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味兒”的蓮花味精
7月19日,有消息稱一代人的童年記憶——國民飲料品牌匯源果汁被申請破產重整。
從如日中天到舉步維艱,匯源果汁不是個案。
如果說匯源果汁是中國人餐桌上的國民品牌,那么蓮花味精絕對稱得上中國人廚房里的國民品牌。
同匯源果汁一樣,蓮花味精也深陷經營困境。
據悉,蓮花系24枚商標將在8月4日于阿里正式拍賣 。由拍賣網站公布的數據得知,每枚商標單價從80萬到600萬不等,24枚商標總估價達8228.63萬元。
消息一出,市場一片唏噓。
商標是一個企業最重要的無形資產,是企業的最后一張王牌,曾經的“味精大王”為何淪落至此?
不過事實上,“此蓮花”并非“彼蓮花”。據公開資料顯示,蓮花健康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蓮花健康(600186.SH)”)的前身是河南省蓮花味精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蓮花集團”)成立的子公司——河南蓮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因蓮花集團與河南省農業綜合開發公司出現債務糾紛,蓮花集團以其所持有的蓮花健康5400萬股股份抵償給后者,拱手送出上市公司控制權。
所拍賣的24枚商標所屬公司也并非為A股上市公司蓮花健康,而是蓮花健康原股東蓮花集團。并且,人們如今購買味精調味產品所熟悉的“蓮花”商標,以及1983年的蓮花商標(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也并不在此次拍賣商標之內。
但不可否認的是,蓮花味精皇冠掉落的背后,也折射蓮花集團的重重危機。
天眼查顯示,截至目前,蓮花集團存在數十條法律訴訟,案由包括借款合同糾紛、企業借貸糾紛、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等等。蓮花集團早已是失信被執行人,被執行總金額超過2.11億元。
與此同時,和老東家一樣,蓮花健康幾經易主,亦在泥潭中苦苦掙扎。
同花順顯示,2003年,蓮花味精開始衰退,出現了首次虧損,公司面臨上市以來的最大的困難。2004年,爆出控股股東蓮花集團占用上市公司蓮花味精資金的丑聞。2014年,睿康投資成為了蓮花味精公司的控股股東。2016年,公司全名改為“蓮花健康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將證券簡稱“蓮花味精”改為“蓮花健康”。2019年,蓮花健康被項城人民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與此同時,周口中院裁定批準蓮花健康重整計劃,終結蓮花健康重整程序,蓮花健康進入重整計劃執行階段。
經歷司法重整的蓮花味精,當年迎來公司10年首次扭虧轉盈。而面臨如今調味料行業群狼共舞的局面,蓮花味精又能否重生?
被套上的緊箍咒
蓮花味精的沒落,是外部輿情擠壓與內部生態惡化的共同結果。
謠言,可能是擊倒企業甚至行業的一擊重拳。
“味精吃多了會致癌”、“味精吃多會導致脫發”,一系列謠言拉緊了大眾的神經,也讓曾經走入千家萬戶成為餐桌常客的白色晶體黯然失色。
從事互聯網健康內容的“家庭醫生”曾專門辟謠:味精是以糧食為原料,經過微生物發酵、提取、精制而成的產品,其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對人體并無危害;味精進入腸道吸收分解成的谷氨酸,參與機體組織的形成與修復,是人體重要的氨基酸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在高溫下谷氨酸經過化學反應會變成焦谷氨酸,非但不能起到調味的作用,反而會產生輕微毒素,對人體不利,味精的食用需要注意烹飪方式。
在消費升級,人民群眾對食品安全與健康提出更多期待的今天,味精這一老字號,在提鮮產品如雞精、蘑菇精等“小鮮肉”圍攻下,逐步退到餐桌邊緣。
味精行業屬于高污染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和趨嚴的環保政策,也給蓮花味精這樣的味精企業戴上了“緊箍圈”。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顯示,2017 年,全國水污染物排放量:化學需氧量 2143.98 萬噸,氨氮 96.34 萬噸,總氮 304.14 萬噸,總磷 31.54 萬噸,動植物油 30.97萬噸,石油類 0.77 萬噸,揮發酚 244.10 噸,氰化物 54.73 噸,重金屬(鉛、汞、鎘、鉻和類金屬砷,下同)182.54 噸。污染物排放量排行榜上食品制造業位居前列。味精工業高濃度有機廢水污染嚴重,是行業突出的共性問題。高昂的治理污染資金投入,嚴格的技術要求,束縛了味精中小企業的發展。
1997年12月5日,國家環保局宣布,蓮花味精工業廢水實現達標排放。作為曾經味精霸王的蓮花味精,終于摘掉了“污染大戶”的帽子,但在2003年又因治不力被罰款1000萬。在歷經艱難的治理過程后,又再度陷入“環保門”。
外患之下,蓮花味精亦沒能逃過內憂。
2003年10月,蓮花味精在監管部門的要求下發布公告稱:到2003年8月31日,蓮花集團累計占用上市公司資金8.58億元,具體占款事項未經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也未進行公告披露。2004年4月,蓮花味精下屬公司爆出工人停工、隔月上崗、工資減半等傳聞,并爆出控股股東蓮花集團占用蓮花味精資金的丑聞。一片混亂中,身兼蓮花集團和蓮花味精公司“雙料”董事長的李懷清提出辭職。據央視財經報道,2006年至2009年間,蓮花集團又因數次信披違規被處罰。
