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零售下一個五年趨勢分析:高瞻遠矚可行千里
聯商前言:你能夠走多遠,首先取決于你能夠看到多遠;鼠目寸光止于五步,高瞻遠矚可行千里。
第一部分:宏觀趨勢分析
從國家層面,對未來趨勢作以下三點預判:
一、全方位開放力度一定會加大
走向全方位開放,既是深化改革開放的要求,又是抵抗貿易戰對我國影響的有效手段。全方位開放,就要開放三大市場:
1、開放物質產品市場
中國全方位開放物質產品市場后,一定會產生兩個效果:
一是刺激國內消費:過去因為關稅很貴的奢侈品會變得很便宜,而這么多的奢侈品進入中國,一定會刺激國內的消費。
二是提高供給水平:一旦好產品進入中國,會提高中國的供給水平,推動整個中國經濟的增長。
2、開放服務市場
全方位開放的第二個市場就是服務市場,包括金融、教育、醫療等等。
3、開放投資市場
國務院最近修改了外資進入中國的負面清單。所謂的負面清單就是指“什么不準干”,過去的負面清單是60多項,現在降到了42項,大量投資將會進入中國。
二、“一帶一路”倡議會加速推進
“一帶一路”包括了三大洲(亞洲、歐洲、非洲)和兩大洋(印度洋、太平洋),但沒有包括北美和大西洋,既避開了和美國的直接沖突,又開拓了新的產品市場和投資市場。過去幾年時間內,中國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總額已經超過5萬億美元,“一帶一路”必將為中國未來的發展提供巨大的支持。
三、國內經濟會保持一定的刺激以穩增長
1、財政政策會更加積極
一是減稅費:未來國家還可能出臺一系列新的政策減免稅收,這是一個大趨勢。
二是加大財政投資:財政投資未來不會搞金融性投資,主要是基礎設施投資以刺激經濟。
所以,財政政策,未來幾年將會更加積極。
2、加快經濟結構調整
中國必將會加大對新興產業的支持力度,到現在已經定下來的中國未來二十年內增長的主要產業有三個:
一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信息技術、移動互聯網、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高端裝備制造,這幾大戰略新興產業會加快推進。
二是服務業:服務業必會加速推動,包括消費服務業、商務服務業、生產服務業、精神服務業。服務業未來對中國的貢獻會非常大,去年已經第一次出現消費的貢獻超過了投資。而且未來稅費減免上,服務業一定會有新的優惠政策。
三是現代制造業:現代制造業將是未來對中國貢獻非常大的產業。
所以,未來幾年中國一定會加快調整結構,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服務業、現代制造這三大產業的快速發展,讓中國目前整個經濟獲得新的支持動能。
第二部分:中觀趨勢分析
趨勢一:互聯和融合
傳感器和物聯網將使世界完全互聯。預計到2020年,平均每個用戶將會有5個聯網設備,平均每個家庭將會有10個聯網設備,市場上我們將會看到超過800億臺互聯設備,更重要的是,我們會看到有超過50億的世界網民。
趨勢二:5G網絡和實時服務
5G網絡對我們意味著什么?數據的上行和下行速度會達到1GB/秒,數據的延遲將下降到1毫秒以下,這意味著我們能夠非常穩定地接入高速互聯網。
趨勢三:大數據
有了無所不在的物聯網和傳感器,數據泛濫也隨之而來。面對這些泛濫的數據,如何清洗和分析變得更加重要。大數據有非常多的產出和應用,比如預測分析,輔助商業決策,或者用作動態定價工具等等,但這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打通從“數據分析”到“有意義的商業決策”這最重要的一環。
趨勢四:人工智能
前面講到了數據泛濫,所以我們在查找和調取所需數據的時候,會遇到難以獲得有效數據的困擾。那么未來的AI搜索引擎可以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通過設定一些我們需要的條件、格式、結構,它可以通過AI算法在網上采集數據,并且最后按照你所需要的格式和結構將數據呈現給你。
趨勢五:新商業模式
在商業模式創新方面,我們可以看到的幾個主題是:個性化、共同創造、共同開發等等。
第三部分:微觀趨勢分析
一、消費升級的趨勢
