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主力店跑了仨 沈陽萬達廣場百業主要退鋪
來源:
聯商網
2004-02-10 11:25
■前期宣傳的七家主力店跑了三家,名店退出人氣難聚
■八成精品店沒有開張,兩成開張營業沒有顧客
2月9日,是沈陽萬達商業廣場復業的第二天。繁華太原街上的萬達商業廣場,此刻卻有人歡喜有人愁:位于萬達商鋪西側的沃爾瑪購物廣場和北側的百盛購物中心,人頭攢動、購銷兩旺;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萬達商鋪內70%的精品名店空空蕩蕩,一張張貼在門口的空鋪招租或轉讓廣告在凄然舞動。據了解,由于萬達商鋪里的商家經營慘淡,他們在去年的12月28日(開業僅僅六天后)集體停業,同時有超過100家的業主要求退鋪或賠償損失。
八成精品店未營業
剛過了元宵節,情人節又到了,沈陽大多數商家都在搞著各種促銷活動,記者昨日來到打通了太原南街和民族南街的萬達產權商鋪時,這里卻是一派蕭條景象。
坐落在萬達大街、水晶街、銀豐街、紫金街、鉆石街上的300余家“精品名店”只有少數幾家臨街外鋪正常營業,近80%的內鋪有的店門緊鎖、有的貼著招租或轉讓的廣告,更多的則是還沒裝潢過的毛坯房。即便在僅有的幾家“營業中”的店鋪內,也很少有人光顧,獨守柜臺的銷售人員都無聊得昏昏欲睡。
在這種商業氛圍下,一家經營箱包的店鋪貼出的“招聘店員”的啟事分外惹眼。銷售人員解釋說,招聘的店員并不在這里工作,要送到在五愛和南塔地區的店鋪里。據她介紹,店鋪從大年初九就開張營業了,到現在整整10天,卻連一個包都沒賣出去。
七大主力店跑了仨
在沈陽萬達商業廣場開業前期的宣傳中,萬達宣稱,包括美國沃爾瑪、美國時代華納影城、新加坡美食廣場、中國臺灣燦坤數碼廣場、德國歐倍德、大洋百貨和紅星美凱龍軟家居廣場在內的七家企業將入駐商業廣場。
可實際情況是,除了娛樂廣場和華納國際影城書城屬于二期開發項目外,德國歐倍德不會落戶、紅星美凱龍也沒有消息、大洋百貨又被百盛購物中心取代。這樣,萬達承諾的“國際名店的三面合圍”則成為泡影。
多數經營者認為,正是由于這些世界名店的退出,才導致了萬達商業廣場沒有形成超強的人氣,僅存的沃爾瑪根本不能給商鋪帶來購物人流。
一位姓劉的業主表示:“當時花了那么高的價錢買了萬達商鋪,就是看中了這‘七大主力店的領銜主演’,結果現在是我們沒有捆綁住500強,倒是萬達捆住了我們的錢。一個多月來,我不僅沒有任何收益,而且還要向銀行按月還貸款。”
產權業主財富夢破
從去年6月開始,沈陽萬達商業廣場就開始大量刊播銷售廣告,最誘人的廣告詞就是“帶租約”。所謂“帶租約”,指的是“用別人的租金買自己的商鋪”。
萬達商業廣場向客戶承諾,商鋪已經租給有極強履約能力的品牌經銷商,而且簽訂的租賃合同長達三年。就這樣,業主們紛紛購進已經被租賃出去的商鋪,就等著每月拿租金來養商鋪,實現“代代受益”的夢想。隨著萬達商鋪整體的蕭條,這些產權業戶的財富夢也開始破碎。
春節之前,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板花了200多萬元買下兩座“黃金旺鋪”。沈陽萬達商業廣場管理有限公司統一規定的租金是每座標準商鋪每年15萬元,這樣,不過六七年的時間,她就可以收回全部投資,以后再出租還有利可圖。
就在她仔細地盤算著收益的時候,租賃戶交給她一個月租金后,第二個月便不知去向。如今,這樣沒有人氣的商鋪,連個問價的租戶都沒有,她只能自己批發幾件衣服,邊看護店面邊等著商鋪旺起來,希望能早日出租出去。
萬達緊急“出血”
據部分經營者介紹,去年12月23日,雖然萬達精品名店的棚頂還沒搭好,沈陽萬達商業廣場一期就宣布正式開業了。開業一周之后,寒冷的天氣加上稀疏的人流,導致營業額為零。業戶由于賣不出去東西,從元旦開始就撤貨歇業。
今年元月28日,眼看著春節過后,也沒幾個業主或租戶回來開店。沈陽萬達商業廣場管理有限公司便出臺了一份《關于沈陽萬達名店二月一日至八日全面復業的通知》。《通知》表明,為保證大家及時復業,萬達拿出了一筆相當于兩個月租金的扶持金,同時免交三個月物業管理費。具體兌現方式為:1.萬達分別于2004年2-5月,代租戶每月兌現給業主相當于一個月租金的50%,由此產生的稅費由業主、租戶承擔。2萬達從2004年1-3月,免收三個月的物業管理費;業主、租戶已交三個月物業管理費的轉為2004年4-6月物業管理費。
不過,記者了解到,沈陽萬達商業廣場管理有限公司要求業主和租戶不能散布對萬達不利的消息,才能按月享受萬達給予的扶持政策。而且,簽訂《恢復營業確認書》后,還必須連續開店營業。(消息來源:沈陽今報 谷麗紅 史劍鋒)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