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城市的“平價”餐廳,是差異化的方向嗎?
薩莉亞、吉祥餛飩、一點點……
聽到這些品牌名字,你會想到什么?
連鎖、低價、品牌餐飲,生存于一線城市。
除了這些標簽,這些品牌也都有一種“頑強的生命力”,用自己“獨辟蹊徑”的方式,在都市餐飲激烈的競爭中殺出了一條“野路子”。
隨之而來的一個話題是:依靠“平價”帶來的火爆,究竟能讓品牌走多遠?
01
40元吃牛排、9元喝紅酒
探店西餐界的“沙縣小吃”
很多一線城市的消費者,對薩莉亞都有著特別的感情。這是一家“另辟蹊徑”的西餐廳,雖然地處繁華的商圈地段,客單價卻低的驚人,讓人直呼是“賠錢的買賣”。事實上,這家西餐廳憑靠低價年賺百億,堪稱西餐界的一股“泥石流”。
薩莉亞,是日本知名的意式快餐品牌。有業內人士表示,薩莉亞是唯一一家進店有底氣把菜單都上一遍的西餐廳。于是,內參君也去到北京望京的一家薩莉亞體驗了一把,這家餐廳果然是不走“尋常路”。
薩莉亞的選址基本都在繁華的商圈地段,店面不大,但簡約現代的裝修風格卻讓人很舒服。室內桌椅布置略顯緊湊,卡座的高靠背倒是給了顧客一絲隱私空間。每張桌子上都放有菜單和點餐單,翻開菜單才真是驚呼:這確定是一家西餐廳嗎?
菜單上的種類樣式多樣,主食、沙拉、甜品、飲品等應有盡有,大概有幾十種。40元的鮮嫩牛排,27元的雞肉雙拼大匹薩,13元的肉醬意面,12元的金槍魚沙拉,更有9元一杯的葡萄酒,8元暢飲的各種飲料和奶茶,簡直是太便宜了。
在物價飛漲的當下,能在西餐廳里賣如此低的價格,著實有些出乎意料。據服務員介紹,上菜時間一般在5~10分鐘,有任何需求也都可以按桌上的按鈕呼叫服務員,考慮確實很周到了。
下單后沒幾分鐘,菜品就上齊了。說實話,菜品的味道超出預期,畢竟那么低的價格,對品質一般也不抱有太大期待。點了一桌子餐品,總共花了136元,一百多吃頓西餐,性價比確實很高了。
這家創立于1967年的“平價意餐”品牌,憑借差異化定位,在亞洲開出了1500多家直營門店,其中有近400家在中國。
門店數量是其次的,盈利能力也“了得”,財報顯示,2019年薩莉亞企業營收約100億人民幣,其中大中華區營業額達22.01億人民幣。
憑借如此低的價格卻能在北上廣深等城市活的如魚得水,薩莉亞也算是“野路子”出圈了。
02
一線城市的那些“薩莉亞們”
其實,在國內,“薩莉亞們”比比皆是。吉祥餛飩、一點點奶茶等,都是以“薄利多銷”打入平價市場,以價廉作為集聚客源的武器。
比如吉祥餛飩,曾公開表示:我的原則就是“real”(便宜)。這個22歲的“餛飩界老字號品牌”,憑借這一差異化定位,目前連鎖規模近2500家店,年營收突破15億。
大眾點評上顯示,吉祥餛飩在北京共有35個店,除了典型的社區店以外,還有很多開在“超市二樓”、“商場負一樓”、“小旅館旁”等地段。人均消費在20-25元上下浮動。被很多網友稱為“打工人的高性價比品牌”。
一點點也是同樣的定位。這個創立于1994年的臺灣奶茶品牌,2010年進軍大陸的時候,就憑借豐富的產品、清爽的顏值、營銷、性價比等多維度因素立足。目前,北京共有152家一點點奶茶,菜單上顯示各類奶茶產品幾乎都定價在20元以內,同時還有免費的珍珠、椰果等豐富的配料供顧客選擇。可謂“既豐富又便宜”。
在奶茶賽道廝殺激烈的今天,上有喜茶、奈雪,下有蜜雪冰城。而一點點硬是在狼多肉少的市場里分到屬于自己的一杯羹。
03
薄利多銷
“平價”背后的原因
在大環境變化、餐飲企業紛紛表示市場越來越難以捉摸、利潤微薄、生存艱難的時候,靠“平價”出圈的“薩莉亞們”卻生存的很好。這些品牌也有著一些共性,內參君為大家梳理了一番:
1.選址去中心化,一類商圈的末類鋪面。“去中心化”并不是指開在郊區,相反,是選擇交通便利、人流量密集的商圈,只是不選擇黃金鋪位,而是開在商場里比較偏的位置,這些鋪位相對比較便宜,最好還是“接盤”倒閉的店鋪,還能省下不少的裝修費用。