這加速了蓮花味精的衰落。
市場份額被蠶食
蓮花味精曾是全國最大的味精生產與出口基地,單廠味精產量居世界第一,國內市場占有率達43.4%。在上世紀90年代的輝煌,蓮花味精更是遠銷歐洲、東南亞、中亞、非洲、俄羅斯等世界 70 多個國家和地區,是真正的“味精大王”。
1998年,河南蓮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作為曾經的“河南四大工業名片”之一,上市不到三年,蓮花味精高峰時期出口量占全國年味精出口總量的80%以上,一時間成為國產品牌的驕傲。
上市之后,蓮花味精投資了很多和味精行業不相關的產業,例如服裝廠、醫療器械廠、礦泉水廠等。但在很多領域的投資均以失敗告終。
蓮花味精的財務數據顯示,2003年公司凈利潤大幅度下滑為-1.42億。盡管之后幾年,蓮花味精業務有所回暖,但2008年金融危機下,公司毛利率-0.86%。從2009年開始,蓮花味精持續性虧損。
在這期間,蓮花味精不僅失去了原本特色產業,還讓市場份額逐步被其他品牌蠶食。
作為味精行業的標志性品牌,也是中國最早研發雞精的企業之一,蓮花味精“主動”放棄新型復合調味品這一戰略賽道。其競爭對手太太樂則虎口奪食,成為行業市場第一。
前有ST加加、梅花味精等品牌加緊戰略布局,后有太太樂、海天味業等企業在新型復合調味品賽道中你爭我搶。前狼后虎,蓮花味精行業生態環境不斷惡化。
時間快進到 2014 年,浙江睿康投資成為蓮花味精的新控股股東," 資本玩家 " 夏建統開始執掌蓮花味精。
次年,蓮花味精轉型成進入智慧農業和大健康領域,隨后股票簡稱也改為 " 蓮花健康 "。夏建統自稱為 " 蓮花三十年來最負責的董事長 "。
2016年,蓮花味精正式更名為“蓮花健康”,確定了公司未來將進入智慧農業和大健康領域的轉型戰略規劃。其在年報中稱,基于“解決人類健康、土地健康、動植物健康”的使命,要打造“健康產品源、食品安全和營養檢測管理體系、土地植物營養、綜合智慧農業、創新金融、現代C2B、健康服務解決方案”的“七朵蓮花”為核心的智慧農業產業鏈條和大健康產業生態系統。
但即蹭上“大健康”概念后,其并無實質性的變化,主營業務依舊是味精、面粉和雞精,外加復合肥。
扭虧為盈是開始
2017年,蓮花健康轉換了生產經營模式,由自主發酵生產味精產品轉為外購半成品加工生產味精產品,報告期內采取外購半成品加工生產味精產品。公司自主生產的產品主要包括味精等氨基酸調味品、雞精等復合調味品、面粉和面制品。
據蓮花健康年報顯示,2019年公司扭虧為盈后,避免了退市風險。2020年3月4日,河南省周口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確定蓮花健康重整計劃執行完畢、終結蓮花健康重整程序,標志著歷時五個月的蓮花健康破產重整案件順利審結。
經過重整后的蓮花健康,解決了債務危機。
面對未來,蓮花健康總裁韓安道表示將回歸主賽道,“作為經營層,我們考慮的是繼續發揮品牌優勢和市場渠道優勢,按照‘健康、營養、美味’要求,在鞏固味精現有業務的同時,全力提升雞精的品質并加大市場投入。”
韓安道曾在接受采訪時懊惱表示,“我們是中國味精行業的標志性品牌,也是是中國最早的研發雞精的企業之一,但后來由于戰略不重視,太太樂成了市場第一。”
如今,蓮花健康主營業務仍是味精行業,但毛利率最高的則是料酒類液態調味品。2020年,料酒等液態調味品毛利率高達40.08%。蓮花健康借勢申請注冊有關酒類商標,為其今后多元化發展進行布局。
此外,蓮花味精采用貼牌的形式生產,從阜豐集團、梅花生物等同行企業購買大袋包裝成品,運到廠區,以蓮花品牌分拆包裝,最后往外銷售。社會化專業分工下,貼牌銷售一定程度上節約了生產成本,推動了過剩生產能力和閑置資源的消化,讓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提高核心競爭力的新品研發與產品營銷之中。
不過,對于味精等氨基酸產品營業收入占比高達64.75%的蓮花健康來說,將核心產品進行貼牌生產則需要格外謹慎,必須把好品控關。
結合品牌,渠道和技術,蓮花健康還希望通過更為豐富的產品品類抓住復合調味品的市場機遇。與此同時,蓮花味精也逐漸改變以往以小包裝味精為主打的策略,持續減少家庭用量包裝,不斷加大食品加工量級,進軍餐飲業戰場。
作為中國最早上市的味精在產企業,蓮花健康還擁有中國重要的味精生產和出口基地,其也在積極探索國外市場。2020年,蓮花健康出口業務營業收入近2億元,同比增長6.45%。
盡管變化積極,但蓮花健康走了太多彎路,一路跌撞中也錯失了眾多行業發展機遇。如今的調味品市場格局,早已今非昔比。
調味品市場正不斷朝精細化、多元化、健康化方向發展,新產品不斷涌現,味精市場不斷壓縮。
中國調味品產業市場目前由紅海和藍海并存。從市場競爭格局來看,隨著中國調味品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催生了眾多優秀企業。其中,海天味業集團作為中國最大的專業調味品生產企業之一,市值領先排名第二的頤海國際上千億元。作為曾經最早研發而蓮花健康想要從中分一杯羹,絕非易事。
對于蓮花健康來說:扭轉盈虧,僅僅是一場開始。
正如總裁韓安道一年前接受采訪所希望那樣,“未來3-5年蓮花健康一定會超越歷史上的最好水平。”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