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飛行”,有人說走就走,有人抽了個寂寞
“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想必也沒料到,“盲盒經濟”的破圈能力如此驚人。
如今,在線旅游業也做起了這筆生意——你不知道何時出發、也不知道目的地是哪的“目的地盲盒”一經推出就自帶流量,“超千萬人搶購98元機票盲盒”的消息一度登上微博熱搜。
4月3日,在發起第一期“機票目的地盲盒”活動后,同程旅行于4月22日發起了第二期活動。在同程旅行官方公眾號活動文章中,“隱藏款”這類盲盒圈黑話可以說是張口就來,將這場活動打造成了“抽娃”現場。
同程旅行公眾號活動文章截圖
盲盒賺吆喝,不做虧本買賣
實際上,除了同程旅行外,在五一小長假來臨之前,多家旅行平臺都陸續推出類似產品。
4月20日,飛豬宣布推出66元“機票盲盒”;4月21日,去哪兒平臺正式上線了“機票盲盒”和“火車票盲盒”產品;攜程也將于4月19日- 5月12日期間開啟“城市隨心選盲盒”活動。
同程、飛豬、去哪兒等平臺關于機票盲盒的玩法雖然各不相同,但無一例外地在借盲盒的流量,做年輕人的生意。
據了解,攜程旅行“機票目的地盲盒”第一期活動,僅清明小長假3天就吸引了超過2000萬用戶參與,并在小紅書、豆瓣等平臺擁有眾多用戶參與話題討論,儼然成為2021年旅游平臺春季營銷領域的現象級爆款產品。
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內,攜程旅行的“機票買目的地盲盒活動”就添加了“雙人”、“往返”、“公務艙”等隱藏款盲盒,還特別指出“不需要助力”,暗戳戳地內涵了一把同類競品。
同程旅行機票產品負責人張超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同程旅行在設計這個產品的時候主要考慮落實同程旅行今年的公司戰略——品牌年輕化,通過年輕群體、Z時代的人群去建立鏈接,設計出符合這群人心理的產品”。
Z世代泛指95后,指的是具備高消費力、高學歷、高孤獨感等特征的新一代年輕人。2018年,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Z世代約占我國總人口的19%,貢獻了40%的整體消費。隨著Z世代逐步走入社會參與工作,他們的收入及消費水平也隨之不斷提升,使其正逐漸成為帶動消費增長的主力軍。
而對于這些人群的出行選擇,飛豬副總辭李晨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他們在選擇旅游目的地時隨機性很強,大多會出于好奇心理去避開人群選擇不一樣的目的地,而此次推出的‘機票盲盒’就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
一百元以內入手飛行盲盒,當“盲盒”拆開,未知的目的地和出行時間帶來的驚喜感豐富了用戶的消費體驗,這種情緒價值甚至會高于商品自身價值。
購買盲盒只是第一步,之后在朋友圈、小紅書、微博等社交平臺的經驗分享讓消費者之間產生互動,年輕人們輕輕松松兌換了一波“社交貨幣”,也幫助在線旅游公司們刷了一波品牌好感度。
花小錢辦大事,這波買賣不虧。
市場復蘇,引流只是第一步
沒有人比旅行企業更期待市場的復蘇。
專家預計,今年五一旅游人次有望突破2019年同期水平,超過2億人次。平臺數據顯示,截至4月22日,五一期間機票、酒店、門票、租車的訂單量較2019年同期分別增長了23%、43%、114%、126%。而“只要膽子大,五一休9天”、“補償式出游”等話題一度成為微博熱搜話題。
面對一年半來疫情對行業的沖擊,隨著疫情防控的常態化,各大旅行平臺也都在摩拳擦掌,想快速回血,而“盲盒營銷”只是他們第一步。
從不滿意退全款的活動規則上來看,平臺其實也并不指望靠“盲盒營銷”撬動多大的業務量,引流提升知名度才是此次營銷的主要目的。
盲盒營銷過后,下一個爆款何時出現還沒有定數,但可以肯定的是,盲盒之后,誰能再次抓住年輕人,成為在線旅游行業競爭中新的衡量標準。
Analysys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在線旅游交易規模首次突破萬億規模,達到10866.5億元,同比增長11.4%,增速有所回升。與此同時有數據指出,超過三成在線旅游新增用戶為95后,相比其他年齡段用戶,95后出游更加頻繁,他們的收入及消費力有巨大成長空間。
旅行社區馬蜂窩發布的《2021年年輕人品質旅游報告》中提到,“更多的90后、00后已經不再局限于大眾出游渠道,在信息高度共享、新平臺不斷崛起的當下,他們更樂意在豆瓣、小紅書、抖音上探索更多出游形式”。
針對目標人群消費習慣的變化,各旅行平臺也在適時調整營銷策略。
比如攜程在今年提出了“旅游營銷樞紐”戰略。具體玩法是推出了名為“星球號”的內容平臺,鼓勵景區、酒店等商家通過“星球號”發布圖文、短視頻、話題互動和挑戰活動,還可以利用攜程直播平臺開直播,給用戶種草來刺激下單。簡而言之,就是想做成一個旅游業的“淘寶+小紅書+大眾點評”。
這類創新產品的效果目前仍未可知,但可以確定的是,壓抑許久的旅游消費者們都在等待一場狂歡,旅行平臺也在期待下一個營銷爆款。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