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企業電商頑疾:運營團隊陣痛
來源:
聯商網
2013-02-16 08:29
電商香餑餑不是誰都吃得到,京東、天貓深有體會,而一批傳統企業更是感同身受,去年“雙11”促銷,全友家居單日銷售額破億元令人艷羨,而最近曝出紅美商城半年燒2億元只收4萬元的消息似乎更能折射傳統企業進軍電商的艱難。
有知情人士透露紅美商城的尷尬最根本在于,管理層搖擺的戰略定位和電商思維。
針對傳統企業電商業務的窘狀,科通芯城市場總監劉宏蛟指出,傳統企業轉型電商,三個因素是決定電商能否成功的關鍵。首先,電商定位是否清晰,是主動變革還是被動接受,定位決定了資源投入情況,要么作為劃時代變革,例如蘇寧;要么小富即安,清庫存,如同七匹狼。
劉宏蛟告訴記者,第二個關鍵在于老板的意志,這決定內部資源的協同以及沖突協調。由于電商是傳統企業的新業務,即便是小富即安的定位,電商也是個“一把手”工程,如果沒有老板的支持和決斷,電商是很難進行下去的。由于電商文化與傳統文化不同,一定會在短期內對傳統業務進行沖擊,如果沒有老板親自帶頭,電商部門很難協調內部資源和利益沖突。
“一個具有執行力的電商團隊是傳統企業電商成敗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劉宏蛟點出第三個關鍵點,傳統企業的人往往沒有互聯網思維,互聯網的人又不懂傳統業務,如何從傳統企業挑選骨干人才培養,再引進互聯網人才進行補充,如何選擇好的電商執行經理人,打造真正具有執行力的電商團隊,也是傳統企業轉型電商要面臨的重要問題。
據悉,中國首家IC元器件自營電商科通芯城就是中國最大IC元器件分銷商科通集團電商業務升級而來。上線一年實現營收規模近20億元,今年的目標是50億元人民幣,明年將沖擊百億元規模,并希望五年發展成為第一個千億規模的工業品電商。
劉宏蛟向記者透露,科通集團將科通芯城定位在科通3.0時代最重要商業探索(1995年公司成立定位1.0時代,2005年上市定位2.0時代),是一個新的戰略,是革命性的創新,“要做行業內的蘇寧”。
她進一步解釋,把過去20年線下分銷集成的渠道資源放到了線上前臺,沒有老板充分授權又親自掛帥是不可能完成的。“董事長在科通芯城從商業模式調研,到系統建設,團隊組建,互聯網營銷,都參與其中,更為重要的是,在資源投入上,以及與集團資源共享方面,都給予了力度非常大的支持。”此外,科通芯城團隊將自己定位為互聯網團隊小步快跑,持續創新:在運營上“守傳統企業的正,出互聯網企業的奇”。
(北京商報記者 張緒旺)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