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歐百貨“Réel Food芮食”實探 匯聚56個餐飲品牌
聯商專欄:近日上海商業最大熱點,當屬持續了幾個月的芮歐B2層餐飲區重裝開業。之所以受到業內廣泛關注,是因為該區域堪稱上海客流量最大的餐飲區之一。商場甘愿犧牲數月收益,整體圍板裝修,本身就彰顯決心,因此勢必讓人對之后的呈現望眼欲穿。
全新開業的Réel Food芮食,據資料顯示,多達56個品牌,由于整個樓層均為餐飲業態,引得生活類公眾號在上周爭相推出相關報道,因此本文就不對品牌做詳細羅列了,對于全品牌名單,可看下方官方圖:
同時商場官方微信也已推出了一系列相關品牌的介紹,有興趣的朋友關注公眾號查看即可,本文更多還是要聊一下此次芮歐調整做了什么,以及意義幾何。
簡單來說,商場保留了原先西北側地鐵出入口左側從星巴克一直到KFC以及拐角到SUNFLOUR這一整排區域品牌,對Réel kitchen整個片區以及葡京等休閑餐飲品牌“動刀”。
SUNFLOUR
西北側地鐵出入口
調整后的B2層統稱“Réel Food芮食”,包含上圖中眾多品牌,在業態細分上,又分為“休閑餐飲”、“輕食”、“熟食”三類。下文,詳解商場如何進行顛覆再造。
一、設計
視覺層面,是最基本的感官升級,據說此次芮歐改造,請來了著名設計師Kris Ruhs操刀,而他也正是不遠處獨棟10 corso como的打造者。因此如果你細細體會,能感受到兩者的異曲同工。
古銅和木紋是整個區域柜臺的主框架基調,對于餐飲區設計,不同商場的各式案例太多,但暖色調可以增加食欲,這點是公認的。
整體島柜以暖色調為主
在公區,商場象征性的銀杏葉被沿用到了頂部吊燈、地面、墻面、柱面等各個區域,形成視覺上的沖擊感和一致性。
天花與地面設計的呼應
同時楣頭、柱面上的吊旗則增添了更多異域風情,營造出餐飲集市的軟性氛圍,讓商業空間不再只是有棱有角的道具構成。
楣頭上不規則排列的吊旗
柱面也進行了相應裝飾
原先的Réel kitchen也就是“熱食”品類被移位至了后區,從整體觀感來看,更明亮簡約,顯時尚和舒適感。
就餐區比之前更明亮舒適
主題設計元素也被沿用
通過天地視覺上的延伸,將之前稍顯割裂的區塊完成了整體感的打造。
二、規劃
1、動線調整
調整前芮歐的B2層,主要是輕食、休閑餐飲走廊+Réel kitchen+后區餐飲三部分組合,動線規劃上也稍顯單調,只有一條單方向主動線。
調整后當然先要改善動線問題,整體上更偏向于環形,其中通過幾個“大島”分割出橫向通道,類似“目”字形,旨在盤活整個區域的客流互通。當然實際上客流量最大的區域依舊是地鐵出入口的這條。
客流量最大的主干道
至此整體性更強,被移位至后區的“熱食”區域也不會對外圍產生太多影響,不同的客群互不干擾。
熱食區與調整前一樣,設置了收銀點
天地設計自然延伸,但置于后區又形成了無形區隔
2、品牌升級
芮歐雖然之前人氣超高,但Réel kitchen占據了該樓層的絕大部分面積,對客單價和客群而言都有所拉低,因此在定位方面提升空間不少。
同時商場坐擁靜安寺眾多高端商務客群,這些輕餐消費主力軍,近年對飲食習慣和方式的偏好也有變化,芮歐百貨其實是這一波“消費升級”的引領者之一,但之前只是點到為止,此次迎合客觀趨勢,自然也成為了調整的方向。
調整后,在品類上增加了眾多西餐品牌,對調性的提升有幫助;除此之外各地風味的引入則是增加了口味的多樣性;最終也不乏一些討巧的熱門品牌,吸引目的性消費。
引進更多西餐,提升調性
不同風味齊聚一堂
大多采用吧臺速食模式
此消彼長,在圍板裝修時,看到露出的眾多品牌logo,本以為Réel kitchen會被棄,幸好只是縮位并移至后區,這也是我個人覺得比較穩妥的規劃,葡京作為主要面積“出讓方”無可厚非,畢竟從此次調整效果來看,該樓層需要打造的整體氛圍,已經不適合葡京這類慢條斯理的品牌。
Réel kitchen升級后得以繼續保留
相比外圍崇尚的吧臺飲食方式
后區熱食餐飲部分則更注重集中堂食
三、目的
1、從業內地位來講,芮歐B2層是個人認為與來福士B1層、日月光B2層比肩的上海客流量最大的餐飲區域之一,不破不立,調完后如果你再前往,人氣依舊,但從商場規劃及打造來看,芮歐B2已經為這個業態樹立了新的標桿。以后如果有朋友問我推薦特色商場,說到小餐飲品類,此店必推無疑。
2、從氛圍營造來看,芮歐原先只是“吃”的功能性空間,如今調整成了“餐飲集市”感的體驗式空間,緊湊且不規則的柜位,銀杏葉打造的豐滿視覺感,吧臺飲食習慣的引導,風格迥異的音樂,讓你身在其中,隱約會忘卻商業空間的刻板印象,這是眾多優質商場打造區域規劃時的高階形態。
3、定位方面,芮歐已經不再是剛開業一兩年那家不斷摸索的商場,THOM BROWNE做門面擔當,Assemble by Réel的打造,Off-White這樣的潮流標桿進駐,擴容后座無虛席的SeeSaw,反復提到的4層體驗空間的完善,加上入駐頂層的喜茶和EDITOR,商場已與久光這類相對傳統的百貨形成差異化競爭,自身特色坐實后,當然有底氣對小餐飲部分加以提升。
4、收益方面,此次調整,當看到圍板時,我不免也會職業病設想如果自己來做,會往什么方向去改。縮減此前相對大面積的品牌,引入更多更緊湊的品牌,無疑是收益提升項;同時,未放棄Réel kitchen,而是機智地移至后區,并整體打造Réel Food,不僅保護了客群的多元性,同時也是收益最大化的方案之一。
說明一下,為了更好地呈現商業空間的觀感,我特意挑選了客流較少的時間段前往,本文中你看到的畫面,可能是該樓層客流的下限。
此次調整從專業角度而言很容易理解,設計、規劃、理念灌輸、招商,但要獨立成文卻很難,通篇我幾乎沒有提及任何一個新晉品牌,畢竟50多個品牌全新齊聚一堂,必定會有得意者,也有水土不服者,大調完畢,可能第一天的客群分布就能體現出端倪,相信商場招商的同仁已經在準備后續品牌更迭的方案了。
(文/聯商百人薈成員 kaga)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