湊湊和老鄉(xiāng)雞開酒吧,邊涮毛肚邊蹦迪?
周末跟朋友去逛三里屯,逛累了說找地方吃飯。
我是火鍋愛好者,朋友喜歡微醺。我倆在三里屯的路線一般都是先去吃個譚鴨血,再換個地方坐下來喝一杯。
但這次我突然想起附近不是開了家湊湊酒館嗎?與原本的湊湊火鍋不同,這家店說是“全時段經(jīng)營”,中午是火鍋,下午賣奶茶,晚上變成小酒館,年初看到它開業(yè)的消息,我還感慨現(xiàn)在的老板越來越會賺錢了。
圖源:湊湊火鍋茶憩官方微博
我向朋友提議要不就去這,有吃有喝還省了轉(zhuǎn)場打車費。現(xiàn)在餐廳做酒館生意越來越常見了,它們跟傳統(tǒng)酒吧有啥不一樣?邊涮毛肚邊蹦迪?
01
年輕人的酒錢,可太好賺了
湊湊的裝修比較朋克,藍紫色的燈光一打,整個店面看上去確實有點年輕人喜歡的pub那味。
大廳的舞臺放著話筒設備和樂隊用的架子鼓,一旁還有掛滿了吉他的吉他架。人們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就可以一邊吃火鍋一邊看現(xiàn)場live。
圖源:湊湊火鍋茶憩官方微博
他家火鍋的主業(yè)做得跟其他湊湊門店差不多,我們兩個人點了鴛鴦鍋,加上兩份肉,五六樣愛吃的蔬菜,味道還可以,價格算下來差不多人均一百出頭,也算實惠。
酒肯定算這里的核心。特調(diào)酒都以紅樓夢為主題,什么“熙鳳養(yǎng)顏湯”、“黛玉忘憂水”、“杏簾在望”、“紫菱迎春”,整得還挺全,就差一個進了大觀園的劉姥姥。
圖源:大眾點評用戶“有滋有味”
這些酒都是套餐形式,最小的一組也有16杯。我喝不了多少,放棄了品嘗它,跟朋友一人單點了一瓶啤酒。看大眾點評上有人說他家雞尾酒比專業(yè)的還是差了那么一點,但也還行。
大眾點評用戶“大本張”對湊湊酒館的用餐評價
雖然沒有想象中那么完美,但總體來說湊湊已經(jīng)算蠻受大家歡迎了,我們?nèi)サ臅r候還沒到飯點,等位也等了好一會。估計大家的想法都差不多,有吃有喝有表演,還要啥自行車。
這兩年餐酒結合一直挺吃香,有“酒吧夢”的餐廳,不止湊湊一個。
去年3月,老鄉(xiāng)雞也開了一家“全時段經(jīng)營”店,業(yè)務范圍從早午餐到下午茶,晚上變酒吧。賣小碗菜的突然調(diào)起了洋酒,總覺得酒會不會也是蒸蛋味的?
圖源:微博用戶“太陽王中王”
西貝酸奶屋也推出了啤酒夜市,跟湊湊從火鍋做到奶茶再到酒一樣,大西北的肉串和酸奶在西貝看來還不夠,要擺著啤酒攤兒吃烤串,讓客人沉浸式體驗真正的大漠豪情。
喜家德餃子、和府撈面,也都開始一邊賣主食一邊當酒館。一個是“餃子酒越喝越有”,一個是“小面小酒小串”,聽起來都給人一種小日子過得很滋潤的感覺。
圖源:和府撈面官方微博
連本來就做飲品的星巴克和奈雪也都要來湊湊熱鬧,開了自己的酒館和居酒屋。咖啡奶茶已經(jīng)快掏空了我的錢包,還不放過我?
圖源:奈雪的茶官方微博
說起來,人家酒吧、KTV早就開啟餐飲一條龍服務,炒粉炒面比外面飯店賣的都好吃。如今餐廳們算是后知后覺,開始搶酒吧生意。白天拉面煮餃子,晚上動次打次。
畢竟——年輕人的酒錢真的太好賺了。
《2020年輕人酒水消費洞察報告》顯示,90后人群中10%有每日飲酒的習慣。偶爾跟朋友出去小聚喝一杯的年輕人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
圖源:第一財經(jīng)商業(yè)數(shù)據(jù)中心《2020年輕人群酒水消費洞察報告》
當越來越多的人或小酌怡情,或甚至已把酒作為生活必需品,它的近親餐飲行業(yè)怎么可能錯過這塊大蛋糕呢?
而且酒水的利潤頗高。拿如今酒館行業(yè)排名第一的Helens舉例,2018-2020年它的自有產(chǎn)品毛利率均超過70%。純餐廳越來越飽和,既賣食物又賣酒,對餐飲老板來說不算困難,還挺能賺,自然要摩拳擦掌進來看看。
然而,酒吧那么多,餐廳憑什么招攬人去那喝酒呢?
