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歐百貨COOK&BOOK實探 經營模式有大不同
聯商專欄:芮歐百貨4層COOK&BOOK開業后,我曾寫過一篇內容:《COOK&BOOK開業,芮歐百貨體驗業態終趨完善》,主要介紹了一下芮歐百貨如何打造幾乎一整個樓層的體驗氛圍,同時也預告過,將會為COOK&BOOK作一篇單篇報道。原因在于:
一方面該品牌幾乎是樓層圍板到最后一個打開的品牌,因此具有一定象征意義,此前由于弧形柜位超大開面已經引起我興趣;
另一方面,相比其他品牌主要通過“手作”以巧取勝,COOK&BOOK主打的烹飪生活方式,不僅是獨家進駐到購物中心的店,同時比起此前類似業態的ABC Cooking等品牌,COOK&BOOK在經營模式上又有不同。
選址方面COOK&BOOK位于4層上行口右側,弧形動線拉伸了整家店的長度,但其實整體面積目測不到兩百平。
到店后你首先會看到的是主推產品陳列展示,我前往探訪時,正值某進口鍋具品牌露出。
在展臺正面,除了品牌logo外,還有其所要傳達的元素:FOOD、TOOL、COOK、BOOK、MARKET,這幾個單詞,分別有什么意義,等本文末,也許你我都會有答案。
在看完整家店后,能感受到COOK&BOOK的理念:
飲食是人最基本的需求——
然而當人的生活水平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對吃或者說怎么吃產生額外的需求——
“做自己想吃的食物”,亦或是“想自己做食物”,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
于是就有了如何實現以上這些的需求——
工具和方法
倒推回來
COOK&BOOK提供了場地、工具和方法,一個詞概括就是“平臺”,讓對烘焙、烹飪……簡單說是“DIY食物”有興趣的朋友們齊聚一堂,通過學習和分享,“做自己想吃的食物”,或者僅僅是滿足自己“想做食物”的需求,最終讓這些消費者產生共鳴。
授課當然是品牌主要的營收渠道之一。在課程中,甚至能產生“工具”的連帶消費,這也就是為什么會在店鋪的最醒目位置展示品牌鍋具的原因,因為極有可能你在烹飪課堂中學到的廚藝,需要配套的產品才能盡情展現。
整家店平面布局雖不規則,但整體規劃仍舊相對清晰明朗,主要有四部分區域:
輕食制作區
相應的,高柜部分陳列的都是相關器具。
前期準備區域
在此你可以進行一些食材的準備工作,遠處的分類砧板一定程度上就能體現出品牌所要表達的“生活方式”。
主烹飪區
在此品牌準備了五組灶臺,以供多人同時使用。
飲品制作區
該區域又通過櫥柜的設計分成三部分
你能在不同的“小版塊”制作咖啡、果汁、茶飲等不同的飲品。
以上四部分區域,幾乎囊括了“關于廚房”的所有,當然在墻面、暗門中,也不會少了類似冰箱、烤箱等各類廚電裝備,COOK&BOOK的構想不難猜,在商業空間中還原廚房應該有的樣子,只是做了“擴大化”,以便能夠多人享用。
從櫥柜的設計制作,廚具家電的擺放,讓消費者進店后能夠找到歸屬感,同樣也能把好的經驗帶回家,并分享。
除了DIY區域占據了營業面積的絕大部分,店中也不乏“零售渠道”,除了上述圖文中已經有露出的各類廚具外,也有果汁、甜品現貨供應(如果你實在不想DIY,這是選擇之一),甚至有烹飪、廚藝相關的書籍,畢竟品牌的名字中就有BOOK。
更值得一提的是,相信讀者會被圖文中醒目的“西門子”logo所吸引,關注品牌微信公眾號就能發現端倪。
COOK&BOOK理應是與西門子等品牌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而其中,作為大廚電供應商,西門子處于醒目位置也不足為奇。在微信公眾號中,品牌甚至“直言不諱”地點名這是一家“新零售體驗店”。
COOK&BOOK通過與優質大品牌合作,為顧客提供合適的工具、產品和服務,而不乏零售渠道的傳統品牌,則通過這樣的合作方式,迂回實現了自身的“新零售”模式升級,不失為雙贏之舉。
看完這些,也許你對這家店會有大致初步的感受,此時我們再回爐那5個關鍵詞:
FOOD:其實品牌的產品是“服務、體驗”,而FOOD,則是產品的產品,是最終成果,當然你也可以在店中直接享用到吃的、喝的。
TOOL:關于工具,文中已經多次提到,做餐飲是一門手藝,如果配備好的工具,可以讓它事半功倍,而COOK&BOOK,一定程度上,就是教會消費者,如何高效地使用工具做出心儀的食物。
COOK:這才應該是品牌的核心,整個商業空間,就是為COOK而服務的。
BOOK:作為品牌名中的另一個單詞,也能從上文看到會有烹飪相關書籍售賣,但目前還不成氛圍,這應該可能是品牌需要在今后加強的一個渠道環節,但BOOK更多指代的是“學習”。
MARKET:例如門口的鍋具,店中不乏各類廚房相關的進口品牌以及食材供應,甚至可以理解為一個小型超市,因此,如果你時間緊不足以支持長時間在店內學習課程,那直接買回家也不失為一種體驗方式。
綜上所述,COOK&BOOK不同于常見的體驗業態——賣課程,來DIY。更多是在挖掘消費者對廚房深層次的認知,在消費升級的時代,廚房作為生活空間,不再僅僅是充當“讓自己填報肚子”的職能,烹飪更像是一種技能和追求優質生活方式的渠道。
但就如同攝影一樣,畢竟不是人人都能成為專業的攝影大師,于是眾多攝影相關app才有了用武之地。相應的COOK&BOOK就如同烹飪領域中的“實體美圖秀秀”,讓消費者對該領域的各種非專業訴求都有了實現的可能。
(聯商百人薈成員 kaga)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