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收購宏城 廣州本土超市加劇邊緣化
中國最大的超市集團華潤終于將廣州規模最大的社區超市廣州宏城及其107家門店收編旗下。
昨天,越秀地產發布公告稱,該集團及全資附屬公司已于12月5日與華潤創業方面簽署協議,后者將以人民幣3669.91萬元受讓城建中國B V I持有的廣州宏城超市98.126%的股份。
根據協議,雙方交易將于2010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交易完成后,宏城超市將成為華潤萬家的投資控股公司。不愿透露姓名的廣州零售業人士認為,隨著廣州宏城的改旗易幟,又一家本土零售企業落入外來資本手中,這意味著廣州本土超市業發展的主流發聲渠道已經大權旁落。
越秀地產獲利150萬元
宏城超市一直被當作廣州本土超市的一面旗幟,這家超市注冊資本為人民幣3318萬元,分別由越秀地產旗下全資附屬公司都曼和廣州城市建設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持有98.126%和1.874%的股份。南都記者從廣州宏城官網獲悉,截至目前,該超市擁有39家直營店,68家加盟店和1座近10000平方米的大型現代化配送中心。
越秀地產的公告披露,截至2010年9月30日,持有98.126%的都曼集團未經審核的綜合資產凈值約為人民幣873萬元,2009年該公司除稅及扣除特殊項目后未經審核的綜合純利為197萬元。此次轉讓價格,是參考都曼集團綜合資產凈值另加股東貸款后,經雙方磋商而定。預計轉讓后,越秀地產可獲得150萬元收益。“雖然這個數字在地產領域可以忽略不計,但這應該是迄今為止,廣州本土超市中為數不多最終實現盈利的零售企業。”廣州某商業網站總裁表示。
據悉,協議簽訂后5個營業日內,華潤將先支付越秀地產15%的定金,于完成日期再支付余下85%的尾款。“越秀地產此次轉讓所得款項凈額將用作一般營運資金。按照今年初制定的計劃,越秀地產集團全面推進資產結構調整,加快處置非核心及低效資產。”該公司董事認為,上述交易是該集團處置非核心業務及資產的良機,符合集團的業務發展策略。
廣州本土超市邊緣化
分析人士認為,這次交易完成后,廣州超市業的格局有可能出現分水嶺。記者調查獲悉,之前由于沃爾瑪遲遲沒能叩開廣州的大門,作為與北京、上海、深圳同等級別的一線城市,廣州早被視為其它商家跑馬圈地的重點。
2006年,二次返回內地的百佳以廣州為根據地快速攻城略地。“我們目前在廣州有17家門店,其中4家大型購物廣場,10家超級市場,以及3家品牌超市。”百佳廣州公司有關人士透露。雖然在華南拓展速度有限,但家樂福目前在廣州開出了5家大賣場。而已經被沃爾瑪收購的好又多,則憑借其當年的先發優勢,在廣州搶占了17個位置優越的網點。此外,吉之島、易初蓮花、麥德龍、大潤發、TESCO,以及聯華超市、新一佳等也紛紛在廣州埋伏設點。就目前局勢來看,中國外資超市前十強以及排名前位的內資超市已悉數進入廣州,所占比例接近九成。
“內外夾擊下,廣州本土超市需要一邊應對重量級對手的競爭;一邊在夾縫中學習速成經驗。”熟悉廣州零售業的有關人士表示,2004年,廣州第一超市家誼破產,隨后資金鏈斷裂拖垮了福特瑪、港灣超市。今年5月,來自河南信陽的西亞集團收購了廣州的興安超市,如今宏城超市易主,廣州本土超市只剩下勝佳、澳之星、好當家、人人佳等屈指可數。但“與宏城背景不同,勝佳等超市都是自發的民營企業,門店布局城鄉結合部、城中村等,難以引起政府關注,缺乏對話渠道,一直處在廣州零售業的邊緣。”
上述人士認為,宏城超市易幟后,這種局面將進一步加劇。而以華潤萬家為代表的外來超市則有望進一步擴大其在廣州的市場份額,他們所形成的規模優勢,將逐漸控制廣州超市業的主流渠道。
(南方都市報 田愛麗)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