從改革開放建立市場經濟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經歷了三次消費升級,每次消費升級都是在上次基礎上的革新,并且在完成升級的同時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特征,而未來我們將進入個性化升級的新消費時代。
1、必需品消費升級:1978年——80年代末
主要表現為消費者追求更好質量和更健康的基本消費品,主要在衣食領域。
2、小康消費升級:80年代末——21世紀初
“老三件”和“新三件”分別先后形成消費風潮,家用電器等高檔耐用消費品普及率迅速上升,帶動消費者生活質量的提升。
3、品質消費升級:21世紀初——現在
在滿足了基本的生活物質需求的基礎上,消費者在追求消費品質和服務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娛樂、文化及旅游等消費在規模和品質上有了大幅的提升,購買高品質商品、海淘等現象越來越普遍。
4、個性化消費升級:現在——未來
慢慢脫離工業化時代的標準化產品模式,隨著信息資源的介入和生產能力的大幅提升,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將得到滿足,更多的消費者能參與到上游的原創設計和需求定制,小眾消費越來越被重視。
二、消費結構與消費理念的改變
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消費者的消費結構、消費需求、消費渠道和消費理念都會發生深刻的變化。
1、消費結構:由生存型消費占主導轉變為發展型消費主導,由物質消費為主變成服務性消費為主。
2、消費需求:從滿足基本生理需求的消費升級為滿足個性化和品質化等更多情感訴求的消費。
3、消費渠道:從線下消費為主,到線上消費出現,再到線上線下融合的全渠道消費。
4、消費理念:從過去節儉、炫耀性或者盲從消費變為追求個性化、綠色健康、便捷高效、注重體驗的消費。
三、消費升級的驅動力
1、第三產業的快速增長和社會消費增強為消費升級提供良好的宏觀環境。
2、城鎮化水平和居民收入的持續提升為消費升級提供堅實的經濟基礎。
3、數字化技術廣泛應用為消費升級搭建高效和高體驗的消費鏈條。
商品數字化:大幅提升商品的觸達性,同時可以讓消費者更多參與到商品的設計環節。
場景數字化:打通商戶和消費者信息,使需求可識別、可觸達洞察服務,結合場景信息有效調配上游資源,提升消費鏈條的服務率。
體驗數字化:消費者可充分了解信息、物流,另外還可通過 VR 與AR 技術享受到更好的消費體驗。
4、數字化助力物流效率提升,生產與消費在時間和空間上更好地銜接。
5、互聯網重塑消費鏈,縮短商家與消費的時空距離,改變消費者的消費習慣。
6、移動互聯網普及降低觸網成本,智能設備在消費者生活中地位凸顯。
四、未來消費的五大理念
1、品質生活:在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階段下,人們的消費需求開始從模仿型排浪式消費向多樣化理性消費轉變,無論是剛需、非剛需,還是基礎生活、品質生活,整個消費主體越來越重視對美好和品質生活的追求。
2、互動體驗:隨著技術和產品的迭代與演進,消費場景中的互動體驗也日新月異,實體、虛擬、虛實結合等互動方式,跨界融合化、業態邊界模糊化和人工智能化等體驗感受,給人們的互動體驗過程帶來更為豐富、立體和享受的空間及氛圍。
3、個性定制:由于受到審美喜好、教育文化、身份場合、生活習慣等的影響,以及人們越來越注重個人價值和自我內涵體現的觀念作用,人們的消費需求存在著更多差異,個性、定制于是成為了人們的實際需求和市場中不可忽視的現象,而潮牌、輕奢、設計師品牌、、私人定制等開始滿足了不同人群的個性定制需求。
4、便捷高效:便捷和高效是每個時代的一致追求,供給側和需求側同樣需要便捷高效的有力支撐,高鐵、共享單車、外賣、移動應用、手機支付、智能家居等的發展,都在不同程度地提升社會方方面面的效率,給人們的消費創造了更加便捷的服務環境。
5、綠色健康:綠色健康正在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從低碳出行,到有機食品,再到運動健身,無不折射出人們的綠色環保、健康養生的生活志趣。
延伸閱讀:
(作者系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云棲居士,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禁止轉載�。�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