2
最爽不過邊吃邊喝
餐酒館,跟廣義上的“酒吧”不同。傳統(tǒng)的酒吧一般指pub,售賣洋酒、雞尾酒和簡餐,而酒館類似于bistro,是近似飯店、比較休閑的小餐廳。
開在全國各地的胡桃里算是酒館的代表,酒吧跨界餐飲再加上音樂,比起喝酒為主的傳統(tǒng)酒吧,更像文藝青年怡情的好去處。
圖源:胡桃里音樂酒館官微
我的成都朋友多次傾情安利的貳麻酒館跟胡桃里有點像,但在食物方面又完全是升級版。這里既有用白酒、米酒、黃酒等傳統(tǒng)酒類調(diào)制出的中式風味新酒品,也有地道的川渝小吃,賽博朋克+國潮風的裝修還特別討年輕人喜歡。成都朋友夸得天花亂墜,讓我也把它列進了自己的打卡清單。
圖源:微博用戶“二毛大搜索”
胡桃里、貳麻酒館這些算是原本就以“酒館”面貌出現(xiàn)在大眾視野的,跨界的餐廳來開酒館,大概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
1.0時代,僅供雪花二鍋頭。誰沒去過幾家禁止自帶酒水的餐廳呢,有些餐廳早就有了在自己的菜單中加入酒的意識,知道你吃飯會口渴,吃的喝的準備上了,都給我在這買。小時候跟家人去吃飯,我們小孩子一人點一罐杏仁露,大人們要兩扎啤酒,就是一頓有吃有喝的豐富晚餐。
2.0時代,斜杠老板、自創(chuàng)酒飲。前兩年跟家人去青島旅游,老板推薦了他家獨有的原漿啤酒,味道真的很不錯,后來在其他地方喝的原漿啤酒都沒有那個好喝。
而3.0時代,一店兩開、全職賣酒。如湊湊、西貝酸奶屋這樣的頭部餐飲品牌開始單獨開酒館。更加系統(tǒng)化、成規(guī)模,正式把酒當成和餐并列的生意來做。
同時,餐酒館們還不約而同地選擇主賣啤酒、低度果酒和調(diào)制雞尾酒。“餐”是主業(yè),“酒”是更具情調(diào)的擴充。
現(xiàn)在的人更喜歡微醺,據(jù)《2020年低度酒行業(yè)市場前景及現(xiàn)狀分析》顯示,2019年國內(nèi)果酒行業(yè)市場規(guī)模比前一年增長了6.24%。京東發(fā)布的《2021酒類線上消費白皮書》也指出,喜歡低度酒的女性和Z世代年輕人是現(xiàn)在酒類消費的重要人群。
圖源:京東《2021酒類線上消費白皮書》
相比傳統(tǒng)酒吧,餐酒館既保有了喝酒的情調(diào),又更適合小酌。如果不是對酒有狂熱愛好而僅僅只是想坐下來喝一杯,很多人或許還真會在二者中選擇后者。
畢竟,對現(xiàn)代人來說,餐酒館除了喝酒,還能吃到更豐富的食物。雖然酒文化在我國源遠流長,近年來西方的洋酒、雞尾酒也頗受歡迎,但酒還是遠遠沒法跟食物比剛需。上次去三里屯另一家清吧,雞尾酒一杯接近200塊還平平無奇,我差點想投訴物價局,但緊接著上來了好吃的食物,我的怒氣全消了,甚至想下次再去。
同時餐酒館也讓大家的社交更便捷。如今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人們偶爾有空都想跟朋友坐下來聊聊天。Helens被稱為“夜間星巴克”,奈雪的居酒屋BlaBlaBar也致力于成為女閨蜜們的約會空間。
圖源:Helens海倫司小酒館官方微博
餐酒館的優(yōu)勢在于,它在此基礎上還能更方便。約個飯順道喝點小酒,一條龍搞定,轉(zhuǎn)場的打車費都幫你省了。除非對酒要求特別高,滿足大部分人的需要,夠用了。
此外,有時連個人的心理需求餐酒館也能一并更好地滿足。就像日本的社畜下班后會去居酒屋喝一杯,我們的社畜也需要找尋方式慰藉孤獨的靈魂。有的人喝點小酒就足夠,但有的人也需要食物。填飽肚子很重要,小酌一口則是填補空虛的精神食糧,兩樣都不能少,何不在一起?
小時候看武俠小說心生向往,主人公總能呼朋喚友“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覺得那是一片瀟灑的快意江湖。
長大我才明白,那些大俠每天要么報仇雪恨,要么被仇家追殺,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原來是最爽快的解壓方式。
對于我來說,酒館的意義也是,在都市江湖打怪獸打了一天,晚上找個地方,一邊吃吃喝喝,一邊說說笑笑滿血復活,睡一覺起來之后,又是一個歡樂英雄。
發(fā)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