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消費35元的西餐廳薩莉亞怎么能不火
來源/聯商網(www.ntjiede.cn)
撰文/林平
圖片/聯商圖庫
吃披薩不止只有必勝客,還可以有薩莉亞。
薩利亞,一家主打意式餐飲的日本餐飲連鎖品牌。有人說它是"意大利的沙縣小吃”,有人說它是“西餐界的名創優品”,還有人說它是“慈善機構薩利亞”。
在競爭激烈的西餐界,薩莉亞憑借低價和大眾化路線,以“平價意餐”的差異化定位殺出一條血路。
1967年,正垣泰彥在日本創立薩莉亞。在意式餐飲尚未普及的年代,正垣泰彥師從經驗豐富的廚師,出師后一邊讀書一邊開始經營門店。1972年,薩莉亞首家意式餐廳正式開業,創立53年來,其在亞洲開出了1500多家直營門店,其中中國市場近400家,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香港等地區。
財報顯示,薩莉亞2019年營收1549億日元,約合100億人民幣,其中大中華區營收339.3億日元,約合22億人民幣。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餐飲行業來說,百億營收規模已經處于行業頭部位置,目前中國餐飲巨頭中,海底撈2019年營收達到265.56億元。
同樣主打意式餐飲的必勝客,百勝中國招股書數據顯示,2019年必勝客在中國擁有2200多家門店,營收為20.45億美元,約合139.78億人民幣。
與近百元客單價的必勝客相比,薩莉亞的客單價只有其一半,人均消費約35元。雖然客單價低,但薩莉亞的利潤空間并不小。從薩莉亞曾公布的2018年9-11月份的營業數據來看,三個月營業利潤為19.15億日元,約合1億人民幣,折算之后每年凈利潤約4億人民幣。
在餐飲行業面臨“三高一低(房租高、人力成本高、食材成本高、毛利低)”困境的當下,為何10元一碗意面的薩莉亞卻保持持續盈利?
奉行低價優質策略
2003年12月,薩莉亞中國首家門店在上海市天鑰橋路正式開業,以上海為基礎,薩莉亞隨后擴張至北京、廣州、臺灣、香港等地,并成立了獨立核算的全資子公司,并在各區域開設直營店。
提及西餐,大家往往將其與高檔、昂貴等詞語相關聯,不過以平價作為核心賣點的薩莉亞卻走出了不同的道路。
以杭州的一家薩莉亞門店為例,在大眾點評上,網友的評價多是“性價比高”、“服務好”、“口味贊”、“上菜快”等,其一塊培根雞肉雙拼披薩售價為26元,受到不少網友點贊。
受制于人力、原料、租金成本上漲等原因,不少餐飲品牌為了轉移成本,先后開啟漲價潮。受到疫情影響,西貝、海底撈先后宣布調價,由于消費者反應激烈,隨后撤回或修改了調價措施。
不過,薩莉亞仍然保持著多年的平價策略,意面系列10元起,主菜系列15元起,披薩系列18元起,湯系列6元起,甜品系列8元起。消費者甚至消費不到35元,便能夠獲得一次良好的消費體驗。
憑借超高的性價比,薩莉亞仍然吸引了大批年輕學生、打工白領、家庭等平價家庭類型的消費者。
據紅餐網報道,雖然近年來薩莉亞也承受著食材、人力等成本不斷上升所帶來的利潤減少的壓力,但總的來看,它在中國市場的發展仍然處于穩步前進的良好態勢,各大區域市場都在以每年新增幾十家新店的速度擴張。
凱度發布的《2020中國消費市場趨勢》顯示,一般的消費者在很多產品的購買上更趨理性,追求性價比。消費市場將更明顯地呈現出價格的降級、品質的升級,民眾消費將有新轉變。
餐飲行業亦是如此。據了解,疫情之后,不少餐飲巨頭都推出了平價子品牌。西貝推出了平價特色面食,喜茶推出新品牌喜小茶,價格只有喜茶價格的一半,海底撈更是推出了9.9元低價套餐。
有業內人士分析,目前消費市場已顯示出價格降級,向高性價比趨勢靠攏的信號,高端品類大眾化將成為不可逆的趨勢。
都2020年了,為何薩莉亞還這么便宜?
薩利亞在客單價低的情況下,仍然有較大的利潤空間,與自身的高效管理密不可分。
動圖來源見水印
從選址來看,以深圳市場為例,薩莉亞在深圳的所有門店,都選在住宅區,尤其是靠近大型超市的地方,這種選址,租金相對較低、家庭客聚集,因此負擔并不算太大。
動圖來源見水印
對于門店設計,薩莉亞還很會利用空間,廚房很小,座位特別擠,必須彎曲著腿才可入座,這樣的設計,最大程度節約了成本。
此外,在成本控制方面,針對供應鏈,薩莉亞人均消費比較低,但菜品挺豐富,而且分量也比較足,這背后是其對原材料采購成本的把控。
據報道,目前薩莉亞已經建立起從產地到門店全鏈路的原材料供應體系,許多原材料直接從源頭批量采購,中間環節的減少使得原材料成本被大大降低。
以意面為例,薩莉亞集中采購的是意大利進口面食材料,由于與源頭供應商達成長期合作協議,通過批量拿貨降低了采購價格,成品價格約為必勝客的一半。
此外,薩莉亞的每家店都不需要專業廚師,全部由中央廚房配菜,現場加熱、澆汁、裝盤、上桌,不僅提升了員工效率,加快上菜速度,還能提高翻臺率。
實際上,為了解決餐飲標準化問題,諸如海底撈等國內餐飲巨頭先后投建中央廚房,通過大規模采購和集約生產,中央廚房能夠有效降低采購成本和人力成本,并通過標準化生產降低食品安全風險,為連鎖餐企的規模擴張和安全經營提供重要支撐,幫助企業實現利潤擴展,這也是餐飲行業規模化發展的必由之路。
從用工來看,為了降低人工成本,薩利亞推出了非常靈活的用工方式。薩莉亞有固定合同工,但更多是招聘臨時兼職工。有數據顯示,廣州薩莉亞一個公司的正式員工只有1100人,而臨時工則達到2000人,全職和臨時工的比例接近1:2。
通過這種靈活的用工方式,薩莉亞可以大大降低人工成本,同時提高人工使用效率。
這與疫情期間盒馬等企業推出的“共享員工”模式類似,來自國家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數據顯示,自2月3日盒馬等企業“共享員工”的合作后,截至3月23日,共享員工模式解決了400萬餐飲人員的就業問題。
不得不說,薩利亞的經營模式對于中國餐飲企業來說,有較大的借鑒意義。但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市場,中國餐飲市場的創新層出不窮,伴隨著健康餐飲、體驗式餐飲、親子餐飲等不斷興起,國際餐飲品牌迎來生存挑戰,不得不加速在中國本地化落地和創新。
而在未來,薩莉亞也需要應對著同樣的市場競爭環境。不過,薩莉亞給中國餐飲也提供市場參考,憑借平價策略,企業也能獲得長青,獲得持續賺錢的能力。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