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發布《2019年度零售上市公司發展趨勢白皮書》
出品/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
撰文/聯商網陳新生
對于中國零售業來說,2019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在全球經濟增長動力減弱以及中美貿易摩擦的雙重影響下,我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增大,零售行業景氣度仍在低位運行, 行業整體處于疲軟狀態。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1649億元,同比增長8%,增幅比上年下降1%。全年全國網上零售額106324億元,同比增長16.5%,增幅較上年下降7.4%,繼續增速放緩態勢。
雖然零售行業整體處于疲軟狀態,但中國經濟總體保持在合理區間,轉型升級穩步推進,這也為零售業的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19年,零售企業加大投資布局,繼續深耕中國零售市場,線上零售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傳統零售業態為了應對沖擊,也不遺余力地推進轉型升級,加速線上線下融合。零售行業競爭格局加速變化,行業并購整合洗牌持續進行,行業風口此起彼伏。中國零售業有兩股力量正在崛起:一是零售新企業越來越強大;二是零售新業態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8月7日,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發布《2019年度零售上市公司發展趨勢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從行業發展、整體趨勢、細分業態、重點企業分析等角度對2019年中國零售行業進行深度洞察以及未來發展趨勢研判。
報告完整目錄(高清PDF共74頁)
部分報告內容摘要:
《白皮書》顯示,2019年我國零售上市公司總營收突破3萬億元。2019年,我國167家零售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收31529.78億元,同比增長17.86%,凈利潤2292.28億元,同比增長661.76%,凈利潤率7.3%。
從新上市企業來看,2019年,零售行業新增上市企業8家。其中,電商板塊增長最多,有4家,分別為云集、微盟集團、如涵和值得買;服飾鞋履板塊有2家,分別是慕尚集團和滔搏;休閑食品板塊也有2家,分別是三只松鼠和良品鋪子。2019年,共有4家企業退市,分別是卜蜂蓮花、華地國際控股、富貴鳥和聚美優品。
從營收來看,進入百強榜單門檻提高。2019年中國零售上市公司百強的門檻是35.42億元,同比2018年的27.76億元,門檻提高了近7億元。
經過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綜合研判,2019中國零售上市百強有以下四大特點:
電商仍是營收、凈利大戶
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在2019年零售上市公司中,營收增長99家,占比60%;凈利潤增長90家,占比54%。近三年,營收增長企業和凈利增長企業在統計占比中呈持續下降趨勢,這也直觀表明零售上市企業處境愈發艱難。
其中,18家電商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收13421.19億元,凈利潤1770.01億元,營收占167家上市公司營收總額的42.57%,凈利潤占比更是高達76.13%。這也與近幾年電商的高速發展吻合。
近三年,在統計企業數量不斷增加的情況下,阿里和京東兩大巨頭營收占仍呈不斷提升的趨勢。2019年,阿里巴巴的凈利潤高達1673.03億元,占到167家上市零售公司總利潤額的70%以上。此外,京東、美團點評盈利能力不斷增強,拼多多虧損進一步收窄。
TOP10門檻提高到500億 強者越強
《白皮書》顯示,從企業排位來看,TOP5企業已經兩年沒有變化,分別是京東、阿里巴巴、蘇寧易購、小米集團、高鑫零售。
美團點評在上市一年多以后,升至營收榜第六位,原來位于第六位的唯品會以及第七位的永輝跌落至第七位和第八位。第九位和第十位依舊是國美零售和百聯股份。零售上市公司前十強門檻由2018年的484億提高到2019年的504億元。
此外,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發現,2019年十家頭部企業合計實現營收20280.76億元,占167家上市公司總營收的64%,同比上升2個百分點。近三年,TOP企業營收總額每年以超20%的速度增長,在零售上市公司營收占比也在不斷提升。
相比去年同期,前十強營收達到20280.76億元,增幅高達22.07%。另外,在營收十強公司中,實體零售從2017年的7家減少到2019年的5家。十強營收占比從44%下降到28%。
另外,實體零售之間的競爭格局也在發生顯著變化,如百聯股份與蘇寧的營收差距越來越大,永輝與高鑫零售的營收差距則逐年縮小。
零售兩極分化明顯
在167家零售上市公司中,2019年營收下降的公司為68家,占比41%;凈利潤下降的公司為77家,占比46%;營收與凈利潤雙降的公司為43家,占比26%;實現虧損的公司為35家,占比21%。
從2015年到2017年,零售業上市公司的業績下滑得到有效控制,下降幅度逐年收窄。但從2018年開始,營收、凈利潤、雙降、虧損的企業占比,又開始擴大,2019年各項數據進一步惡化。
2019年,167家零售上市公司上述四個指標出現了全面下滑,分別有四成以上的企業營收下降或凈利潤下降,我國零售上市公司兩極分化現象越來越明顯。
聯商網高級顧問團主任,上海商學院教授周勇認為,中國零售業的兩極分化正在加劇,零售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不容樂觀。
一些企業主營業務萎縮,自營收入減少,依靠“減本提效”或“變賣家當”等途徑實現了扭虧為盈,以這種方式維持上市地位無可厚非,但無法持久。零售業的持續發展,不能單純依靠“消極提效”,應該積極擴大體量,改善體質,當下虧損便能轉化為未來利潤。
百強營收社零占比低
2019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1649億元,167家零售上市公司的營收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例為7.66%。2018年這一數字為7.02%,2017年為5.52%,2016年首次突破5%達到5.03%。三年時間,占比增加了2.63個百分點。
可見,我國零售業的總體規模以及組織化程度都有待繼續擴大與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白皮書》針對百貨、購物中心、超市、服飾、電商、家電、藥妝、休閑食品、珠寶配飾等九大零售細分業態都展開了深入的分析與研判。(針對各業態分析,可掃描下方二維碼獲取完整《白皮書》)
以百貨、購物中心為例,兩者營收占比呈現出三年“三連滑”特征,而百貨關店仍持續,價值需要重新驗證;以服飾為例,2019年服飾鞋履行業依然艱難,女裝品牌缺席百億俱樂部。再以電商為例,雖然電商依舊高速增長,但馬太效應明顯,兩極分化嚴重。
針對2019年中國零售百強遇到的問題,《白皮書》也給出了相關建議。
針對零售百強在社零總額中占比(僅為8%)過低問題,《白皮書》認為,零售上市公司應著重提升行業集中度。行業集中度是我國零售業發展的必由之路。當前各種形式的競爭結果就 是零售行業集中度的提升。
此外,為了助力零售行業更好更快發展,在維護公平競爭與消費者合法權益兩個方面的法律法規與規章制度,都有待完善。而零售的轉型與發展,都需要資本的大投入,資本激活零售以后更需要培育內涵。
零售是服務行業,零售商迫切需要花大力氣培育自己的品牌力、商品力、洞察力,真誠地洞察用戶,關注用戶,服務用戶。
掃描下方海報二維碼獲取完整版白皮書
以下為2019年零售上市公司百強營收榜: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