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日本“馬桶蓋”生意 蘇寧云商投身海外購
蘇寧云商日前發布一則公告,稱旗下日本公司LAOX計劃公開增發募資,以發展海外購業務;另一方面,一波到日本搶購馬桶蓋引發的討論熱潮才剛剛平息下來。
兩起看似毫無關聯的事件,卻因蘇寧云商的最新發展策略聯系起來。
引發馬桶蓋搶購盛況之初,財經作家吳曉波曾寫下,“最讓我吃驚的是,居然還有三個人買回了五只馬桶蓋。”而同樣讓人吃驚的是,不僅是普通旅游消費者,蘇寧云商也展開諸多部署奔著日本“馬桶蓋”而去。
不過,蘇寧云商瞄準的“馬桶蓋”有所不同,其所關注的是日本市場吸引中國購買力的巨大市場空間。
在前述公告中,蘇寧云商指出,LAOX此次募集資金主要用于其在日本構筑最大規模的免稅零售網絡所需的門店開設、改造、商品開發、采購和系統開發,同時還將用于海外購以及整體事業擴張所需資金。
在阿里、亞馬遜紛紛部署海外購業務構架之后,同為競爭者的蘇寧云商也以日本市場為切入口加入海外戰團。
日本布局
據蘇寧云商公告,其日本子公司LAOX近日計劃公開增發募資,同時向LAOX大股東、蘇寧云商全資子公司GRANDA MAGIC定向發行新股預約權,后者可行權認購3500萬股LAOX新股。
LAOX計劃公開發行新股1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420億日元(約人民幣22億元)。發行券商SMBC日興證券擁有不超過15%的超額配售權,發行價將是下周一(3月16日)至周三(3月18日)中一天的收盤價的90%-100%。
在GRANDA MAGIC認購新股預約權后,有權以約定的行權價,即公募發行價格的1.06倍在4月6日之后的三年內行權,認購新股預約權的價格不超過8340萬日元。若全額行使預約權認購新股,GRANDA MAGIC的出資預計為126億日元。
而在不考慮超募情況下,定增完成后,GRANDA MAGIC及其一致行動人、LAOX第三大股東日本觀光免稅株式會社共持有51.28%股權。新股預約權行使后,兩方持股份額升至53.77%。
蘇寧云商在公告中指出,LAOX此次募集資金主要用于其在日本構筑最大規模的免稅零售網絡所需的門店開設、改造、商品開發、采購和系統開發,同時還將用于海外購以及整體事業擴張所需資金。
公開資料顯示,LAOX是在東京交易所主板第二部上市,主營業務為3C家電、免稅商品等產品的銷售,目前在日本市場擁有17家連鎖免稅店。
蘇寧于2009年6月作為中國企業首次收購日本上市公司,認購LAOX29.16%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此后蘇寧還先后兩次增資LAOX,成為控股50.62%的絕對控股股東。
據悉,LAOX在蘇寧內部被認為是蘇寧國際化戰略的重要一步,也被稱為蘇寧創新業態的“試驗田”。
市場人士指出,是次蘇寧云商透過LAOX作為切入點布局零售網絡,也將打開展蘇寧云商在海外購業務上新的局面。
海外購混戰
在發展跨境電商拓展海外業務上,蘇寧云商已經略有基礎。最早是在2013年底,蘇寧易購聯合跨境購物網站“洋碼頭”共同合作推出“全球購”業務。2014年7月,蘇寧成立跨境電商項目組。
2014年12月,蘇寧云商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通過自營與開放平臺方式引入了較多海外商品,同時海外購業務頻道也正在加快推進中。
蘇寧集團副董事孫為民近日公開表示,“中國的零售商的日子并不好過。”他認為,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是平臺化主導,而蘇寧也不得不做一些平臺化的轉型。
布局海外市場,成為蘇寧平臺化轉型的重要一步。目前蘇寧已經進入澳門、香港市場,此前還在日本、美國布局。
有市場人士對觀點地產新媒體分析稱,蘇寧云商選擇以日本市場作為切入口發力跨境電商,一來是有所布局海外公司基礎,二來也是看重日本市場巨大的市場潛力。
數據顯示,今年2月銀聯卡在日本平均每筆刷卡金額達到3.6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870元),較1月提高30%左右。另外截止到3月的一年時間內,銀聯卡在日本的消費額接近4千億日元,增至2013年度的3倍。
由于日元貶值,在日本購物變得相當劃算,日本市場正變成中國購買力持續釋放的重要區域。
而看到跨境業務發展前景的當然不止蘇寧一家,阿里旗下的天貓國際、一淘海淘;去年主打“黑色星期五”海外購的亞馬遜;快遞巨頭順豐推出“順豐海淘”等等,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電商之間又在跨境業務上展開了正面廝殺。
正如馬云在世界互聯網大會說的:“中國的空氣、環境、水已經無法支撐未來三四億人的中產階級的各種各樣的需求和服務,我們如何把全世界很好的產品能夠滿足中產階級、亞太地區、全世界的需求。”
作為當前國內最大的電商平臺,阿里在紐交所上市后,布局海外的目標也更為明確。
最新消息指,印度購物網站Snapdeal正在就其最新一輪約10億美元的融資計劃與阿里巴巴磋商融資條款。有知情人士透露,Snapdeal已經從阿里巴巴處獲得條款單,但尚未得到其希望獲得的估值。
“互聯網正改變全球貿易的走勢和格局,隨著電子商務越來越多,這才是巨大的機會所在。”
上述市場人士表示,電商市場國際化全球化是大勢所趨,現在各家電商都想發揮自身長處,快速搶占市場。
“能否建立完善的海外供應鏈體系將是決定成敗關鍵。”該市場人士指,阿里一家獨大的局面在新的領域遭到挑戰,未來電商海外業務的競爭格局或許會跟國內市場全然不同。
(觀點地產網 魯鵬)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