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全世界NO.1 厲玲評英國哈羅德百貨
聯商網消息:作為一個百貨人,我對哈羅德百貨始終懷著“敬意”。
我大概是2000年初的時候,到過哈羅德百貨。走進這家店,我的感覺就是“雍容華貴”。
他的“貴氣”首先來自于建筑本身,哈羅德百貨是一座維多利亞風格的建筑,考究的柱子、大型游廊、繁瑣的裝飾、異國風氣,以及黑、白、灰等中性色與褐色和金色的結合,在意態上都使人感到壅容華貴、典雅,富有浪漫主義色彩。
1985年,埃及人法耶德把哈羅德買下后,花4億英鎊重新裝修了整個建筑,中東奢華風逐漸稀釋了老派英格蘭的味道。深色底板、銅制螺旋狀樓梯,處處都很講究。有新聞報道說,老板在裝修時為了保證“埃及電梯”的完美復刻,曾多次向大英博物館的專家們求證。
在中國,甚至全球的很多百貨店中,奢侈品牌擁有強話語權,并不一定完全遵循百貨店的樓層、品類布局邏輯。我們看到,在哈羅德以“Hall”(類似于“館”“廳”)為單位的專區,聚合了多個奢侈品牌,但都屬于同一品類。也許你在不同的“Hall”可以看到好幾個LV專柜,因為鞋區和包區是分開的,奢侈品牌也不能例外。
除了世界各國的奢華高端品牌,哈羅德還提供各種尊貴的服務,Harrods極具特色的Green Man服務從18世紀一直延續至今,成為Harrods的象征。據說,Green Man平均每人都在Harrods工作長達14年之久,有的Green Man甚至將這份工作視為終身事業。
各個品牌專柜的服務人員,也不見得有多年輕,多美貌,但一定是非常注重禮儀、非常優雅、非常有自信的人。我當時站在一樓顧客相對較少的珠寶區觀察這家門店,有一個40歲左右的男士走過來問我“Can I help you?”,在被明確告知不會購買的情況下,對方仍然拿出鉆戒幫我試戴,整個過程非常舒服。
在我們的概念中,高端百貨店是“少數人的百貨店”,意味著沒有多少顧客,哈羅德卻熙熙攘攘。聽說,哈羅德最早是不讓拍照的,怕打擾到顧客,哈羅德的顧客是包括皇室、富豪、名流在內的全球最尊貴的客人。
記得當時,我問一個店員,“世界上有沒有和你們相媲美的高檔百貨店”,他馬上說搖頭說,“我們是No.1”。
不是“最好的之一”,而是“唯一”。2000年初正是中國百貨業高速發展的時期,也是大家開始走連鎖的時期。我沒有這種”唯一“的概念,所以當時對我的觸動很大。
可以說,哈羅德代表了百貨業發展的一種模式。百貨店實際上是沒有定式的,你可以做的很大,也可以做的很精致。你可以連鎖化復制,也可以“只此一家”。
開一間店還是一百間店,取決于企業怎么定位。就拿哈羅德來說,他要做“全世界的No.1”,那他們就用全球最頂尖的商品和服務,來吸引全球最尊貴的客人。那梅西百貨、沃爾瑪,要開很多家店,客群的覆蓋面就要放大。這是不同的商業邏輯。
1834年,哈羅德從一間雜貨店開始,開了183年,而且到現在還做的那么好,我們有什么理由唱衰百貨業?
(來源:聯商網 李燕君)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