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咖啡干嘛去星巴克?
對于愛喝咖啡的我來說,想要節省時間又要享受美味的雙重要求之下,星巴克(Starbucks)一直是個不錯的選擇,至少無論在我之前所供職的杭州嘉華國際寫字樓下,還是在鬧市中心的國大樓下,都能找到這個綠色美人魚標識。
星巴克剛進中國的時候,英國《金融時報》還專門做了一個調查,說是在中國喝一杯星巴克咖啡顯然要比買一件“維多利亞的秘密”的國際名牌內衣更加時髦。對于那時的中國人來說,坐在一群喝咖啡的人中間,無論是在打手機還是在上網,被人知道在星巴克,內心的虛榮可以膨脹無數倍。很長一段時間,這個綠色的LOGO無論在白天還是黑夜都是我的味蕾“加油站”。
但是現在的杭州,喜歡夜生活的年輕人更多的選擇了麥當勞,因為麥當勞有24小時營業和豐富食品選擇的優勢,而星巴克在周末也只營業到午夜,除了咖啡,就只有不能當飯吃的甜點和三明治,與麥當勞相比,價格還非常貴。
許多杭州人對咖啡的熱愛是毋庸置疑的,而真正被熱愛的是“咖啡因”,因為杭州人大都把咖啡當作提神飲料,這個作用類似茶、可口可樂或是紅牛等功能性飲料。
站在杭州CBD武林廣場的天橋中心,東面是星巴克在杭州開設的第一家門店(銀泰店),西面雷迪森酒店的裙樓下是另一家門店,在這個繁華的三角地帶,你可以看到緊挨著的麥當勞和馬路對面的肯德基。雖然星巴克宣稱要帶給消費者的是一種獨特的咖啡館文化體驗,但過于密集的門店很容易讓人感覺到,這其實又是一家販賣標準食品的連鎖巨頭,與麥當勞、肯德基之類的快餐連鎖并無區別,除了價格更高。
到2006年2月,星巴克在全球范圍內的連鎖店已超過9000家,在擁有星巴克連鎖店數量最多的10個國家中,沒有一個是有著悠久咖啡歷史文化的國家。相反,意大利有數萬家小咖啡店,卻沒有一家星巴克分店。
股市是企業價值的晴雨表,2007年,星巴克的單店銷售額十幾年來第一次出現下滑,公司股價應聲下跌。2008年1月份,星巴克的股價下跌超過50%,創始人舒爾茨重新出山擔任公司CEO,試圖力挽狂瀾。由于美國經濟大環境的不景氣,星巴克5月公布的財務報表顯示,公司二季度利潤縮水28%,可能面臨自2000年以來第一次全年利潤下降的危險。今年7月星巴克公司股價已經下滑到2006年最高峰的1/3,回到了2003年的水平。2003年,星巴克全世界的分店僅有7000家,而今天這個數字是15000。我觀察到星巴克在悄悄壓縮成本,攪拌棒換成了塑料的,雀巢牛奶變成了中國產的新希望(行情論壇),連杯托都換成了廉價貨。與此同時,麥當勞的股價卻從2003年的低谷一路躍升,到今年7月已經增長了3倍。
毫不夸張地說,星巴克的咖啡口味并沒有它宣傳的那樣神奇,雖然它能提供多種口味的咖啡,但我發現身邊的朋友們常點的也只有那幾種。而相對于星巴克喧嘩的環境,我現在更多選擇去西湖邊安靜的Costa咖啡,相對于“星巴克體驗”為特點的“咖啡宗教”,Costa提倡的意大利傳統咖啡文化至少相對更加清新。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