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的成功之路——采購方式
在中國大中型城市,很多消費者都聽過或選擇過宜家家居(IKEA)的產品。但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宜家的物美價廉,宜家的優質服務,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其供應鏈上每個環節的精心設計:供應商管理、倉庫管理、獨特的運輸服務。
宜家的成功之路,不僅是效益之路,更是責任之路。我們可以想象,對于這樣一個大規模的跨國制造業巨頭,琳瑯滿目的成品背后關聯著怎樣一個復雜和大型的供應商網絡!我們可以仔細來看看,宜家如何在運營活動中推動整條供應鏈的企業社會責任。
在供應鏈社會責任的管理實踐上,宜家做得最突出的是其采購行為準則,即宜家家居物品采購方式(The IKEA way on Purchasing Home Furnishing Products,簡稱IWAY)。IWAY是宜家于2000年向其供應商頒布的一項行為準則。要想成為宜家的供應商,必須達到IWAY的嚴格標準。在2000年,宜家面臨著與其他大型跨國企業一樣的挑戰:消費者逐步意識到他們要清楚產品是如何被生產出來的,而NGO與媒體也日益關注勞工問題,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工廠的運營狀況。不同的是,宜家在那時候就意識到供應鏈社會責任的重要性,并采取了切實行動,而有的跨國企業卻視而不見,成為了眾矢之的。
具體來說,IWAY分為三大領域,即外部環境、社會責任與工作條件、木制產品。三大領域下共有十九個方面,從環境改善、地面污染、童工問題到社團自由、種植人造林等,都有明確的要求,可謂涉及到供應商社會責任的方方面面。
在IWAY的具體實施方面,宜家使用其IWAY四級階梯模式來實現供應商從低級到高級漸進式的社會責任發展。為了保證四階段階梯模式的成功實施,IWAY詳細列出了以下的具體要求。
(1)傳授要求:要求供應商將IWAY標準傳授給員工與上游供應商,并保證實行;
(2)啟動要求:潛在供應商至少需要達到一級水平,才可能與宜家建立合作關系;
(3)審核要求:宜家供應商應支持由宜家內部審核員或宜家認可的獨立審核機構現場核查;
(4)改正措施:針對審核中發現的問題,宜家要求供應商提供一份詳盡改進方案;
(5)通過認證:當問題完全糾正后,該供應商被視為通過了IWAY認證,同時承諾持續改進,并接受至少兩年一次的重新審核。
這樣的實施方法,使得宜家的供應商始終保持在較高的企業社會責任水平,很好地回應了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要求。IWAY體系通過持續改善、定期重新審核等方式,保證了具有高水準社會責任的供應商與宜家公司共同發展。
(管理學家)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