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脖戰爭:勝敗生死,一線之間
在投資人的角度看,餐飲其實是一個令人眼饞,但不好進入的行業。
而絕味、周黑鴨、煌上煌這類零售性質極強的休閑鹵味品牌,屬于介于餐飲與食品工業之間的特殊品類,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與投資者的認同。
特別是在最近兩年食品、飲料企業受到資本熱捧的情況下,絕味食品股價從35元左右,最高上漲到了95元以上;周黑鴨也從3元左右的低價開始反彈,直接走出了歷史新高的價格,市值突破200億元。
但相比傳統的快消食品,休閑鹵味食品有一個明顯的不同之處,也是最大的經營難題:保質期非常短,不論是鹵肉制品還是腌制的蔬菜,都無法長時間保存,想要以新鮮的狀態售出,時間就更短,通常在一周左右。
這樣的行業特性,決定了食品安全是難以解決的大問題。為了保證食品安全質量,行業龍頭企業之一周黑鴨,曾經在很長時間內都沒有開放加盟,企業收入、利潤、股價市值表現等多種核心數據,都長期落后于堅持加盟擴張策略的絕味食品。
而堅持加盟制的絕味食品,在收獲市場與資本認可的同時,也陷入了不斷出現的食品安全麻煩,甚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品牌聲譽與價值。
可以說,如今在資本市場風頭正盛、市值接近500億元的絕味食品,仍然無法逃避食品安全的巨大考驗。畢竟對于鹵味這條賽道來說,保質保鮮是絕對的生命線,企業的勝敗乃至生死,也只在一線之間。
一哥之爭
就像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農夫山泉和娃哈哈一樣,在休閑鹵味領域,周黑鴨和絕味是兩個最常被提及的名字。
周黑鴨相對較早地完成了“用戶心智”的占領,成為鹵味——特別是各類鴨肉制品零食的代名詞。但長期以來,周黑鴨都是選擇走精品高端路線,門店設置在人流稠密的高端商圈,并且堅持自營策略。
周黑鴨創始人周鵬從15歲就開始創業,以至于目前周黑鴨甚至沒有明確的創辦時間。根據他的自述,早期周黑鴨選擇自營模式,在2006年曾嘗試開放加盟商,卻導致了嚴重的經營問題,“假貨漫天,加盟店質量難以掌控,盡管都是親戚管理店面”。周鵬很快就堅決地收回了經營權,并在此后的十余年時間里堅決自營。
更重的自營模式,保證了周黑鴨的高端定位和“江湖地位”,但也帶來了另一個問題:失去了在全國范圍內快速鋪設門店的能力,企業規模無法加速擴大。
整個2018年,資本市場對于周黑鴨的質疑達到了高潮。一年的時間,其股價從9港元左右的價格,一路跌至最低3.23港元,周黑鴨完全失去了曾經行業龍頭的光彩。
2019年11月,周黑鴨終于開放加盟,公布了與廣西南寧的南城百貨簽訂的特許經營加盟。至此,周鵬終于下定決心。半年之后,周黑鴨股價起飛,一路上漲至9元以上,資本給予了周鵬的決定以高度肯定。
相比之下,絕味則是從一開始就走加盟路線,從2011年的3592家門店,一路開到2020年的12058家。自上市以來,加盟店的收入規模一直占到絕味食品整體收入的90%以上。
2019年財報數據顯示,絕味食品營收51.72億元,同比增長18.41%,這個數字與周黑鴨和煌上煌去年的營收總和53.03億元旗鼓相當。
其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01億元,同比增長25.06%,比周黑鴨和煌上煌去年的凈利潤總和6.27億元還要多1.74億元。也許開放加盟之后的周黑鴨能夠在未來扳回局面,但至少目前為止,這個行業的一哥仍然是絕味。
復盤加盟
在此次疫情,重加盟模式的絕味同樣受到了影響,但相比第二名周黑鴨卻要小很多。
這是因為,采取取加盟模式的絕味,主要負責的是制造這塊的原材料、人工等相關成本,而加盟商則負責門店方面的人工和租賃等相關成本,屬于公司和加盟商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對公司的貨幣儲備、現金流考驗相較會小一些,企業整體的抗風險能力自然會相對強一點。
而采取直營模式的周黑鴨,需要自己一力承擔從制造到門店環節的所有人工和租賃等成本,屬于公司利益最大、風險自承,對公司的貨幣儲備和現金流考驗會更大,抗風險能力也相較會弱一點。
