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泉沖擊A股IPO,400年歷史老字號有望成“刀剪第一股”
7月21日下午,據證監會消息,按法定程序同意張小泉股份有限公司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這意味著A股將迎來“刀剪第一股”。
據悉,張小泉是一家集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于一體的現代生活五金用品制造企業,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剪具、刀具、套刀剪組合和其他生活家居用品。
本次張小泉擬募集資金4.55億元,用于陽江刀剪智能制造中心項目、企業管理信息化改造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提及張小泉,市場對該品牌并不陌生。
據張小泉官網顯示,張小泉品牌始創于明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至今已有近400年歷史。而張小泉品牌始創“張大隆”,彼時張思佳在徽州黟縣開一剪刀店鋪,號“張大隆”,為避冒牌,張小泉于1628年從其父手中接管店務之日,將“張大隆”改成自己的名字“張小泉”。
歷經數百年發展,張小泉目前已發展成為一家集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于一體的現代生活五金用品制造企業,主要產品包括剪具、刀具、套刀剪組合和其他生活家居用品。
2018年至2020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4.10億元、4.84億元及5.72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8.13%。其中,主營業務占比分別為98.30%、99.08%和99.17%。剪具、刀具及套裝組合占比較為均衡,2020年三項產品的占比分別為29.09%、25.08%和26.43%。
2020年度,張小泉實現的營業收入為5.7億元,以招股書引用的數據2017年市場規模409億計,張小泉的市占率約為1.4%。從銷量來看,2020年,剪具銷量為2932萬件左右,單價約為5.63元;刀具銷量為621萬件左右,單價約為22.92元;套裝組合銷量172萬件左右,單價約為87.22元。
2018-2020年,公司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6.61%、41.25%及40.81%,整體相對穩定。隨著盈利能力的不斷提升,張小泉也有了更大的野心,將目光盯向了A股資本市場。據深交所官網顯示,張小泉招股書在2020年7月7日獲得受理。
招股書顯示,張小泉目前實控人是張國標、張樟生、張新程,其中,張國標和張樟生為兄弟關系,張國標和張新程為父子關系。本次發行前,上述三人共持有張小泉71.83%的股份;本次發行后,三人合計持有張小泉的股份仍將超過50%。對此,張小泉也提示風險稱,若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利用其控制地位通過行使投票權或其他方式對公司的發展戰略、經營決策、財務管理、人事任免等進行不當控制,可能會損害公司和中小股東的利益。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IPO進程中,張小泉對大客戶寧波方太營銷有限公司銷售收入持續下滑一事引發市場極大關注。
招股書顯示,張小泉2017年對方太公司的銷售收入達5339.42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為15.64%,位列公司第一大客戶。但2018年、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張小泉對方太公司的銷售收入逐年減少,分別約為4709.86萬元、3448.44萬元、1018.94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1.48%、7.12%、4.06%,分別位列公司第一大、第二大、第三大客戶。
對于該情況,深交所也進行了關注,曾要求張小泉補充披露公司對方太公司銷售收入持續下滑的原因,下滑趨勢和方太公司銷售規模變化趨勢是否具有匹配性,公司和方太公司合作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公司是否存在主要客戶流失風險。
張小泉表示,公司對方太公司銷售收入情況與方太公司銷售規模變化趨勢不盡相符,對方太公司銷售收入持續下滑,主要是由于方太公司贈送政策、贈送范圍和贈品結構調整所致,符合實際情況。
在四百年歷史的老字號招牌底下,如何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找準定位,或許會是張小泉登陸資本市場后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