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零售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未來原則
來源:
聯商網
2007-07-13 10:05

圖為上海商學院教授周勇在演講中
第一次參加聯商網、昭邑百貨,烽雅精英企業組織的論壇,這次論壇講的是人力資源,在企業當中做了9年,并沒有直接管過人力資源,反過來是被管的。所以我想今天從被管的人力資源角度談一點未來的看法,未來的事情還是以后再說,我們關注還是現在的事情,跟大家溝通三個事情,第一個方面,講一些事例,在零售業當中經常發生的事例,有幾個事例,我們可以體會到零售的苦難以及我們在零售過程當中與人相關的很多事。
小事例大智慧
事例一 清潔工事件
給基層員工更多的關愛。
清潔工是自由的,我們是不自由的。而自由是可貴的。
我們人生的大部分都已經被這個社會控制了,唯一自己能夠控制的就是手上的遙控器。
事例二 老板與大學生的會議對話
年輕人的自我實現 企業的效益
事例三 你覺得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們一直太注重意識形態的東西,說你好,臉上的麻子是酒窩,說你不好,臉上的酒窩是麻子。說你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行也不行。
事例四 把員工所有的椅子都換掉
以人為本不能光貼在墻上、掛在嘴上。如果不實踐在行動上,那便是真正的廢話。
企業也不能無為而治,公司必須有一把刀。
事例五 高建華《笑著離開惠普》
公司與員工建立良好的關系 企業的“畢業生計劃”
事例六 你在什么時候最快樂?
哪怕是敵人,只要杰出就應肯定!
事例七 哪一種薪資分配方式更合理?
做一個善意的企業
真正的善只求善終 知天命、無畏懼、無痛苦
事例二 老板與大學生的會議對話
年輕人的自我實現 企業的效益
事例三 你覺得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們一直太注重意識形態的東西,說你好,臉上的麻子是酒窩,說你不好,臉上的酒窩是麻子。說你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行也不行。
事例四 把員工所有的椅子都換掉
以人為本不能光貼在墻上、掛在嘴上。如果不實踐在行動上,那便是真正的廢話。
企業也不能無為而治,公司必須有一把刀。
事例五 高建華《笑著離開惠普》
公司與員工建立良好的關系 企業的“畢業生計劃”
讓員工笑著離開公司,這也許正是下一輪“善的循環”的開始。
事例六 你在什么時候最快樂?
哪怕是敵人,只要杰出就應肯定!
事例七 哪一種薪資分配方式更合理?
做一個善意的企業
真正的善只求善終 知天命、無畏懼、無痛苦
員工不僅是“企業人”,更是“社會人”。
手段越多,我們離員工就越遠。
老板要超越自我,員工要實現自我,體現自己的價值。
社會不能不作為
黑磚窯事件,好象一夜回到奴隸社會。
零售業的第三次考驗
零售業的兩次重大變革
零售現狀:零售很血腥、很苦難,所以我們需要回歸“零售加班九種”
我們中國本土零售業來說,最重要的支撐是什么:強勢的領袖
把人當作人
在人力資源管理當中,最后的落腳點是要把人當作人。我們作為一個企業,不僅要創造利潤,而且還要發展人,使每個員工有良好的歸宿,很開心的工作,這個本身就是企業的成就,我們有些企業用什么衡量?利潤衡量收、投資回報率衡量、資產報衡量,假如企業有10萬員工,員工都非常得開心,覺得自己是榮耀,我們企業實際上也是很有成就感的。
未來原則
第一原則 語文管理到數學管理。語文管理就是憑自己主觀,數學管理是“1+1=2”。
第二原則 創業者首先要超越自我
第三原則 專業授權,應當把專業的事情授權給專業的人處理。
第四原則 培育下屬的權威
第五原則 散財與聚人相結合。先散財,然后聚人,然后再聚財。
第六原則 不要單向要求員工奉獻。也不要單向要求員工忠誠,你要求員工忠誠,那要求企業對員工也忠誠,雙方都忠誠要花很大的代價。
第七原則 提高IT部門的組織地位。讓知情的人擁有話語權。
第八原則 走出低成本的惡性循環
圖解:尋找生活的意義
我們最后的一個結論,就是把人當做人。我們不僅要創造豐厚的利潤,要給顧客良好的服務,而且還要給員工以更多的關愛,這個是企業終極目標。謝謝大家!
(聯商網現場報道 諸振家 李燕君 趙珺)
社會不能不作為
黑磚窯事件,好象一夜回到奴隸社會。
利益驅動
倫理缺損
監管缺位
零售業的第三次考驗
零售業的兩次重大變革
零售現狀:零售很血腥、很苦難,所以我們需要回歸“零售加班九種”
我們中國本土零售業來說,最重要的支撐是什么:強勢的領袖
把人當作人
在人力資源管理當中,最后的落腳點是要把人當作人。我們作為一個企業,不僅要創造利潤,而且還要發展人,使每個員工有良好的歸宿,很開心的工作,這個本身就是企業的成就,我們有些企業用什么衡量?利潤衡量收、投資回報率衡量、資產報衡量,假如企業有10萬員工,員工都非常得開心,覺得自己是榮耀,我們企業實際上也是很有成就感的。
未來原則
第一原則 語文管理到數學管理。語文管理就是憑自己主觀,數學管理是“1+1=2”。
第二原則 創業者首先要超越自我
第三原則 專業授權,應當把專業的事情授權給專業的人處理。
第四原則 培育下屬的權威
第五原則 散財與聚人相結合。先散財,然后聚人,然后再聚財。
第六原則 不要單向要求員工奉獻。也不要單向要求員工忠誠,你要求員工忠誠,那要求企業對員工也忠誠,雙方都忠誠要花很大的代價。
第七原則 提高IT部門的組織地位。讓知情的人擁有話語權。
第八原則 走出低成本的惡性循環
圖解:尋找生活的意義
我們最后的一個結論,就是把人當做人。我們不僅要創造豐厚的利潤,要給顧客良好的服務,而且還要給員工以更多的關愛,這個是企業終極目標。謝謝大家!
(聯商網現場報道 諸振家 李燕君 趙珺)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