禧寶制研靠辣醬試圖挑戰老干媽
“像你們這樣的大廚在家做飯嗎?”帶著這樣的好奇,《壹覽商業》專訪了禧寶制研的創始人陳與尋。
陳與尋曾為資深的互聯網人士,由于從小熱愛研究美食,后轉行成為國家一級廚師,同時也是四味料理首創者。在他看來,真正能把廚藝做上去的人都是會觀察生活、品味生活、從生活中尋求真諦的人。只有不斷實踐,細心觀察,才能真正了解消費者的口味,根據消費者口味調整產品線。
禧寶制研就是他在觀察消費者喜好的過程中創立的拌飯辣椒醬品牌。
據悉,該品牌創立于2021年1月,主要瞄準15—35歲的喜辣人群,推行“一勺好醬、美味生活”的理念,主打低鈉鹽好食材。目前推出了首個系列“一勺入魂”,產品包括藤麻鮮椒、斷魔魔椒、山筍牛腩、野山純筍等多款原創辣醬。
01
靠一瓶醬“征服”資本
事實上,早在禧寶制研創立之前,陳與尋還做了一款名叫禧從天醬的辣醬品牌,曾一度在社群里火了起來,實現了兩個月微信復購數據超同類產品276%的驚人數字。
陳與尋告訴《壹覽商業》,起初在做餐廳的時候,本來用于贈送顧客的一款野山純筍醬受到很多消費者的青睞,說這款醬太好吃了,能不能買走。喜茶創始人聶云宸吃過這款醬后,也問:“你為什么不把醬做成辣椒商品來賣呢?”
受到一波又一波的贊美,陳與尋從中發現了契機。他意識到,屬于老一輩人的老干媽的時代已經漸漸過去了,現在是屬于年輕人的時代,他們已經形成了一種新的價值觀、消費觀和認知觀。基于此,陳與尋決定不依附過往的歷史,而是要尋求創新,做年輕一代人喜歡的“新潮”醬品牌。
定位于年輕消費者,禧寶制研的核心是做“跨越時間的經典味道”。
值得一提的是,禧寶制研成立不到半年便獲得了兩輪融資,兩輪融資中,梅花創投及創始人吳世春均有參與。
據說,吳世春與禧寶制研之間還有一段故事,當時吳世春品嘗禧寶制研的產品后給陳與尋打電話說:“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醬!”并表示一定要給他投資,還把他的醬拿給了圈內一眾企業家品嘗。這無疑給了禧寶制研極高的評價,也更加堅定了陳與尋做創意醬的決心。
02
做年輕人喜歡的醬
年輕一代人的新品牌,意味著要有新的東西出現,才能稱之為“新”。陳與尋告訴《壹覽商業》,“潮”指的是“潮流”,而“新”,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分別是新工藝、新渠道、新供應鏈和新用戶。
1)新工藝。不同于傳統的做醬方法,禧寶制研的做法是把醬放在溫度50度左右的大鍋里慢炒幾下,加入溫水溫油,再裝入瓶中,擰緊瓶蓋,最后再放到一個巨型高壓鍋里面,導入蒸汽進行一次121度25分鐘的持續蒸制過程。
“生醬到熟醬的過程都在瓶子里進行,保證了一個瓶子就是一個小的高壓鍋,讓細菌、溫度、水分都能鎖定在里面,保證醬的鎖鮮工藝,這樣做出來的醬能保證油、鹽、水的平衡。”陳與尋說,“過去的醬是油要多、鹽要重、水要少,現在改了,油要合理、鹽要低、水分稍微多一點。”
以山筍牛腩醬為例,首先要經過五洗(漂洗、泡洗、聲波洗、搓水洗、再進行聲波洗);然后再在醫用級的工廠進行加工;最后采用頂尖的殺菌釜進行121度25分鐘的控溫性殺菌。這樣做出來的醬牛肉粒很軟糯,可以還原出剛燉出來的標準。
2)新渠道。據陳與尋介紹,禧寶制研一開始是從私域做起來的,但隨著用戶的增多和公司規模的擴大,全渠道成為必然趨勢。