2.裝修輕便化,滿足飲食剛需。仔細研究“薩莉亞們”,裝修往往是“極簡主義”。店內不做過多花哨的布置,而是追求簡單、干凈。
3.極致“性價比”擺在明面,不彎彎繞。吉祥餛飩直接在店內張貼海報“5元吃飽,8元吃好”,并推出5、6、7、8元的套餐;定位“社區全時段餐廳”、直營連鎖100+的南城香也在店內張貼“5大承諾”,告知顧客咸菜水果免費自助、米飯免費添加。
4.口味未必驚艷,卻贏在“穩定”。比如一點點奶茶在一線城市走低端市場,抓住一線城市低端消費市場的潛力。除了好喝、實惠、排隊營銷等,最為主要的是,這個品牌給消費者提供了穩定的預期——一杯價格便宜,且不難喝的飲品;同樣,知乎上有一個帖子說:“為什么吉祥餛飩口味一般卻還很有市場?”也是這個道理。
5.依托強大供應鏈降本。成立于1999年的吉祥餛飩,目前已發展成為年營收15億、門店超過2000+的全國連鎖品牌。為了降本增效、保證連鎖品質,吉祥餛飩在后端做了很多方面的努力,比如不斷推動供應鏈的進化和中央廚房的改造等。
6.一切以“效率”為先。在追逐效率方面,各個品牌也各有路數。
在薩莉亞門店,絕大多數食物都是半成品,店員只需要根據操作標準加熱、裝碟上桌就可以了。在日本,準備15道菜,薩莉亞僅需9分58秒就完成了,效率極高;同時,拖地時拖把呈U形從不同的地方通過,從而縮短工作時間;另外,上菜時不用托盤,而是直接用手端著裝有食物的盤子,據悉,平均上菜速度可以快8.5秒。
南城香也通過合理設計動線,反復驗證最終鎖定了長條形、寬2.7米的明檔廚房。目的是為了減少廚師走動,實現了一人管理8個灶臺的極高人效。
“真正好的東西,應該既便宜又好吃”。所以,“薩莉亞們”圍繞著“平價”這一定位,探索出了一系列降低成本的運營和管理手段,這些方法在國內餐飲行業房租、人工及原材料日益高漲的今天,尤其具有參考意義。
04
低價在一線城市的市場有多大?
不管是薩莉亞、吉祥餛飩,還是一點點奶茶,在一線城市的低價市場各有各的打法,也都各自活得很好。
這些品牌,勝在精準鎖定目標客群,主要消費群體非常清晰——大多是都市里的“打工人”或消費層次較低的人群。
這些目標客群的共性是: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里打拼,對價格敏感,除此之外,對品質和體驗感也有自己的追求。因此,更愿意選擇“有品牌保障但價格實惠的食物”。
一線城市賣出三線價格,從本質上來說,這是一種差異化定位。不與高端品牌硬碰硬地競爭,在“雞頭”和“鳳尾”之間,選擇后者,尋求自己的立足方式。
那么,問題來了,這種“低價”策略,能讓品牌走多遠呢?
史玉柱曾說:“中國的人口分布呈現金字塔形。北京、上海和廣州這三座城市才是真正的尖塔。在這三個城市,大多數品牌都賺不到錢,甚至虧損。主要原因是成本太高。”
一位業內人士認為,以“低價”搶占市場,不是一件容易事,考驗的是企業各個方面的能力。無論是什么品類,一旦以“低價立足”,相對應的就是利潤空間被大大壓縮。這類品牌,或許能夠通過“性價比”收獲自己的忠實粉絲,然而,隱患在于:抗擊風險的能力大打折扣。
一方面,餐飲的各類成本在不斷上漲。如果毛利率只夠勉強支撐品牌茍活。那么,一旦成本結構發生變化,“薩莉亞們”就會率先感受到危機;
另一方面,隨著消費升級,人們對餐廳提出的要求也在不斷增加。要好吃,還要體驗感更好。面對不斷增長的需求,是否能在合理的利潤范圍內滿足,也是對所有品牌的另一種考驗;
此外,這類品牌還要面對市場日新月異的競爭者。老品牌實力雄厚、后方強勢,還能穩如泰山,也就是俗語常說的“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如果根基不穩,則很容易被抄底。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