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出陽性食品有無傳染性?官方回應:可能性非常小
聯商快訊:近期,冷鏈食品、車厘子等進口食品核酸檢測陽性案例頻發,社會關注度很高,民眾一時間人心惶惶。進口冷鏈食品還能買嗎?會不會感染?
1月31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表示,新冠病毒是呼吸道病毒,主要經呼吸道飛沫和人與人密切接觸傳播,經消化道感染的可能性極小。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主要是針對病毒的核酸片段,無論是活病毒、死病毒,都可能檢出核酸陽性,因此食品檢出核酸陽性,不代表它就具有傳染性。
這些食品檢出核酸陽性,只能說明它曾經被新冠病毒污染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消費者經采購、加工食品而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報道。綜合分析,存在活病毒的可能性還是比較低的。消費者因接觸食品而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其實,在幾日之前,中國疾控中心有關專家表示,活病毒、死病毒、病毒片段的檢測都會顯示核酸呈陽性,核酸結果陽性不代表會傳染。口岸環節已對1479萬件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采取預防性消毒,對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表面進行安全有效的消毒,可以實現將新冠病毒滅活,消毒后再接觸其表面,人員感染風險非常低。
近日,針對車厘子核酸陽性問題,四川省預防醫學會流行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授欒榮生表示,不管是車厘子還是其他水果,在食用前都會清洗或削皮。雖然在加工、搬運、運輸過程中,水果表面可能會受一些污染,但一般在清洗之后,可以去掉水果表面絕大部分病毒。新冠病毒并沒有消化道傳播途徑,因此即使有少量病毒通過消化道進入人體,也不會被感染。而且動物實驗也表明,在給動物投喂被污染過的食品后,并沒有造成動物的感染和傳播,所以公眾無需對此事過度關注或是恐慌。
不過,李寧同時也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消費者還要增強防護意識,一定要按照相關要求,做好防護。在處理食品及其包裝整個過程中,要勤洗手,保持良好的手衛生,不要用不清潔的手觸摸口、眼、鼻,特別是處理進口食品更要注意。特別提醒消費者,一定要牢記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食品安全五要點:保持清潔、生熟分開、燒熟煮透、食物保持安全溫度、使用安全的水和清潔的食材,這五點消費者要牢記,這幾個方面只要做到了,這些食品都可以放心食用。
2020年11月9日,北京疾控發布冷鏈食品安全食用提醒。如何安全食用冷凍冰鮮食品?選購、清洗加工、烹調時都該注意什么?
選購時:
1、到正規的超市或市場選購生鮮產品,選購時可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反套住手挑選冷凍冰鮮食品,避免用手直接接觸,同時,正確佩戴口罩。
2、購買預包裝冷凍冰鮮食品時,要關注生產日期、保質期、儲存條件等食品標簽內容,保證食品在保質期內。
3、購物后及時用肥皂或洗手液潔洗雙手,洗手前,雙手不碰觸口、鼻、眼等部位。
4、海淘、代購境外國家或地區商品,包括購買境外冷凍食品,要關注海關食品檢疫信息,做好外包裝消毒。
清洗加工時:
1、保持房和用具的衛生清潔,處理食材前要洗手。
2、做到生熟分開,處理冷凍冰鮮食品所用的容器(盆)、刀具和砧板等器具應單獨放置,要及時清洗、消毒,避免與處理直接入口食物的器具混用,避免交叉污染。
3、冷凍冰鮮食品放置冰箱冷凍室保存,不要存放過長時間,與熟食要分層存放。
4、清洗或接觸冷凍冰鮮食品后應先洗手再接觸熟食。
5、廚房要保持通風和清潔,必要時進行環境和餐具炊具消毒處置。
烹調食用時:
1、烹調食用冷凍冰鮮食品時,加工烹調海鮮應做到燒熟煮透。燒熟煮透的一般原則是開鍋后再保持10-15分鐘。
2、盡量避免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鹽腌后直接食用海鮮。
3、兩人及以上共同就餐時,要記得使用公筷公勺,減少交叉感染,降低傳染性疾病和食源性疾病的發生。
4、未食用完(已經烹調熟)的海鮮,請放置冰箱冷藏室保存,盡早食用,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熱,中心溫度要達到70C以上。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