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專欄:全食超市的日子越來越難過了,為了吸引新的顧客群,她開出了新興業(yè)態(tài)店,不過卻引得老主顧們瘋狂吐槽。
近日,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也開出了新的業(yè)態(tài)店,她表示,這種店鋪是為了吸引世紀一代(Millennial,指1980年到2000年間出生的顧客,即國內的80后和90后)。
至于吸引這群顧客的方法,按照全食超市的說法,那就是“用現代化的、流線型的設計理念,再加上最新技術以及精選出的有機食品”。
不過,這套思路出了不少問題:
其一,創(chuàng)新戰(zhàn)略咨詢公司“Innosight”合伙人Robyn Bolton在《哈佛商業(yè)評論》上表示,將目標聚焦于80、90后的最大弊病在于忽略了35歲以上的客群,而且從另一方面向所有顧客表達了這樣一個隱晦的觀點,那就是“我的店都該好好裝修一下了”。
也就是說,當全食超市將新店稱之為“面向80、90后”的時候,她事實上再說這樣兩件事:
“35歲以上的顧客們,最適合你們的是傳統老店,反正比起新店,那里可是‘臟亂差’哦”;
“我們搞出新店了,不過原因在于老店亂七八糟的,而且價格超高哦”!
盡管這兩種觀點絕非全食超市想要傳達的,但是Bolton在文章中表示,這兩種說法正是他身邊這群35+的朋友們最常見的評價。
全食超市的聲明中表示,新業(yè)態(tài)店將會“拓寬市場,深入社區(qū),尤其是那些傳統旗艦店覆蓋不到的區(qū)域”,不過在顧客眼中,這句話是這么解讀的,“這些新店極有可能要開在低收入區(qū)域了”。
另外,鑒于目前全食超市最大的問題是提供的有機商品價格過高,而新店極有可能是為收入一般的年輕人服務,那么如何形成自己的低價策略,也擺在了全食超市面前。
從目前來看,在有機領域,Trader Joe’s、阿爾迪(Aldi)、塔吉特(Target)甚至沃爾瑪都成為了全食超市的競爭對手;而形如Amazon Fresh(亞馬遜的生鮮訂閱服務)、Good Eggs(電商平臺,商業(yè)模式是“農場到家門口”,也就是Farm 2 Door)也是未來的重要競爭對手。
(聯商網專欄作者 王子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