線上,禧寶制研主要走的是符合品牌調性的平臺。計劃開設兩個天貓店鋪,一個名為“禧寶制研”,另一個名為“一勺入魂”,前者銷售調味品類,后者主打快消食品,二者剛好形成互補。《壹覽商業》了解到,“禧寶制研”天貓旗艦店目前已經開設,并且上線了兩款產品,斷魂魔椒和藤麻鮮椒。除此之外,陳與尋同名的抖音也在做內容,以美食分享的方式聚攏用戶,占領用戶心智。目前抖音已發布30個精品短視頻,粉絲接近4萬,通過抖音成為私域流量的用戶1萬多。
至于線下,陳與尋表示,先在天貓上打出品類第一再考慮線下。因為如果在線上沒有品牌心智,在線下基本就是路人,很難被消費者發現。而線下,陳與尋首先考慮的是沃爾瑪的山姆店和KKV這兩個最具典型的大品牌。他認為,KKV調性很強,希望禧寶制研進去能成為首款醬品類,而山姆對應的是高端消費人群,可以為以后的經銷商網絡樹立標桿。
“如果要選一個巨人站在他的肩膀上,那我就選最高的那個。”陳與尋如是說。而沃爾瑪正連鎖超市中最高的“巨人”。
除了國內,禧寶也進軍海外。基于陳與尋在西班牙米其林餐廳做過廚師的經歷,海外決定先走西班牙和非洲。然而海外并不是自己走,而是綁定在在一個排名靠前的獨角獸企業。
3)新供應鏈。《壹覽商業》了解到,禧寶制研的原材料評估過很多原產地,會根據每個地方的口味購入不同的半成品辣椒(經規定處理過的剁椒),如湖南采用黃辣椒、云南采用紅辣椒、四川采用青辣椒;牛肉主要來自阿根廷、巴西、烏拉圭、俄羅斯和澳洲;筍直接從種植戶處收購,買回來以后按照標準熏制才能恢復出原味。陳與尋透露,一款醬大概會涉及到40家供應商。
4)新用戶。味覺審美不同于視覺審美,味覺更多地是體現在地區性。禧寶制研定位于15—35歲的年輕群體,針對不同地區的私域用戶進行適味測試,然后來觀察產品的復購率,再從中選擇復購率高的產品在天貓打品類。
陳與尋有句名言,“稻米炊煙飯生香,味至濃時成故里。”他認為,味在哪,胃就在哪。“一款最佳的醬即‘符合’你的舌尖即最佳,如果不符合,哪怕很多人喜歡,你也吃不慣,選醬看口味,就跟選老婆是一樣的道理,看感覺。”接受《壹覽商業》采訪時,陳與尋形象地把選醬比喻成選老婆。
03
禧寶制研的潮流美學
另外,基于年輕人對“美”的定義不同,在包裝方面,陳與尋根據產品過去的設計經驗判斷出新的趨勢,采用“EDU+蒙特”風格來設計包裝,方形的包裝盒和《壹覽商業》曾經報道過的功能性軟糖品牌“BUFFX”的包裝有些類似,但設計理念并不相同。禧寶制研的包裝結合了年輕人喜歡盲盒的理念,加入了童趣的元素,讓客戶在品嘗辣醬的同時體驗到童真時期的幸福感、愉悅感和新潮體驗。
在代言人選擇上,禧寶制研將從IP的理念出發打造虛擬代言人——“禧寶”,同樣也用于直播。《壹覽商業》了解到,“禧寶”是一個黑白的卡通小男孩形象,寓意“恭賀新禧,招財進寶”,目前在微信可以搜到“禧寶”的同款表情包“禧寶嘻嘻”。
其實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種童真,如果一款醬能夠同時滿足新潮、適味和童趣,那么在眾多的拌飯醬品牌中必然能夠脫穎而出,獲得消費者心智。擁有這些特性之外,陳與尋還從味覺出發去做品類的深耕,堅持打造出更多的原創辣醬產品。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