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大動作”的7個猜想
來源:
聯商網
2013-02-21 08:19
張近東內部郵件泄露的背后,很可能是一個大動作的開始。在京東宣布融資成功的同時,據業內消息透露蘇寧也在電商領域醞釀一次大的變化。
電商圈又有“大事件”要發生。
蘇寧董事長張近東在春節后的三天內部高管密會,講話概要已經流出。張近東明確提出全新的云商模式:即“店商+電商+零售服務商”。拋開“文字概念”這層,新戰略應該是一個利用充分利用實體優勢,強化O2O和服務商的大平臺戰略。
而在這個被稱作“重大變革”的戰略將在21日揭曉。不過仍有一些細節,讓我們從前奏中捕捉到變革的緣由和可能。
據《商業價值》預測,蘇寧的這次戰略調整,有以下幾點即將會發生:
1、公司電商相關部門地位升級:
如果馬云和王健林的賭注是線上和線下,張近東的大局觀是通吃。一句曾經不是對手的成了對手,證明了蘇寧向電商傾斜的重心。公司內部相應職能部門的責權也會隨之上升。
2、線下實體店發揮功能性和服務性作用:
張近東對內講話說:沒有線上就沒有線下,有線下才能更好的線上 —— 注意這里的先后順序,相比之前的“線上線下相互融合”的穩妥說法,這是否可以理解為兩者兼顧的同時以線上為大前提或入口。再以先天實體優勢,通過線下發揮更本地化的“功能性”和“服務性”。這也符合財務的增長結構。
3、“零售服務商”實現大開放,支付、物流、信息打通對外:
零售盈利的精髓都取決于本地化的經營和服務。蘇寧現在的店鋪(體驗和自提),支付(自己做的易付寶和相關金融公司)、物流(從起初就完全按照開放物流配送的規格建設的物流中心)、信息數據(國內和硅谷的數據中心和云平臺。)等資源都會打通成一個更健全的開放體系。至于易購執行副總裁李斌在微博上透露的“而且對象是全社會”需要后續關注和理解。
4、采購結構告別獨立,實現“大一統”:
作為渠道和平臺,比較重要的采購部分應該有變。原來的結構是線上線下部分品類統一采購,事實上這樣很難符合線上線下融合的需求,而造成更多的重復和內耗。全新的戰略升級應該會用更加統一完成的采購體系,來應對云商的戰略以及增加和供應商的談判籌碼。
5、蘇寧易購執行副總裁數量增加:
架構細分的并列層級數量勢必隨之增加。比如未來除了易購,是否會還新增云商中的零售服務商的定位及部門。而將產生的新面孔,如果啟用原有的線下負責人來負責這部分更似乎能發揮優勢。
6、強化用戶體驗的戰略及設立部門:
不得不承認蘇寧易購的用戶體驗一直存在問題。曾經的蘇寧易購執行總裁任俊表示過,戰略上需要先快速奔跑而非精雕細琢。但如果電商在集團戰略上升到更高的位置,那么這些曾經的“無暇顧及”就變成“迫在眉睫”。
7、更換全新LOGO:
蘇寧這次所謂的大動作勢必包含品牌形象的全新升級。作為新形象的直觀體現,更換LOGO以輔助全新的戰略可能性極高,也符合蘇寧這家公司的一貫氣質。
(作者:孫彤)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