中跳出來后,如何以菜品、服務取勝是各家餐飲企業思考轉型的重點。高端餐飲轉型將是一個長期的趨勢,提供最契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才是餐飲企業長盛不衰的秘訣。
降低餐標 調整菜單
說起八項規定對餐飲行業的影響,南京知名餐飲品牌真知味董事長沈加華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眉州東坡等全國知名大眾餐飲都受到了影響,為了應對變化,餐標有所下降,真知味也不例外。”沈加華告訴記者,以前包廂消費餐標并不低,真知味月牙湖店、漢中路店在人均200元左右,御尚桃園店最大的包廂則達到了人均600元。餐標費用高則意味著菜品大而全,一個菜單上面最少有120多道菜品供客戶選擇。調整菜單后,菜品僅剩下了80道,燕窩、鮑魚、海參等高端食材被家常食材所取代,單價100元以上的菜品占比從50%降到了2%。真知味御尚桃園店最大的包廂人均消費則降到了150元。而真知味的廣告詞,也從“金陵有美味,盡在真知味”變成了“好吃不貴真知味”。
調整菜品的企業,不單真知味一家。南京香格里拉大酒店咖啡炫自助餐廳打破很多國際酒店的慣例,把“國際美食自助餐”的概念轉換成“以當地風味為重點,西式菜肴為點綴”的自助餐廳。在自助餐臺上特制了南京烤鴨檔,同時還供應牛肉鍋貼、桂花糖芋苗、美玲粥等南京風味小吃。江南灶中餐廳作為酒店的招牌餐廳則一改往日以粵菜、海鮮為主的局面,各種菜肴以家常菜形式推出。香格里拉大酒店負責人表示,這一轉換吸引了更多的消費者前來就餐。自開業當日起,自助餐廳的生意就很不錯。“菜肴的價格在人均100元左右,而且免收15%的服務費,很劃算。”該負責人說。
翻看著上個月的營業報告,古南都飯店餐飲部總廚師長傅燕平告訴記者,不久前結束的圣誕活動,古南都飯店推出了300多元到1000多元價格不等的套餐。活動當天反響很好,很受消費者的歡迎。而在幾年前,古南都圣誕套餐的價格都在每人兩千元以上。“價格調整只是轉型的一部分,我們現在也有送券、送飲料等多種形式的促銷活動。”傅燕平說,政策出臺以前,高端餐飲根本不會采用這些促銷方式。
發力家宴婚宴市場挖掘大眾消費
在打親民牌的同時,高端餐飲也在想方設法吸引大眾消費。
經過兩年的不斷摸索,沈加華用“還活著”來形容轉型之路。“先轉型的效果明顯,沒有行動或者落后一步就會死掉。”沈加華說,真知味御尚桃園店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八項規定出臺后,該門店每個月營收為100萬元,但由于成本高,賺不到錢。從2013年開始轉型后,上座率提升很快,盡管營收與以前持平,門店已經能夠維持運行。包廂的利用率逐漸提高,最大的包廂從以前每個月1次提高到至少4次,這其中,百姓消費成為主要營收來源。
沈加華告訴記者,前幾年,公款消費占到真知味營收的6成左右,其中最多的是包廂消費。隨著一系列限制公款消費的政策出臺,公款消費的訂單一個都沒了。面對6成的收入缺口,真知味開始進行一番理性的思考,決定轉型引入大眾消費。
“我們從人員、產品等多方面改造來匹配大眾餐飲,全方位打造家宴。”沈加華透露,除了撤銷部分門店的一部分包廂,真知味還改造多個門店的大包廂,使其更適合3至5桌的家宴。在保證服務質量的前提下,一改昔日一個包廂兩三個服務員的局面,設定為兩個服務員照顧三個包廂。
同樣早一步轉型的古南都飯店,也體會到了生意的變化。傅燕平注意到,這兩年的業績除了傳統的年會、團拜會預定外,婚宴、生日宴、家宴等百姓消費都成了古南都飯店的增長點,婚宴的上升勢態尤為明顯。記者了解到,目前古南都飯店婚宴的價格多數在三千多元一桌。古南都飯店的婚宴促銷活動也非常多,新人預訂不同的套餐,可以享受到贈送婚禮蛋糕、暖房酒、滿月酒宴席等不同的服務。而在以前形勢好的時候,高端餐飲根本不會推出這么多貼心服務。“從某些方面來說,高端餐飲低迷也是好事,讓行業從高消費的怪圈中走出來,提供物有所值的配套服務。”傅燕平說。
通過多方面的調整,古南都飯店的業績在餐飲業整體不景氣的情況下,依然保持增長勢頭。去年年夜飯期間,大廳和包廂都處于客滿的情況,甚至飯店的4個會議室也被臨時“征用”當作宴會包廂全部預訂一空。
從業者改變了經營定位
消費者也要改變消費觀念
中國烹飪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1至10月,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6595億元,同比增長2%,不過8月為負增長。受益于“金九銀十”餐飲市場的火爆,9月、10月再度回升。同時,部分高端餐飲在轉型之后降低了人均消費水平,上座率有所回升,但是企業利潤卻明顯下滑。
對于江蘇高端餐飲轉型情況,省餐飲行業協會秘書長于學榮給出了一組數據:2014年上半年全省約2000多家限額以上餐飲企業關門停業,20%左右的高端餐飲企業還在等待和觀望,沒有找到好的轉型路徑。位于北京東路的某高端餐飲品牌,雖然一直在轉型,但由于營收維持不了運營,去年9月份停業。“轉型效果不明顯,停掉更劃算一點。房子是我自己的,出租給別人了靠收取租金盈利。”該企業負責人說,在關停高端餐飲品牌之后,他在大光路上重新開了一家餐館,面向大眾消費,規模變小、用工大幅減少。
在于學榮看來,餐飲企業轉型時遭遇多個攔路虎,比如企業負責人的觀念是否轉變到做大眾餐飲,能不能找到適合企業的場地物業,產品也要到位。因此,他建議,餐飲行業要適應消費方式新常態,利用互聯網思維創新經營方式,尋找適應消費者需求的新產品。
沈加華感到,轉型是一個長期過程,他對真知味再次定位,要做大眾餐飲的領導者。“以前還沒有這么明確,現在決心走這條路。”沈加華對于未來的發展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高端餐飲也都在變得接地氣兒,一方面維持原有的優質服務不變,另一方面壓縮成本,給市民帶來更大的優惠。”古南都集團總裁辦公室主任錢伊蕾表示,她也希望消費者能夠改變過去五星級酒店消費高的陳舊觀念,“價格可能會比大眾餐飲貴一點,但是菜品、服務絕對都是超值的。”
(現代快報 王立航 蔡旺)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