絕味食品能坐上鹵味一哥寶座,依靠的是遠超另外兩家的龐大門店數。煌上煌的門店不足4000家,而以直營為主的周黑鴨門店則只有1301家。打磨成熟的加盟模式,為絕味食品帶來的是營收的穩步增長。因此,在短期內,絕味的股票體現出了比周黑鴨、煌上煌更好的投資價值。
雖然兩家企業之間的戰略選擇不同——是否開放加盟直接導致了兩家企業的不同表現,但加盟本身,都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除了生產網絡、配送網絡等硬實力外,絕味在加盟商管理和激勵上的軟實力已領先行業:一是引入SAP-ERP和RMS系統,信息化管理加盟店;二是行業內首創QSC系統及戰區制;三是加盟商一體化,儲備人才;四是建立全國加盟商委員會體系,負責日常對加盟商管理;五是工廠自動化程度較高,并實行彈性的每日銷售報單模式。
但即便如此,絕味食品仍然無法避免層出不窮的質量問題。另外,幾乎完全的加盟商經營,導致各地店鋪無法實現100%的服務質量,強買強賣、缺斤短兩等問題也是難以避免。
NCBD的《2020中國鹵味熟食差評大數據分析與研究報告》數據顯示,在周黑鴨、絕味鴨脖、煌上煌、紫燕百味雞、廖記棒棒雞這些鹵味品牌中,絕味鴨脖的差評率排名第二,達8.19%,其中關于“食物不新鮮”的差評達到7.2%。
打開新浪旗下“黑貓投訴”消費者服務平臺,搜索絕味鴨脖有92條結果,有吃到“綠色瘤狀物”的,也有吃到蟑螂的,也有吐槽強買強賣的,不一而足。而周黑鴨的投訴量則要少很多,并且其中“不發貨”、“不接待”、“沒有收到貨”等服務問題明顯更多一些。
誰勝誰敗?
接近500億元的市值,是投資人給予絕味食品的肯定。并且在過去幾年的時間里,絕味鴨脖從來沒有遭遇過嚴重的、系統性的食品安全問題。這對于一家90%以上收入都依靠加盟取得的企業來說,已屬難得。
疫情的影響已經逐漸消散。在餐飲和零食店鋪類的企業中,能夠扛過疫情的大多數是連鎖企業,像絕味這類近萬家門店的連鎖企業,可以在后疫情階段以較低租金、低轉讓費或無轉讓費的代價拿到好鋪位。
這對于資本規模更大、品牌價值更高的玩家來說是極好的機會,企業能夠憑此獲得進一步擴大規模,占據小散亂商家留下的市場空間。疫情期間絕味食品股價的大幅度上漲,和估值水平的提升,與此有非常重要的關系。
但對于將加盟體系發揮、管理到極致的絕味來說,臨近2021年,又不得不開始面對全新的問題:將門店鋪到全國各線城市之后,未來的市場格局將會如何變化?這直接關系到絕味食品的下一個十年的發展。
從整體的規模上來看,整個鹵制品的市場還較為分散,市場主體玩家,仍然是散落在各地的小作坊。CR5(行業規模前五)集中度在25%以內,頭部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全都是個位數。
這個龐大的市場,又細分為包裝鹵味食品和散裝鹵味食品,絕味食品和周黑鴨身處的是散裝鹵味食品,這部分市場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包裝食品的滲透搶食。
休閑鹵味食品市場中,身處包裝食品的潛在競爭者主要有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等零食類上市企業,目前對絕味的威脅不大。而那些作坊式加工鹵肉制品的小企業,則更多是被絕味替代的角色。分散的力量,很難抵御絕味與周黑鴨的侵占。
絕味最直接的競爭對手,仍是周黑鴨。目前市場對絕味最擔憂的情況,是其店面鋪開到一定程度之后,行業就由此前野蠻生長的階段,轉變為比拼品牌力,比拼產品內功、比拼用戶認可度的階段。而在這方面,周黑鴨不虛絕味,甚至更勝一籌。
尾聲
從2008年底,曾經的千金藥業公司市場部經理戴文軍,與其他五人一起,出資3000萬成立了絕味食品。
同一年,經過十幾年奮斗的周鵬,已經將周黑鴨做到了50多家門店、400多人、超億元的銷售額。兩人的命運,在這一年踏入了同一條河流。兩種幾乎完全不同的模式下,兩家企業的發展路徑迥然不同。
如今,發展更快的絕味食品,已然印證了休閑鹵味食品行業中,加盟模式的可行。一度飽受假冒品牌困擾的周黑鴨,最終也下定決心擁抱加盟。一度漸行漸遠的兩家公司,又回到了同一個競爭的起點。
誰勝誰負?在休閑鹵味食品這個對食品安全有絕對要求的行業里,兩家公司比拼的,就是誰不會因為某次不經意失誤,葬送掉自己畢生的努力。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