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購物中心動線設計轉向“體驗式”
�。ū本゛pm改造后的跨層梯,可以讓顧客“一步到位”。)
顧客流動路線(簡稱動線),也就是客流在商場中的走向,包括進口、出口及通道。一般來說,“動線”決定了顧客的商品購買,左右著商場的銷售額。近期,為了讓消費者獲得更好的購物體驗,金寶匯購物中心、北京apm等相繼對商場內的扶梯進行改造升級,金寶匯購物中心調整了一層西側扶梯的方向,并增加了兩部中庭觀光直梯,北京apm則增加了一層到三層,三層到六層的跨層梯,讓顧客逛商場時感覺更舒適、便捷。
傳統滾梯 像蝸牛一層層往上爬
12月1日,金寶匯購物中心中庭的圍擋拆除。自今年6月起進行的電梯及環境升級改造,露出了真容中庭增加了兩部觀光直梯,現有一層西側扶梯被更換了方向。
改造后,常逛金寶匯的時尚達人趙菲覺得方便了很多,一進門就可直接坐扶梯上二層,以前則要繞到對面才能上去。趙菲說,以前上下樓,主要靠西側兩部直梯及樓層間的滾梯。人多時要等半天,特別是在每天的午間和晚間高峰時段,來金寶匯購物、用餐、看電影的客流相對集中,直梯一次性載客受到人數的限制,滾梯又不能快速直達。“心里特起急!”趙菲說。
金寶匯購物中心總經理陸屹介紹,最初建設階段,只是按顧客常規進店習慣動線,設計的直梯位置及滾梯方向。比如東側直梯屬于封閉式電梯,大部分顧客選擇直接乘梯到達目的地,就錯過了解其他樓層品牌的機會。經過開業三年來的市場調查及研究發現,原有設計與消費者購物行為的差距,阻礙了消費者在商場的停留興趣,透視性的缺乏也影響了商場與客戶的互動性。商場最終下定決心對店內交通進行改造。
陸屹說,增加兩部中庭觀光直梯,可以解決高峰時段客流集中乘梯問題。此外,將原有的中庭燈箱改為通透時尚的展示櫥窗,不僅打開了視覺空間,也最大程度地為顧客呈現金寶匯與世界同步的時尚潮流。這也使顧客在乘坐觀光梯的同時,對商場品牌也有了更為直觀的了解和認識。而通過更改手扶梯位置方向,則加大對顧客進入主入口后交通的可達性,使其通往高層購物更加便捷。
在改裝期間,意大利時尚男裝Cesare di pino、意大利純手工鞋履Santoni、佳達珠寶、家天地北京展廳等國際品牌全新入駐;海洋洋美容沙龍、Paraboot、BP_WOKERS、浣花珠寶等知名品牌也陸續簽約并在12月期間全新亮相。
新動線設計 先“飛上去”再慢慢下
北京商場的特點是經營樓層高,一般都超過五層,比如北京apm地上7層,朝陽大悅城地上8層,西單大悅城甚至高達地上11層。如何帶動客流到頂層去,解決垂直動線是首要問題。
“以前是五年大裝修,三年小裝修,現在是每年都有小裝修。”北京apm購物中心總經理蔡志強說,改善顧客的購物體驗,跨層梯最體貼,也最有效,可以讓顧客“一步到位”。比如從b3停車場,到首層,然后直接到六層。
蔡志強說,由于樓層高,從下到上的傳統動線設計,希望客流一層一層地往上爬,這很難,所以傳統購物中心,頂層的租金都很低,因為客流上不去。如今,一個新的思路是,將動線設計為從上到下,先將所有能吸引客流的商戶都放在六樓七樓,比如電影院、餐飲;然后通過快速直達電梯、跨層扶梯等,將客流帶動到頂層去。等吃完飯或看完電影后,大家不著急了,再慢慢逛下去。
商場里直達頂層的扶梯,目前以大悅城的飛天梯最為典型。朝陽大悅城設置了兩部飛天梯,“一飛五”和“五飛八”。顧客上得方便,但下沒有落地梯。除了坐直梯,顧客上去后,只能一層一層下來,停留在購物中心的時間會相對較長。
業內人士認為,從上到下的動線設計,可以形成噴淋效應,對每一層的租戶都有好處;而跨層梯又創造了多個首層的概念,從帶動客流和提升租金收益來看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朝陽大悅城,由于8層可抵達性強,加上有電影院、游戲廳以及綠茶等人氣餐廳,所以8層的客流和人氣都很高,可以很好地帶動附近樓層的客流。
北京apm也是如此,6層有電影院,外婆家等餐飲,客流量也非常大�,F在,北京apm里,一樓到三樓,三樓到五樓,二樓到四樓,四樓到六樓,每個樓層都有跨兩層的扶梯;剛改造完成的還有一樓到三樓,三樓到六樓的跨層梯。
從消費者出發的動線設計,讓顧客便捷到達和離開很關鍵。蔡志強說,北京apm還有寫字樓,傳統的寫字樓,首層必須有個漂亮的大堂,跟商場是分開的,但北京apm改造后,將寫字樓大堂搬到了三層,寫字樓租戶上下班,都路過商場,六層餐飲層也有一個寫字樓的電梯大堂,中午,員工可以很方便地到六層吃飯,不用到外面去。
觀察
從強迫到體驗 逛得舒心最重要
中國購物中心產業資訊中心主任郭增利介紹,購物中心的動線,設計規劃理念是遵循體驗式,讓消費者逛的時候,能不知不覺地經歷更多的商鋪。這與傳統百貨或超市等強迫式的動線不同,體驗式動線更貼近消費心理,優勢更明顯,它不單單是為了讓大家經歷更多的店鋪,而是讓消費者逛得舒心。
特別是扶梯,過去是承載顧客上下樓的功能,現在不僅僅是解決樓上樓下垂直動線的問題,而是既時尚又有直達便利性的設施,比如西單大悅城的飛天梯剛出來時,很多人就專程跑去坐。
幾年前,扶梯的安排是壓迫式的,坐扶梯從一層到另一層,硬是要你走出很遠的路,經歷更多的店,才能到達下一個扶梯,現在是按照消費者的心理感受,扶梯之間的距離明顯縮小,大部分可以直接從一層滾到頂層;跨度也在增大,讓消費者的選擇性增加很多,可以直接到達消費者想去的地方,這都是朝向有利于消費行為、消費心理的模式轉變。
在扶梯設置上,國內是領先的。國外的動線比國內簡單,通常情況下,它們就是單循環,主要是它們的樓層數都不多,一般是兩層三層,最多四層。而在國內六七層的購物中心很普遍,樓層較高,垂直型的購物中心,扶梯動線比國外更加復雜,尤其是飛天梯的設計,只有亞洲才有。
朝陽大悅城推廣部相關人員則認為,由于單層動線較長,為了防止顧客產生疲倦,朝陽大悅城在主動線上每隔一定距離就設置了DP點和小型景觀,同時設置一些水吧,輕食、甜品等增加逛街樂趣。今年還邀請香港知名的建筑空間設計師湯兆榮,將2層街區改成蝴蝶街區,增強了該區域的體驗感。
(新京報 記者林文龍)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